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瑾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 山西 临汾 041004)
中和节, 发轫于唐代, 兴盛于唐宋, 宋辽后渐趋没落, 不复见当年盛况, 据《帝京岁时纪胜·中和节》 《燕京岁时记·太阳糕》记载, 明清以降, 人们偶尔还做些与中和节相关的食品, 诸如“太阳糕”, 或食用或出卖, 但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人们已不知晓中和节, 而食用与之相关的节俗食品, 仅是民俗的一种残存而已。 山西临汾市乡宁县和运城市永济县的中和节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中和节、 中和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选取乡宁云丘山中和节探讨其历史传统、 当代建构和承载的儒家文化意蕴。
中和节始于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 中书侍郎进谏唐德宗的奏疏中说:“伏以仲春初吉, 制嘉节以征之, 更晦日於往月之终, 揆明辰於来月之始, ……废正月晦, 以二月朔为中和节。”[1]4737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载, 贞元五年(789年)春正月壬辰朔诏曰:
四序嘉辰, 历代增置, 汉崇上巳, 晋纪重阳。 或说禳除, 虽因旧俗, 与众共乐, 咸合当时。 朕以春方发生, 候及仲月, 勾萌毕达, 天地和同, 俾其昭苏, 宜助畅茂。 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 以代正月晦日, 备三令节数, 内外官司休假一日。[2]231-232
唐诗人吕渭诗《皇帝移晦日为中和节》曰:“皇心不向晦, 移节号中和。”[3]1100从而可知, 中和节改自正月晦日。
唐中和节在宫廷中有庆赏游宴、 赐诗、 赐尺的风俗。 李泌的《奉和圣制中和节曲江宴百僚》“轩车双阙下, 宴会曲江滨。 金石何铿锵, 簪缨亦纷纶”[4]768, 记录了昔时的曲江流觞。 唐德宗的《中和节日宴百僚赐诗》:“韶年启仲序, 初吉谐良辰。 肇兹中和节, 式庆天地春。 欢酣朝野同, 生德区宇均。 云开洒膏露, 草疏芳河津。 岁华今载阳, 东作方肆勤。 惭非熏风唱, 曷用慰吾人。”[4]43还有《中和节赐百官燕集因示所怀》和《中和节赐群臣宴赋七韵》[4]43-44等可证当时赐诗助兴的盛况。 也有许多文人墨客为欢庆中和节作有贺诗, 如权德舆的《奉和圣制中春麟德殿会百寮观新乐》诗:“仲春蔼芳景, 内庭宴群臣。 森森列干戚, 济济趋钩陈。 大乐本天地, 中和序人伦。”[3]1181王建的《宫词(十九)》:“殿前明日中和节, 连夜琼林散舞衣。 传报所司分蜡烛, 监开金锁放人归。”[3]1057除宴集赐诗外, 朝廷还有赐尺的习俗, 以让官员裁撤有据、 进退有度, 从李观《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曰:“具寮颁玉尺, 成器幸良工。 岂止寻常用, 将传度量同。”[3]1177裴度《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云:“短长思合制, 远近贵攸同。 共仰财成德, 将酬分寸功。 作程施有政, 垂范播无穷。”[3]1330陆复礼的《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皇恩贞百度, 宝尺赐群公。 欲使方隅法, 还令规矩同”[3]1178等, 都可得证。
为弘扬农本思想和劝农稼穑, 德宗还于东郊躬秉耒耜, 行藉田之礼, 以垂范苍生。 胡直钧《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云:
野思疆理之勤, 朝有田畴之说, 铸兵器为农器, 更旧节为新节……曰陛下德被淳古, 时登太初, 念耘耔之勤, 每思亲劳, 佇丰年之应……皇上谐众议, 允嘉猷, 载耒耜而亲耕, 天下皆劝, 率公卿而终事, 庶绩咸修, 然后创典章, 颁远迩, 斯载耕之自此。[5]6910
与皇帝藉田劝农相对应, 还有百官进献农书之举, 吕温《代百僚进农书表》详细记述了这一风俗:
