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商丘市分校 李春林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产业兴旺做出的重要决策,从2017 年开始连续5 年在“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里都强调了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商丘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强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各县(市、区)紧紧围绕各个园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定位,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资金、人才、科技等发展要素聚集,园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21 年2 月底,全市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31 个项目已开工108 个,已完成63 个,累计已完成投资42.76 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47.2%。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已累计完成投资40.69 亿元,占计划投资总额的45.5%。
永城市小麦省级现代产业园积极推动发展订单种植模式,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订单企业为农民提供优良品种和低于市场价位的种子、化肥、农药,为其缴纳农业保险,同时,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订单收购,解决农民种植难题。柘城县辣椒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农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特色明显、竞争优势突出。“柘城辣椒”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荣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百强榜,品牌价值为44.17 亿元。
截至2021 年初,全市已创建永城小麦、夏邑食用菌和西瓜、虞城大豆、柘城辣椒、民权葡萄、宁陵酥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6 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5个。2020 年积极推荐柘城辣椒等特色农产品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 年初全市又启动了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当前以国家级为目标、以省级为龙头、以市级为骨干、以县级为基础的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已见雏形。初步统计,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主导产业平均总产值占园区总产值的60%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在75%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95 元,高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500 元)的17%。
商丘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成效虽然已经初步显现,但也存在诸多问题,距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抓好产业振兴载体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主导产业不突出。有的产业园选择的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加工能力也偏弱,参与主导产业的就业人数不多,没有带动力。二是产业融合不深入。部分产业园精深加工环节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休闲生态文化等多功能设施开发不健全。三是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业园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很简单,即土地租赁、商品买卖。在资产入股、二次分红、保底收益等联结带动机制创新不足,农民没有充分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四是经营管理有待加强。园区发展主体融资难、贷款难的问题依然严重制约发展。各地不同程度存在重创建轻管理的问题,创建初期工作热情高涨,被评为市级、省级产业园后存在松懈现象。
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时要坚持规划引领,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有序发展,制订县域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总体规划,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规划时序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充分利用商丘市特有物种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特色农业,鼓励建设专业园区、特色园区。
农业产业园区要培育市场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园区农业组织化程度。完善联农带农激励机制,采取股份制、合作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积极探索农民以土地、产品、技术、资金等要素入股,逐步与园区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保障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园区领导应充分利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规模优势、产业优势、载体优势,围绕种源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要领域,加强农业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和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使农业产业园区成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科技创新中心。
政府应建立领导干部抓落实责任制。各级有关部门的“一把手”应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上来,亲自抓调查研究、抓总体部署、抓组织实施;分管同志要真正抓起来、抓到底、抓出成效。优化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加快建立健全与现代农业发展更加适应的管理体制机制;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定期开展观摩活动,强化考核奖惩,建立完善激励机制,不断完善监测、评价、淘汰机制,真正让考核认定发挥“指挥棒”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