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形成逻辑

2021-11-29 09:43李雨燕谭依雯周建华
关键词:弘扬劳动者劳动

李雨燕,谭依雯,周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劳动精神在社会文化价值层面上是依据因劳称义原则建构的社会整体精神系统[1],也就是劳动者在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劳动态度和劳动理念所构成的精神力量。在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勤于创造、勇于奋斗,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发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性。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劳动精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条路径:一是回答劳动精神是什么,主要探讨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基本内涵、价值取向等,重点研究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的联系;二是回答如何培育劳动精神,主要是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特征和劳动特征,从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以及改善劳动环境、保护劳动者权益等方面探讨劳动精神的培育路径。这对于推动劳动精神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弄清其来龙去脉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劳动精神研究的系统化、理论化,有利于更深刻地理解劳动精神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意蕴,有利于更精准地创新培育劳动精神的基本路径。

一、文化逻辑: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继承

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对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价值凝练。中华民族是热爱劳动的民族,在几千年悠久历史文明中彰显了辛勤劳动、尊重劳动的优秀美德。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人民相信辛勤劳动、躬身力行才能获得幸福。不怕苦、不怕难、勤劳刻苦的劳动意志,是新时代每一位劳动者应秉持的劳动品格。“不惰者,众善之师也。”劳动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智慧和汗水创造美好生活,怀揣着对劳动的挚爱并以此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尊重劳动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从古至今,人们把崇尚劳动、尊重劳动作为修身、齐家、治国的重要品德。如今对劳动怀有敬重之心,尊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让崇尚劳动创造蔚然成风,更应成为新时代的社会共识。

“在剥削阶级眼里,劳动是人民群众谋生的手段,人民群众只是他们利用的工具和压榨的对象”[2],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摒弃古代封建体制下落后的劳动制度,始终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角度让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成为国家真正的主人,并且在政策上保障劳动者权利,让劳动人民自觉幸福地劳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应该尊重劳动模范、弘扬劳模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让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享受劳动果实,彰显劳动伟大的价值理念,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新时代劳动精神对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增强劳动认同感。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辛勤劳动、踏实肯干的品格始终贯穿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今天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成就都浸满了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劳动创造了历史悠久、熠熠生辉的华夏文明。另一方面是提升劳动的道德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中写道:“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3]我们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道德风尚,摒弃“好逸恶劳”的陋习。同时,要鼓励劳动者自主创新,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自觉将人生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之中[4],以实现个人梦想同时成就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勤于创造、勇于奋斗。”[5]广大劳动人民要在党的带领下从劳动中学会自我探究、实践与创造,在劳动中实现自我。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时代劳动精神,就是要贯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理念,摒弃封建落后思想,弘扬勤勉、实干的优秀基因,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传统劳动文化的扬弃。

二、理论逻辑:新时代劳动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传承和发展

新时代劳动精神充分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创新性阐发,激励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奋斗前进。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系统阐述了劳动的本质、劳动的价值,并从经济学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赋予劳动者崇高的地位,建立了科学的劳动理论体系。首先,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的命题肯定了劳动在推动整个人类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6]他肯定了劳动的重要性,证明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次,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类社会。恩格斯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7]换句话说,劳动和人类生存发展是紧密联系的,劳动将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同时人类运用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断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人们通过劳动满足了衣食住行的物质生活需要,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政治、宗教、艺术等丰富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批判了资本主义下的异化劳动,揭开了资本主义拜物教形成的关键,找到了资本主义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转化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钥匙。在理解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本质后,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逐渐消除“异化劳动”,将劳动从“异化”中解放出来并还原劳动本质,让劳动成为人类自发自觉的活动,从而彻底消除拜物教思想,实现劳动自由。最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赋予了劳动高尚的地位。马克思说:“‘劳动的绝对自由’是劳动居民幸福的最好条件。”[8]从哲学角度来看,自由劳动作为主体性活动同时也是对象化活动。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和成果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主体能动性的实现,并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体会到精神上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即自我价值对社会产生贡献而获得的幸福感。所以,幸福来自劳动实践,劳动创造了能够领悟和体验幸福的精神主体[9]。马克思的劳动思想为解决我国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给予了深刻的启迪,也为如何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提升自我幸福感给予了更多启示。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内涵肯定了“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自由自觉的劳动能让劳动者在劳动中取得成就、获得幸福并达到自我实现。