臣某等言, 臣等伏准故事, 每年二月一日, 以农务方兴, 令百寮具则天大圣皇后所删定《兆人本业记》奉进者。 臣闻不爱牲玉, 祈谷于圜丘, 可以致诚未足以为劝; 躬秉耒耜, 藉田于千亩, 可以示劝, 足以教人……臣等业惭学稼禄过代耕, 亲承务本之风, 日奉在勤之训, 三时不害, 观玉烛于氤氲, 九扈孔修, 贺生灵于富庶, 谨缮写前件书, 凡十二篇, 共成三卷, 诣东上阁门奉表陈献以闻。[6]6325
中和节作为一个朝廷确立并推广的节日, 地方官府也对其高度重视。 梁肃在《中和节奉陪杜尚书宴集序》中记载了当时地方州县朝夕宴乐、 百戏、 杂技群舞的热闹场景:
火旗在门, 雷鼓在庭, 合乐既成。 大庖既盈, 左右无声, 旨酒斯行, 迺陈献酬之事, 乃酣无算之饮。 于是群戏坌入, 丝竹杂沓, 毬蹈槃舞橦悬索走之捷, 飞丸拔距扛鼎跃刃之奇, 迭作于庭内; 急管参差长袖嫋娜之美, 阳春白雪流徵清之妙, 更奏于堂上。 风和景迟, 既乐且仪, 自朝及暮, 唯节有度。[6]5589
符载的《中和节陪何大夫会宴序》诗句“列高的于虚碧, 翻大旆于回飚”[6]6023也记述了当时中和节时官府的欢愉氛围。
在中央朝廷和地方官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行下, 民间对中和节的重视也毫不逊色。 据《旧唐书》卷十三《德宗纪》载:“王公戚里上春服, 士庶以刀尺相问遗, 村社作中和酒, 祭勾芒以祈年谷。”[2]232不仅朝廷有赐尺的习俗, 而且民间士庶间也互赠尺刀, 此外, 百姓还酿中和酒祭祀勾芒神(日神)以祈年谷。 据《新唐书·李泌传》载, 中和节这一天民间还以青囊盛百谷瓜果种互赠, 即献生子。
唐朝的中和节本身蕴含“节日求憩”的庆赏情结和“以农为本”的劝耕意蕴。 唐以降, 中和节不复昔日繁盛, 但仍在流变, 直到如今, 全国其它地区的人民几乎都淡忘了中和节, 乡宁云丘山却把中和节传统复兴和建构了起来。
云丘山位于乡宁县关王庙乡大河村和坂儿上村境内, 地处吕梁山与汾渭地堑交界处, 这里历史文化积淀厚实, 上古时为尧、 舜、 禹之望岳, 稷王教民稼穑的农耕文化始发地, 夏人朝山拜顶之地, 羲和观天测时之地, 夏历、 二十四节气的发源地。 而今是唐代中和节为数不多的传承延续地。 2004年伊始, 乡宁当地煤炭企业家张连水投资建设云丘山风景旅游区, 在关王庙乡本土传统庙会的基础上复兴历史上的中和节, 形成了兼具旅游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庙会, 即云丘山中和节。 2009年6月, 云丘山中和节和云丘山风景区被山西省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示范地”。 自2010年3月30日云丘山举办首次中和节始, 此后每年农历二月十四至十六日云丘山都要举办中和节, 二月十五日为正日。 2011年5月23日, 乡宁云丘山中和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8年3月27日《山西日报》载:“3月19日, 记者从省质监局获悉, 国家质检总局正式发文, 我省临汾市乡宁县戎子葡萄酒庄文化旅游、 云丘山中和文化生态旅游2个示范区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 由此可知, 云丘山中和节已得到国家的承认和重视, 并逐步扩大示范影响效应。
童岳敏认为, 发轫于唐代的中和节, 到后世逐渐衰微, 至今濒临消失, 源于唐时“仅德宗君臣的倡导与推行, 欢庆活动主要在社会上层进行, 民间没有形成普遍的节日认同意识, 故无法持久、 稳定地延续下来”[7], 其实不然。 每岁中和节时, 晋陕豫地区虔诚的信徒、 乡宁及周边地区新绛、 稷山的村民都自发地齐聚中和广场、 商业街、 五龙宫, 人山人海, 上演大规模的祈福盛况, 恰恰说明中和节深入民心, 在民间已形成广泛深刻的集体节庆认同心理。 历时1200多年, 今天的云丘山中和节节俗, 对传统的中和节节俗既有传承, 又有发展。
