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扩招背景下“两地、四位一体”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1-11-29 07:55:41赵洪凤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院校人才旅游

赵洪凤(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 研究意义

(1)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和实践,有利于将高职扩招的各种生源培养成为创新创业型、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人口素质。

本文立足于高职扩招、生源发生变化的情境,2019 年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2019 年6 月,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颁布高职扩招100 万政策,生源扩至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针对这部分群体的培养要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2019 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5 年内奖补100 万农民接受大学职业教育》)。2019 年6 月份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单独编班,在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单独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弹性学习时间和多元教学模式。因此,本项目有利于适应乡村旅游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培养,促进技能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2)本文“两地、四位一体”框架下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进一步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高职院校多元教学模式,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在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中的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根据2019 年10 月16 日教育部办公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职业院校全面开展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中指出: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是职业院校的法定职责。根据此政策,本文提出,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需要在两地完成培养,一是高职院校培养,二是乡村就地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除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之外,还要肩负起培训的职责,校内外教学资源要进行整合,从而实现在两个阵地的人才培养功能。2019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3 年培训500 万人次以上。大力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面向城乡各类劳动者,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要求对就业重点群体开展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四位一体”全方位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施路径,要求“四位”协调合作,尤其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3)本文既可以使就业岗位和专业对接、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对接落到实处,有利于培养乡村旅游真正需要的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又为解决高职扩招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可操作性思路和借鉴。

当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对于旅游产业人才的培养并非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尤其是不能满足当前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对于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与现实需求仍然存在脱节或断层,影响了肩负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型、技能型人才成长和发展的通道。

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两个阵地两类培养对象的个体发展、可持续发展、职业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两类培养对象适应乡村旅游的需求奠定基础;对乡村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及“农村、农业、农民”原有思维的突破起促进作用,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城乡收入平衡。

■ 当前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两个培养地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当前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两个培养地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职院校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不能满足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的需要;二是农村劳动力如何“就地成才”,成为乡村旅游创新创业的主要力量。

培养地一:学校教育在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缺乏;

(2)校园人才培养无特色,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改革,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育设置重合度高;

(3)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入融合,学生实践能力弱,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创新创业能力弱;

(4)旅游专业学生从事乡村旅游工作的意愿低;

(5)高职院校还没完全做好应对教育部扩招100 万包括农民工生源政策的准备。

培养地二:针对农民工等群体如何“就地成才”存在的问题:

(1)高职院校的培训功能未发挥,参与培训的师资缺乏;

(2)接受培养的群体思维跟不上,创新创业意识弱;

(3)如何培养乡村旅游带头人或精英,力度弱;

(4)培训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培训质量低,对乡村旅游行业起不到促进作用;

(5)技能培训、素质提高、产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未能有机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针对如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地、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

所谓的四位是指:政府、高校、企业、协会。“四位一体”是指这“四位”共同发挥作用的全方位人才培养模式。

政府:(1)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2)加强扶持等各项服务;(3)主导机制构建、孵化器和创新创业项目平台建设;(4)设立乡村培训基地。

高校:(1)改革现行旅游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并优化培养方案;结合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协同创新模式等;结合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改革优化师资制度、评估体系、办学机制;(2)送教下乡、入企;(3)提供培训师资;(4)提供相应线上课程。

企业:(1)提供实训基地和实习岗位;(2)创业导师由乡村旅游企业精英人士担任。

协会:(1)大力发展青年创业组织,并指导乡村旅游创新创业项目;(2)组织协调调动社会培训机构参与培训。

■ 结论

本文在对高职扩招等相关背景进行研判的基础上,直接以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本文的研究视角。目前有关于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路径研究比较丰富,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丰硕成果,但鲜有关于乡村旅游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

本文利用社交网站大数据分析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历程。为了更好地跟踪与分析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变化,本文拟对一些涉及就业经历的社交网站如领英(Linkedin.com)等网站,通过网络软抓取相关人员的职业变化经历来分析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的流动性并分析其原因,为制定相应的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战略提供参考。通过调查、访谈等方法,总结出高职院校和乡村旅游在“就地成才”等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文从高校学生、乡村农民两个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对象的角度,为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路,构建适应教育规律和市场发展特征的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两地、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两地、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实施路径中,“两地”和“四位”在人才培养中全方位发生作用、相互产生关系并发生联动。

猜你喜欢
院校人才旅游
人才云
英语文摘(2022年4期)2022-06-05 07:45:02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商周刊(2018年13期)2018-07-11 03:34:10
留住人才要走心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9
“人才争夺战”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08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