列宁的劳动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观的继承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在分配制度上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形成影响深远。首先是重视劳动。列宁充分肯定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认识到“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10],看到了马克思劳动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其次是重视无产阶级和劳动者。列宁强调,劳动能使无产阶级走向进步,避免灭亡,并强调遵守劳动纪律,从思想上做好劳动者的政治工作。最后是重视劳动分配。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并提出社会全体成员在占有资料上实现劳动平等、工资平等后,人类会从形式的平等前进到事实的平等——遵循“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重视劳动分配,从生存发展的角度激励了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主动性。唯物史观认为,劳动创造人、塑造人、发展人,新时代劳动精神作为从事劳动的人的精神动力,需要尊重劳动、重视劳动分配的思想的指导。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劳动规律、劳动主体、劳动关系进行探索、发展和创新[11]。毛泽东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重视劳动者的地位,强调领导干部也是普通劳动者,要积极加入集体生产劳动,重视劳动在经济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强调尊重劳动、尊重知识与人才,从制度政策等方面给予劳动者全方位支持,以实现劳动者的自由与充分的发展。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倡要“实干”与“创造”并重,深刻阐述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始终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新时代劳动精神凝聚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精髓,结合时代发展不断丰富了其科学内涵。新时代劳动精神以肯定劳动的价值、维护劳动者权利、鼓励劳动创造为内核,有利于彰显新时代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三、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弘扬劳动精神的历史积淀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劳动理念精髓,充分肯定劳动的价值,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对弘扬劳动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延安时期,劳模精神得到发扬。严格来说,劳模精神是劳动精神的一部分,劳模精神是方向而劳动精神是基础。面对当时中国经济生产的困难,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为解决人民衣食住用行问题,首先在陕甘宁边区掀起了大生产运动的浪潮,其中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开垦南泥湾,成为生产模范。之后,为加快取得革命胜利,党多次组建了“增产立功”的革命竞技,经历了“从个人到集体、从生产领域到各个方面、从上级指定到群众评选、从数量增多到质量提高、从提倡号召到按规定标准予以推广、从革命竞赛到全面的群众运动”[12]的发展过程。一系列的大生产运动充分激发了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使劳动人民意识到劳动的重要地位,因此劳模精神的弘扬要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群众才是生产发展的主力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宣传思想工作,重在聚民心、育新人[13]。人民认识到劳动创造财富是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百废待兴,国民经济和社会秩序逐渐转向稳定状态,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劳动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牢牢依靠人民、凝聚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首先,重视劳动生产的作用。毛泽东延续延安时期的优良传统,将对劳动生产的重视从农业扩大到手工业、工业和社会生产的各领域,鼓励人民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逐步使生产事业走向稳定发展,实现国家工业化目标,以生产劳动来维护和巩固人民政权。其次,主张党员干部要自觉投入到劳动生产建设中。吃饭不靠“官帽子”而是“手指头”,党员干部也是普通劳动者,要自觉加入集体劳动生产。这样既加强了党与劳动人民的密切联系,也增加了党员干部的生产知识,在干部队伍建设中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最后,重视劳动生产效率。毛泽东提出,“提高劳动生产率,一靠物质技术,二靠文化教育,三靠政治思想工作。”[14]他认为要汲取外国先进技术的成果,自主研发并重视科技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社会抬起头。党在这一时期的探索,对新时代劳动精神中劳动光荣、劳动至上,尊重劳动者、赋予劳动者权利,重视科技发展、创新人才等思想产生着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发扬劳动精神,重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主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面对我国科技发展落后的国情,邓小平提出,“尊重劳动、尊重人才”[15]等思想,强调重视直接、简单的体力劳动者的同时,要重视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充分调动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关爱保障劳动者权利是保证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重要方法。邓小平提出要解决就业问题,制定劳动法、工厂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共产党人逐渐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法律作为劳动者维护自我权益的重要手段,为弘扬劳动精神奠定了法律基础,提供了制度保障。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劳动的外延和价值的创造越来越受到重视。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重视劳动与技术相结合所创造的价值。为适应新形势,党的十四大将我国的分配方式调整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随后十五大补充为“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6]。这些政策都紧跟时代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和发展,为弘扬劳动精神加强了制度建设。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强调要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倡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理念,营造辛勤劳动的社会风气,抵触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正之气,大力倡导和弘扬“劳模精神”。在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才培养方面,胡锦涛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引导广大劳动者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劳动能力和劳动水平”[17]。他鼓励全国青年做四个“新一代”,弘扬以人为核心的劳动理念,全面提升了广大劳动者的劳动地位以及劳动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多次强调要弘扬劳动精神,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多次强调: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一勤天下无难事”,全社会要重视劳动,热爱劳动,要激发全体人民的劳动热情;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形成自觉良好的劳动氛围;提倡“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要抵制好逸恶劳,要从平凡的劳模事迹中感悟劳动能实现梦想、改变人生;号召“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重视劳动教育,让学生崇尚劳动,强调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各种形式的劳动都值得尊重。