祭祀天、 太阳、 社稷和朝山敬神, 是云丘山中和节的重要内容。 中和节正日即农历二月十五日举行祭天大典, 主要有以下几个仪式: 摆供品, 供品一般有“三牲”(猪、 牛、 羊)、 五个大花馒头、 本土的农作物种子、 水果和核桃、 酒等; 旗队开道, 队伍最前边是四把长号和两面锣, 届时响起以肃穆气氛和振奋人心, 紧随其后是旗队成员, 主要有当地村民、 少先队员和云丘山的锣鼓队员, 每个队员都举着旗子, 有的旗子标识二十四节气, 有的代表十二生肖, 还有的印有“国泰民安” “五谷丰登” “天人合一”的字样; 进香, 由主祭进献三炷香、 两根红蜡烛; 乐舞表演。 中和节期间, 男女老幼不畏艰辛, 攀爬一天门、 二天门、 三天门, 直至登临玉皇顶, 尽可能地接近神秘的天空和至高无上的玉皇大帝, 以实现天人相通、 人神交流的心理愿望, 诠释着人们对主宰人间万物的神秘的天的崇拜。
在先民心中, 天是神秘莫测的存在, 而“日月星辰附丽于天, 垂象著明莫过于日月, 日月之明就是天之明, 所以必须祭祀”[8]68, 通过祭日来间接表达对天的敬畏, 也反映了原始社会初民的太阳崇拜。 上古时, 先民于春分即每年公历三月二十一日左右祭日, 此日,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农谚曰“春分麦起身, 一刻值千金”, 可知, 春分与农事的关联紧密。 自唐中和节始, 人们渐渐把祭日活动固定在二月初一。 祭日, 反映了先民对太阳最初的感受, 日出, 就有了阳光和温暖, 人们就可劳作、 种植庄稼, 日落, 人们就要歇息了, 人们围绕日升日落制定作息时间表。 这种周而复始的往复循环, 促使人们把太阳和鸡联系起来, 日出, 鸡鸣, 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劳作, 因此, 祭日时往往用面粉捏成鸡的形状来供奉, 至今云丘山附近的村民还保留着捏面鸡的习俗。 祭日, 也是祈求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的一种方式。
祭社稷, 也是中和节的重要内容。 进八宝宫, 就有进山先拜土地神的传统, 土地神即社神, 先民祭社神时, 也供奉谷神即稷神。 古时, 云丘山附近的村社居民还一起吃社饭、 喝社酒, 与乡宁毗邻的稷山、 新绛至今依然留存着东社、 西社、 南社、 北社、 太社、 小社等村名, 是社文化相当密集的地区; 而稷山的得名, 正是源于古时的稷官、 稷神、 稷王, 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今天生活在山区县乡宁的人们, 依然希冀通过这种祭祀社稷的活动能风调雨顺, 护佑山区的农业生产旱涝保收, 进而丰产增收, 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言:“原始信仰是节日风俗产生的土壤和温床……祈祷人寿年丰是岁时节日的人生寄托。”[9]138
朝山敬神祈求神灵庇佑的习俗, 也被云丘山中和节传承了下来。 五龙宫内顺治甲午(1654年)十月初一日所立的“皇帝万岁碑”记录了云丘山的朝山活动, 今碑文大部分可见, 局部漫漶不清, 可见顺治时云丘山还保持着每年朝山的惯例。 《民国·乡宁县志》载:“岁二三月, 则三傍数百里居民结伙而来, 俗言‘朝山’, 远则中州, 川, 陕亦有至者。 至, 则参神后登山寻洞, 斋饭皆道士供给之。”[10]20朝山后还有酬神活动, 五龙宫灵官殿内的“降红碑”(1)该碑系实地考察时所见, 碑文大多可辨识, 惜立碑年代等信息未采集到。 据向当地民众请教获悉, “降红”乃朝山后酬神的一种仪式, 即为神灵敬送红绸以示感谢神灵的庇护。就有朝山酬神的相关记载:“山西潞安府长治等县各乡村朝山进香后诚送, 驾香者开列于后, 圣祖降红……□申年三月初一日立”。 惜未能获悉立碑年代, 但据史实可予以推测, 清代长治地区成为潞安府, 今长治是潞安府辖区的一个县, 称为长治县, 1912年后废潞安府, 保留了长治县, 可知该碑或立于清代, 值得注意的还有, 该“降红碑”中涉及的捐赠者中还有女性姓名, 可知当时朝山的还有女性参加者。[11]20虽然云丘山朝山活动的起始年代无法确定, 但据碑文可知, 从清代至民国, 云丘山朝山敬神的活动一直延续着。 中和节延续至今, 云丘山已然成为其最后的传承地之一。 自2009年始每逢中和节, 山中各大道观庙宇香火鼎盛, 方圆百里数万百姓, 自发前往云丘山朝山拜顶, 祈求农业丰收、 财富、 健康、 婚姻、 功名等, 展现了一种具有地域性的民间信仰。
