汤影子,刘慧敏,郭建琼,夏杰
2017年全国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将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定义为:发热时间持续3周以上,体温≥38.3℃,经住院详细检查1周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1]。已知可引起FUO的病因达200多种,涉及多学科、多系统,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阳性结果,是临床上常见的疑难病症。常见引起FUO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恶性肿瘤性疾病等。在肿瘤性疾病中,淋巴瘤是引起FUO的最主要原因,且往往病程长、确诊比较困难。现总结以FUO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淋巴瘤的成人FUO患者44例,均符合FUO诊断标准[1];病理诊断参照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淋巴瘤分类标准[2]。其中男33例,女11例,年龄18~75(45.3±16.1)岁,体质量46.1~82.2(61.3±13.7)kg,所有患者均无家族淋巴瘤病史。
1.2 临床表现 除发热以外,其他常见症状包括乏力35例(79.5%),体质量减轻24例(54.6%),肌肉关节痛11例(25.0%),畏寒寒战9例(20.5%),咳嗽咯痰7例(15.9%),咽痛6例(13.6%)等;最常见的体征为淋巴结肿大15例(34.1%),分别位于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区,合并皮疹9例(20.5%),合并肝脾大7例(15.9%)。
本组患者热程中位数为6周(3~90周),热程3~4周者13例(29.5%),5~13周者24例(54.6%),≥14周者7例(15.9%);表现为低热及中等程度发热23例(52.3%),高热患者21例(47.7%);热型分布:稽留热1例(2.3%),弛张热1例(2.3%),间歇热3例(6.8%),不规则热39例(88.6%)。
1.3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降低16例(36.4%),血红蛋白降低14例(31.8%),血小板降低14例(31.8%),两系以上降低15例(34.1%);肿瘤标志物异常15例(34.1%),主要为CA125及CA199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28例(63.6%);总胆红素升高9例(20.5%);肌酐水平升高3例(6.8%);乳酸脱氢酶(LDH)升高26例(59.1%);铁蛋白升高18例(40.9%);降钙素原(PCT)升高17例(38.6%);C-反应蛋白(CRP)升高29例(65.9%);红细胞沉降率升高29例(65.9%);血清球蛋白升高20例(45.5%);EB病毒PCR荧光检测阳性7例(15.9%);骨髓涂片见不明分类细胞/淋巴瘤细胞16例(36.4%)。
1.4 影像学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其他常用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彩色超声、心脏彩色超声、胸腹部CT、磁共振成像、全身骨扫描等。常见的影像学异常包括脾大25例(56.8%),肝大20例(45.6%),纵隔淋巴结肿大15例(34.1%),腹腔淋巴结肿大20例(45.6%),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1例(25.0%),腹腔积液4例(9.1%),胸腔积液3例(6.8%)等。本组病例PET/CT SUVmax平均值为8.62±4.95,其中2~4者6例(13.6%),>4~8者21例(47.7%),>8者17例(38.6%);摄取值最高的部位分别为淋巴结25例(56.8%),脾脏5例(11.4%),骨骼10例(22.7%),肝脏2例(4.5%)等。
1.5 病理类型 霍奇金淋巴瘤4例(9.1%),非霍奇金淋巴瘤40例(90.9%);B细胞淋巴瘤7例(15.9%):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3例(6.8%),滤泡性B细胞淋巴瘤2例(4.5%),伯基特淋巴瘤1例(2.3%),未分型1例(2.3%);T/NK细胞淋巴瘤33例(75.0%):包括外周T细胞淋巴瘤10例(22.7%),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6例(13.6%),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4.5%),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3例(6.8%),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2例(4.5%),脾脏T细胞淋巴瘤1例(2.3%),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2例(4.5%),NK细胞淋巴瘤5例(11.4%),未分型2例(4.5%)。
1.6 误诊情况 本组病例最终确诊与初步诊断不符合者23例(52.3%),其中初诊为结核病并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7例,初诊为细菌感染性发热(包括肺部感染、脓毒症等)并予以广谱抗生素治疗12例,初诊为病毒性感染2例,初诊为结缔组织病并予以激素治疗2例。
1.7 诊断及鉴别诊断 本组患者均经过组织活检病理诊断确诊,13例患者经过骨髓穿刺病理活检及骨髓免疫组化、染色体检查等确诊,9例通过淋巴结穿刺活检诊断,18例通过淋巴结活检诊断,2例通过皮肤活检诊断,1例通过骨骼活检诊断,1例通过肝活检诊断。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脓毒症、肺部感染、结缔组织病及结核病。