习近平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赋予了“劳动精神”丰富的时代意蕴,新时代的劳动者要时刻以劳动精神、高尚品格鞭策自己,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创造新的时代辉煌、铸就新的历史伟业。首先,劳动是价值的源泉。重视劳动价值,完善劳模政策,让广大劳动人民认识到劳动应该是一种自由自觉的行为,劳动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其次,强调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主力军作用。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的责任感,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学会利用集体的力量办好大事。再次,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也要热爱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到“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5],挖掘劳动者尤其是青年人才的创新潜能。最后,要切实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让广大劳动者能切实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唯有如此,才能引导全社会正视劳动关系、弘扬劳动精神、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新时代劳动精神才能落地生根从而激发不竭的精神力量。

回首百年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以人民为中心”的尊重劳动、弘扬劳动精神的思想理念,丰富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精神内涵,为新时代劳动精神明确了价值导向和积淀了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历史任务和实践要求,因此,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肩负了新的现实呼吁和实践任务[18]。

四、实践逻辑:新时代劳动精神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时代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新时代弘扬劳动精神提供了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新时代提升劳动精神提供了现实土壤。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人民积淀了宝贵的劳动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思想动力,见证了社会发展,展现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

广大劳动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为劳动精神注入了活力,扎稳了根基,丰富了劳动精神的时代内涵。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一方面是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改革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也就是说,改革是要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劳动者的内在驱动力,从制度上保障劳动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前进,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等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农村劳动力不断得到解放并赋予农民更多的权利。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诚实劳动的新时代劳动精神融入到了劳动人民心中。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经济[19],使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体制内”劳动力得以解放,给整个社会注入了新活力,引领劳动人民砥砺前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20]。正是广大人民永葆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奇迹。正如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40年来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19]总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是通过劳动干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脚踏实地的劳动精神、敢于改革的创新精神。

如今,新时代“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实践不断升华了劳动精神。自党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直奋斗在路上。因为“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19]。

面对突如其来的COVID-19疫情,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击COVID-19疫情斗争的重大胜利,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而全国人民以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铸就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21]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又一次升华。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尽管遭遇严重疫情,中国人民脱贫攻坚的步伐却没有停下。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涌现出许多先进事迹,如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等[22]。中国人民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锻造出的“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是新时代劳动精神的再一次升华。

当前,我们要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保障脱贫攻坚成效更加可持续,全体人民对创造美好生活提出了新的希望。在此基础上,“一定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2]。进入新时代,无数的劳动者凭借自己的双手,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换来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今他们在为国家更美好的未来砥砺前行。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内国际错综复杂的新矛盾、新挑战;要推进形成全面开放新局面,构建国际经济合作新形势;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按照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23],培养具有国际高水平的青年科技人才和科技团队;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需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的奋斗精神以及伟大创新精神。

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离不开全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深入中国人民骨髓的劳动精神已在中华大地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弘扬劳动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必定会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提供源源不断的正能量。当全国人民都奋力前行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道路上时,我们更要做勤劳肯干、诚信劳动的新时代劳动者,做有技能、能创新的新时代劳动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自身的力量。

猜你喜欢
弘扬劳动者劳动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在云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