祭祀天、 太阳、 社稷和朝山敬神的云丘山中和节节俗, 是对唐代中和节顺时重农传统理念的继承和吸收。 几千年来农业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人类在获得农业馈赠的同时, 人类活动也受到自然的约束, 人类希望岁岁丰收, 就不免对天、 太阳、 土地和山泽这些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要素充满敬畏, 而这种相互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中和”, 正如周来祥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中和’, 不仅是贯彻始终, 同时又是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概念、 大范围, 它无所不在, 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渗透于民族的大脑、 灵魂和发肢, 甚至于从每一个文化细胞中都能看到它的踪迹和影子。”[12]而对人类始祖的叩拜、 相亲、 求子等节俗则体现了云丘山中和节的地域特色。
云丘山, 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称其为“昆仑丘”, 五龙宫大院旁的碑刻是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夏至日所立, “赐进士出身知平阳府乡宁县事香雪海钓者周悌”执笔, 据《乡宁县志》载周悌本“安徽青阳进士, 嘉庆年任十八年, 升同州府同知……字则友号敬亭”[13]465, 周悌任乡宁县令十八年, 应对乡宁非常熟稔, 碑阴开头就描述了云丘山的地理位置、 宫观建筑, 载“云丘山成为昆仑……夫昆仑之虚为帝王下都, 其上多不死之药, 西王母烯不以与人, 环以弱水, 口似开明, 兽人罕得而求之者……”(2)此碑立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五月夏至日, 碑址今在云丘山五龙宫大院旁, 碑文大部分清晰可见, 局部漫漶不清。, 成书于战国至汉代的《山海经·大荒西经》中已出现了西王母的形象:
西海之南, 流沙之滨, 赤水之后, 有大山, 名曰昆仑之丘……有人, 戴胜利, 虎齿, 有豹尾, 穴处, 名曰西王母。[14]407
昆仑山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曰昆仑之丘, 凡人已很难登临; 第二重为凉风之山, 登上它就能长生不老; 第三重为县圃, 进入这层境界就能获得呼风唤雨的神力; 县圃再往上就是天神的居所。 由上可证, 云丘山乃古之昆仑, 是西王母的居所。 人们除祭拜西王母外, 还叩拜人类的始祖伏羲、 女娲, 传说中的人类母亲。
同时, 云丘山中和节也是未婚男女相亲的日子, 届时男子手持鞭杆, 女子手提花篮, 演绎着原始古老的爱情婚俗, 千年古村塔尔坡更被打造成有名的婚俗体验区。 云丘山中和文化包含三个要素: 生殖崇拜是中和文化之根, 天人合一是中和文化之魂, 和谐发展是中和文化之光, 其中, 首推生殖崇拜, 中和节也是人们求子的节日。
云丘山有20多万年历史的喀斯特地貌溶洞群, 该洞群主体高数十米, 宽约两米, 深数百米, 本地人给它取名“窟窿崖”。 传说云丘山是上古时的昆仑山、 西王母的居所, 又因洞内有很多酷似人形的钟乳石, 洞口的圣水时有时无, 人们在此祈求神灵保佑产妇生产顺利、 母子平安, 也许通过这种求子活动人们的精神得到极大慰藉, 在此求子的人们大多都能实现延续种族血脉的愿望, 因此, 人们又把这个神奇的溶洞群称为“圣母宫”。 圣母宫供奉的后土娘娘、 碧霞元君和顺天圣母三位女神灵, 都是民众心中灵验的送子神, 她们各司其职: 后土娘娘主宰川泽山林, 即“地母”; 碧霞元君乃东岳大帝之女, 又谓“送子娘娘”; 顺天圣母是中国古代的助产神。 圣母宫是方圆几百里的人们祈求子嗣的灵应殿堂。
“摸娃娃”是云丘山中和节求子活动中较为隆重的仪式之一。 求子者中女性居多, 她们非常虔诚, 首先在圣母宫进献香烛并点燃。 然后, 跪在神像前默念自己和丈夫的姓名、 籍贯、 家庭住址及祈求的孩子性别, 期望神灵庇佑以得偿所愿, 并承诺若遂愿则如何如何酬神。 再次, 蘸三张黄表, 磕头作揖, 起身往功德箱里捐钱。 接着, 去摸“娃娃”, 将摸到的布娃娃揣入怀中, 尽快归家把布娃娃放在床褥下, 与丈夫同房后, 还要吃饺子, 这里取饺子的谐音“交子”, 寓意神灵把一个孩子交给这个家庭。 若这个妇女真能怀上孩子, 就会遵从先前对神灵的允诺, 带上香、 表和吃食去酬神, 再亲自做一个新布娃娃送到圣母宫供后续求子者使用。 “摸娃娃” 祭神塔、 祭女阴等自发的求子活动, 说明远古生殖崇拜至今依然沉淀在人民的血脉中。
