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亚杰 谢秋水
(北京舞蹈学院图书馆,北京 100081)
数字资源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更新快、使用便利等特点,在高校图书馆资源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已成为馆藏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何充分利用数字资源,使之更好的为教学科研服务;如何合理使用有限的经费确保数字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些都是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学者们关于这些问题已经有了相关探讨:关于经费问题,学者范春梅认为图书馆需要充分了解数字资源馆藏发展政策,优化和调整经费配置结构,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影响预算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数字资源预算方案,提高经费使用效益[2];关于数字资源的建设,学者谢智敏等指出可以从优化馆藏结构、合理安排培训和宣传等方面提高数字资源的建设水平[3]。但现有论文主要是以普通院校为研究对象,专门探讨艺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的论文较少。基于此,本文聚焦艺术院校图书馆,探讨其数字资源建设策略,以期能为同行提供借鉴。
一般而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主要包含几类型:(1)电子书,包含馆藏纸质图书的数字化和外购的专门电子书平台;(2)各类数据库,按照资源类型,分为期刊论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古籍数据库、事实数据数据库等;按照语种划分,包含中文数据库和外文数据库;按照建设主体,分为外购数据库和自建数据库;(3)开放获取数字资源。相比普通院校,艺术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数量总体偏少,且各类型数字资源存在不均衡现象。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数字资源的数量仅有28个,以外购的中文数据库居多,也没有在官网上集成开放获取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是动态发展的,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及时维护是保障其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艺术院校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的更新和维护工作方面存在不及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自建的特色库资源的更新日期滞后;(2)用户在使用数字资源遇到问题时的反馈渠道不够畅通;(3)技术人员对数据库存在问题的响应时效较长,未能及时解决问题。
数字资源的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多种方式向师生推介数字资源,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准地查找到所需信息,也能使数字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用。对于全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动态性、趣味性的宣传方式,比如Vlog、抖音小视频等,然而目前艺术院校图书馆主要通过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开展数字资源推广工作,宣传渠道不够多元化。
艺术院校师生大部分时间都集中于专业课程,比如舞蹈训练、戏剧演出等,数字资源检索能力普遍不强,因此,数字资源使用导引服务对他们而言就十分必要,可以帮助他们快速高效找到所需资源,然而,艺术院校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服务还有待加强。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目前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和电话答疑这两种方式提供数字资源使用导引服务,针对性不强,服务效果甚微。
数据库购买的目的是服务于学校师生的学习、教学与科研,因此,在确定数据库购买清单之前,要充分考虑读者的特点和需求情况,以保证所购买数据库是读者真正需要和适合的,避免资源和资金的浪费。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北京舞蹈学院是一所艺术类大学,以舞蹈教学为主,师生的资源需求具有专业性强的特点;和普通学科不同,舞蹈学科开展教学时多为亲身示范,进行舞蹈学习时视频资源会比文字资源更形象生动,师生对舞蹈类视频资源的需求较强。因此,在订购数据库时,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制定合理的订购策略。首先,确定购买数据库的优先级,艺术类专业性数据库和视频类数据库是第一梯队,常用的综合性全文数据库是第二梯队,其他数据库根据其特点和重要性依次排序;其次,综合考虑所购数据库类别的全面性,保证学术论文、电子图书、音视频及图片等常见数字资源都能有相应的数据库进行检索,保证中外文资源都可以获取。再次,充分利用数据库的试用期限,对于有一定需求但不确定是否购买的数据库,可以考虑试用一段时间,然后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辅助决策。
在使用数字资源的过程中,读者可能会遇到数据库所在页面无法打开、数据库需要登录账号密码、有些资源只能检索无法下载等问题,这是由于服务器不稳定、数据库试用时限到期、并发人数到达上限等原因导致的,因此数字资源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首先,要经常或定期访问数字资源,提前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其次,当读者使用数字资源遇到问题时,要及时回应,并迅速与数据库商联系尽快解决问题;再次,将读者经常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FAQ的方式在官网或微信平台进行推送,帮助读者更有效率的使用数字资源。
读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数字资源的更新工作也是必要的。具体而言,首先,做好已购数字资源的数据统计工作,包括访问量、下载量等基本数据,同时要关注试用资源的访问量数据,这些数据是后续订购工作的重要支撑;其次,重视读者对数字资源的反馈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定期与读者沟通;再次,组建数字资源建设小组,集合信息技术、数字资源与读者服务,三者间形成闭环,有效获得读者所需,分析使用情况,提出选购意见,形成一个带反馈的数字资源采购机制。
“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近年来图书馆不断加大对数字资源的投入力度,购买了多种类型的数据库资源,可是读者对数字资源的了解程度和使用情况却不甚理想。因此,要考虑拓宽宣传渠道,多种方式推广数字资源。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进行宣传,微信公众号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新媒体,它可以发布图文并茂的宣传文案,也可以嵌入小视频、H5等,相比图书馆官方网页的文字宣传而言更为直观生动,同时移动端的微信公众号具备分享、在看等功能,能够实现即时传播,扩大宣传范围。抖音和Vlog都是比较流行的宣传手段,它们主要以视频方式进行传播,深受大学生喜爱。因此,除了传统的官方网站,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新媒体开展数字资源的推广工作。其次,将数字资源的推广工作嵌入到读书月系列活动。以笔者所在的图书馆为例,每年都会开展基于世界读书日的阅读推广活动,简称为“读书月系列活动”,该活动会持续3~6个月,包含展览、征文、讲座、论坛、阅读打卡、有奖答题等,因此可以考虑将数字资源的推广嵌入到这些活动中,比如:开展一些关于数据库使用相关的培训讲座、设计一些数据库使用相关知识的有奖答题等,通过这样一些方式与读者产生互动,加深他们了解和利用数字资源。
合理订购和宣传推广数据库是基础,数据库只有被师生们充分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相比普通院校的大学生,艺术生们在专业能力培养上花费的时间较多,知识文化能力和信息检索能力不强,在选择和使用数据库方面存在一些困难。因此,艺术院校的馆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本校师生特点与常见咨询问题,提供数据库使用导引服务。具体而言:首先,根据数据库类型和师生使用需求,帮助咨询者拟定可查询的数据库清单;其次,可通过讲座或“微课堂”以案例的方式介绍利用数据库获取所需专业文献的基本步骤、检索技巧及注意事项等;再次,基于师生使用数据库时遇到的问题,制作文档“数据库使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或官网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