1.8 治疗及预后 44例患者按照Ann/Arbor分期(Cotswolds修订)标准,Ⅰ期1例(2.3%),Ⅱ期2例(4.5%),Ⅲ期24例(54.6%),Ⅳ期17例(38.6%)。按照国际预后指数(IPI)分组,中/高危及高危组39例(88.6%),低危及低/中危组5例(11.4%)。39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联合化疗,其中15例患者在后续治疗期间死亡;5例患者因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确诊后未接受联合化疗即死亡。
发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常是首发甚至是唯一症状。在可能引起FUO的肿瘤性疾病中,淋巴瘤是最主要原因[3]。淋巴瘤引起发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肿瘤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白介素-1、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作为内生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引起体温升高[4];(2)肿瘤细胞侵犯骨髓或脾脏,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及免疫缺陷,使各种机会性感染增加而发热;(3)淋巴瘤细胞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导致中枢性发热。以FUO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热型无规律,本组44例淋巴瘤患者中39例表现为不规则热,从热型上也难以总结规律,可能与使用抗生素、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及激素等综合因素有关。最常见伴随症状为乏力、体质量减轻及肌肉关节痛,抗感染治疗往往不能缓解发热及其他伴随症状,但激素及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有效,这也是淋巴瘤患者被误诊为结缔组织病的重要原因。本组患者最常见体征为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及肝脾大,合并浅表淋巴结肿大患者需与淋巴结结核、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等疾病相鉴别。在本组误诊为结核病的7例患者中,5例合并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但淋巴结穿刺活检未能确诊,最后经淋巴结活检证实;合并皮疹及肝脾大患者需与结缔组织病、特殊病原体感染(如黑热病、组织胞浆菌病)相鉴别,通过骨髓涂片检查可以初步排除特殊病原体感染。
本组病例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异常包括血象降低、炎性指标升高,淋巴瘤患者血象降低较为常见,如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更提示预后较差[5-6]。文献报道LDH在淋巴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中有价值,而CRP、铁蛋白及PCT检测有助于鉴别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发热[7-11],但本研究纳入病例资料有限,需扩大研究以进一步探讨炎性指标在区分肿瘤性及非肿瘤性FUO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FUO患者应常规行骨髓穿刺和活检,文献报道[12],骨髓检查可见不明分类细胞患者中伴随脾大、合并EB病毒感染、诊断为恶性肿瘤者较骨髓未见不明分类细胞患者所占比例更大,而未见不明分类细胞患者多为良性疾病。本组淋巴瘤病例中36.4%患者骨髓涂片可见不明分类细胞/淋巴瘤细胞,提示骨髓检查未见不明细胞患者不能因此排除淋巴瘤,可能存在疾病早期淋巴瘤细胞尚未入髓等情况,必要时需加做免疫组化、染色体等检查协助诊断。
18F-FDG PET/CT显像是18F-FDG功能代谢图像与CT解剖结构图像的结合,不仅可以显示葡萄糖高代谢灶的功能状态,而且能精确地显示微小病变,相比单独PET检查或CT检查,PET/CT能一次性完成全身扫描,早期发现病灶,且可对常规影像学检出的病灶加以定性,具有良好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13-15]。此外有文献报道PET/CT对于淋巴瘤的分期、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有意义[16]。本组淋巴瘤患者PET/CT SUVmax平均值显著升高(>8),提示PET/CT SUVmax明显升高的FUO患者应高度怀疑淋巴瘤诊断,如影像学检查无法区分肿瘤、结核或炎性病灶,宜尽早行组织活检[17]。
本组所有淋巴瘤患者均经过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但部分患者可能通过一次活检尚不能明确诊断,或存在病理组织样本获取困难等问题。有报道指出,对于长期发热高度怀疑淋巴瘤患者,即便其没有明显皮损表现,通过随机皮肤组织活检仍然有助于提高血管内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率,活检取材需包括至少3个部位,分别为双侧大腿上部及腹部[18]。
淋巴瘤是能够引起FUO的一大类疾病,确诊较为困难,临床上应予以重视。以FUO为主要表现的淋巴瘤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需与感染性发热、结核病、结缔组织病等相鉴别。如经足疗程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患者应怀疑该诊断,并尽早行骨髓穿刺活检、PET/CT及组织活检以确诊。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汤影子:实施研究过程,资料搜集整理,论文撰写;刘慧敏、郭建琼:资料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论文修改;夏杰:课题设计,论文审核及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