云丘山中和节节俗除上文提到的, 还有唱戏酬神、 秧歌、 花鼓、 锣鼓等表演, 以及发放福粥、 领种福树、 花馍展等活动, 此不赘述。
因云丘山的山峰、 人文景观和一些传说故事多与佛教、 道教有关, 学者多关注中和节所蕴含的释道思想, 实际上, 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儒释道三教是相互融合、 渗透的。 在云丘山景区, 八宝宫的正殿——三祖殿供奉儒释道三家祖先孔子、 释迦牟尼和老子, 恰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一种体现, 也是云丘山中和文化兼收并蓄的一种真实写照。 事实上, 云丘山中和节能得以复兴和建构, 很大程度上与其节俗所蕴含的儒家文化有关, 这里着重阐述其中的儒家思想文化意蕴, 以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 进一步认证云丘山中和节的非遗意义。
《周官》云:“五礼, 吉凶军宾嘉, 而吉礼之大, 莫过祭祀。 祀者, 所以昭孝事祖, 通于神明者也。”[15]85由此可知, 祭祀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礼俗之一, 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 不论是祭祀天、 太阳、 社稷, 还是朝山敬神的云丘山中和节节俗, 都是连接天和人的重要桥梁, 以达到“和”的状态, 从而处理好人与人、 人与天、 人与自然的关系。 《礼记·祭统》曰:“夫祭者, 非物自外至者也, 自中出生于心也。”[16]1345儒家推崇的不是祭祀的形式和载体, 而是祭祀行为所传承的文化内核。
一种文化要获得长久的发展, 就必须具备较系统的、 能指导生活的理论和生活上的印证。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这种文化才能经久不衰。 祭祀这种礼俗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 且承载着儒家的传统思想, 它通过不断重复的仪式, 让过去的人或物在一定时空内再次被经历和唤醒。 儒家就是通过这样的祭祀活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其核心精神, 并对人们的生活加以指导。
祭祀作为“礼”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经国家, 定社稷, 序民人, 利后嗣”方面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历史上的农耕时代很漫长, 因农业劳动的特性, 个体很难独立完成, 往往需多人协作。 在原始农耕时期, 甚至需要整个部落合作, 这就培育了以“和”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17], 这一时期也是人与人、 人与自然关系最密切的时代。 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经济的自然属性要求人与人之间高度协作, 因此, 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至关重要。 “礼”的本质就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祭祀就是处理人与天之间、 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祖先之间的一个重要活动规范, 通过这种仪式化的活动将这种规范在子孙中传承下去。”[18]
祭祀的目的之一就是祈求农业稳产、 丰产。 中国社会传统上自农业社会发展而来, 自古及今国家都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白居易《中和节颂并序》:“中者, 揆三阳之中; 和者, 酌二气之和。 ……乃建贞元, 以正乾坤。 乃纪吉辰, 以殷仲春。 吉辰伊何, 号为中和。 和维大和, 中为大中。 以畅中气, 以播和风。”[6]6980侯喜《中和节百辟献农书赋》:“应天地中和之气, 备朝廷中和之容, 君告成中和之功。”[6]7551君臣同熙, 劝农稼穑。 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也主张顺时重农, 他的“仁政”思想认为统治者应大力“制民之产”, 发展农业等经济生产, 不误农时, 减少赋税, 让老百姓有“恒产”, 使一般社会成员“五十者可以衣帛” “七十者可以食肉” “黎民不饥不寒”[19]204, 普通老百姓都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19]243又曰:“民事不可缓也。 诗云:‘书尔于茅, 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 其始播百谷。’ 民之为道也, 有恒产者有恒心, 无恒产者无恒心。 苟无恒心, 放僻邪侈, 无不为已。”[19]257可知, 中和节蕴含的重农思想与孟子的“仁政”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文化是在农耕时代成型的, 农耕生产、 农耕家庭和家族繁衍很大程度上都要靠继承来实现, 所继承的不仅有财产、 技能、 知识, 还有血脉、 精神。 在中国古代家国同构的社会模式背景下, 儒家文化认为只有齐家方能治国、 平天下。 《周易·序卦》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有父子然后有君臣, 有君臣然后有上下, 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20]96“亚圣”孟子将“父子有亲”放在五伦的首位, “人之有道也, 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 圣人有忧之, 使契为司徒, 教以人伦: 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21]189。 有父子, 才能祭祀祖先、 荫及儿孙、 旁连兄弟, 从而构建家族宗室, 最终实现儒家“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人生、 社会理想。
孝是儒家道德的基本规范和中国人的精神标识。 发轫于夏商、 萌芽于西周、 定型于春秋战国的先秦儒家孝德思想, 内容丰富, 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 其养亲、 敬亲、 谏亲、 安亲与丧祭等内容自成体系, 而在适婚年龄及时“齐家”和延续血脉, 则是敬亲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中国封建社会是从氏族血缘家族中脱胎而来的, “宗族和血缘关系的纽带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彻底斩断, 而是以比较完整的形式保留下来”[22]256, 因此, 中国传统伦理具有鲜明的宗法和血缘色彩, 在道德上主要表现为重视孝亲祭祖。 这种伦理道德观在中国传统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上得到了充分发展, 并与专制统治紧密结合, 从而发展到更极端、 更绝对的程度, 即“资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23]239, 这表明中国古代社会中, 人们的血缘伦常和政治等级关系都是以父权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故而, 在中国古代占统治地位的伦理学说都维护宗法制和血缘, 在家族伦理中强调敬祖孝亲, 以达到“移孝于君”的目的。
云丘山以其雄奇的自然风光、 悠久的历史底蕴、 古老的民俗传统及独具魅力的中和文化吸引着无数游人。 云丘山中和节作为一个独特的节庆活动, 对传承和保护中和节、 中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也是我们透视乡宁这片乡土社会的一个视角,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