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身份建构研究的学理分析

2021-11-29 02:43范宏雅
关键词:建构主义话语身份

范宏雅,宋 锐

(山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以及语言学的学者根据各自的研究兴趣和主张对身份的概念及其特征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基本的学理进程是把身份由既定的、本质的、单向的和静态的概念转向了选择的、动态的、在线的和建构的概念。话语身份建构的研究就是顺应这一历程的产物。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开展身份建构的研究成为近年来人际语用学身份转向的重要研究内容。

一、话语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身份观是相对于本质主义身份观而言的,前者将身份视为动态的,具有协商性与可变性;后者把身份看作人们或社会的相对稳定的自然属性,认为身份是持久的、不变的、先设的、自然的。[1]本质主义认为事物均有其本质,可以通过现象展现出来,认识是对事物本身的认识。而建构主义认为,人们不可能认识独立于头脑之外的事物本身。本质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二元对立的,以现象与本质为核心。如柏拉图崇尚绝对的真理。因此,本质论中的范畴都是双层的,彼此对立而又相互依存。

建构主义的哲学基础可以追溯到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古希腊哲学,普罗泰哥拉认为世界万物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人才能赋予它们存在的意义,而所赋予它们的意义却是由我们每个人自己决定的。[2]对建构主义产生重大影响的是康德哲学,康德通过哥白尼革命,认为传统的认识路线是错误的,人们不可能认识事物本身,只能认识主体所建构的现象。康德还对范畴(包括时间、空间)的产生根源及其过程进行了探讨,深化了他关于主体能动性的思想。[3]黑格尔吸收了康德的建构主义思想,认为主体是积极的,对象不是自在之物,而是意识中的对象。[4]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1807)中提出身份具有主体间性,而不仅仅具有主体性。[5]他用“主人与奴隶”进行了精神分析学角度的描述,并提出这样的假设:外部因素,如社会世界,使意识无法完全自主,不仅需要想象,有时还需要依靠“他者”。个人的自我意识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存在于与“他者”的关系中,或者说“他者”使自我意识存在。黑格尔对于身份的社会观体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转变:即认识过程的历史性颠覆了西方哲学传统。身份这一概念推动了建构主义的发展。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对建构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杜威认为教育是一个建构的过程,语言在意义建构中起到关键作用。经验是主体作用于事物、事物也在作用于主体的动态交互过程,这体现出经验的能动性,也体现出建构主义的思想。皮亚杰人与认知的双向建构论提出个人的内部发展也是一个建构的过程。

二、话语身份建构研究的社会学转向:身份是社会的产物

关于身份的研究起源于社会学领域。20世纪后半叶,身份的社会学路径开始关注群体身份,“青少年”“黑人”“工人阶级”这样的群体标签构成了身份,并成为社会变量,与社会行为、语言使用等做对照。尽管群体身份存在交叉,一些学术方法仍依赖这种“集体身份观”。集体主义在传统社会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变体研究等领域中影响深远。从社会学角度看,身份是一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Mead和Blumer的符号互动理论

20世纪30年代,G.H.Mead和Herbert Blumer提出了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源于社会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理论。它研究人们面对面的交往与作用以及引起或改变这些活动与过程的主观反映,强调个人的主观理解,并关注理解过程中符号的作用。符号互动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类创造与运用符号”。语言是相互作用的工具和中介,作为符号和意义系统,使人们得以进入自己和他人的活动,也就是说人们反映情况、与他人互动等都依赖符号,符号具有社会性。基于这一理论,Mead认为自我体现在日常生活之中,因此身份也在话语中产生。Blumer(1969)发展了这一观点,在Symbolic Interactionism一文中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人们如何展现社会身份。[6]

(二)Tajfel的社会认同理论

社会认同理论是群体研究的重要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在解释种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时提出。种族中心主义指内群体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和外群体歧视(out-group derogation),研究群体间的行为。Tajfel设计了最简群体范式实验(Minimal-Group paradigm),创造了一个微型群体,深入观察群体行为,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被试群体分为两组并察觉到分类时,人们会给予自己所属的群体更多的正向评价,分配更多资源,产生认同感;而对外群体成员给予较多负面评价并分配较少资源。基于最简实验的研究,Tajfel和Turner在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of Intergroup Behavior一文中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并区分了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7]个体认同指对自我的认同;社会认同指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人的情感和价值意义,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社会认同理论是建构主义的思想在社会学方面的体现。

(三)Turner的自我分类理论

20世纪80年代末,Turner在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自我分类理论。自我分类理论把焦点从“群体中的个体”转移到“个体中的群体”,以去人格化的方式知觉自我和内群体之间的身份,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有关自我的一组认知表征,以自我分类的形式存在。自我分类理论关注对心理群体进行解释,认为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水平随着人们的动机、价值、期望、背景知识等不同而产生差异。[8]自我分类理论认为个体通过各种行为将自我进行分类,个体自我归类为什么样的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9]自我分类理论也体现出建构主义的身份观,对个体和群体身份建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四)言语社区理论与身份

言语社区(speech community)理论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理论,John Lyons(1970)将言语社区定义为“使用一种特定语言(或方言)的人群”。[10]该理论以社会群体为单位进行分析,因此社会群体所体现的个人的社会身份是不变的。

(五)Simon的自我方位模式

Simon(2004)提出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Self-Aspect Model of Identity),认为我们应该关注身份建构的过程而非身份的本质。[11]一个人关于自我身份的概念包括个性特征、能力特征、身体特征、行为特征、意识形态、社会角色、语言附属和群体成员,体现出身份的社会性和认知性。该模式清楚地阐述了身份的几个重要属性,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相结合的产物,无论个体、关系或群体的身份都通过这些属性表现出来。

三、话语身份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20世纪末,学者对身份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从社会文化和社会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身份是由话语建构的,形成了身份研究的话语转向。福柯(1972)认为身份是话语的产物,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意义不存在于自我,而存在于一系列由符号学系统(如语言)为中介的表征之中,反映出反本质主义的身份观。Butler(1990)把身份研究与后结构主义的女性主义结合起来,提出Gender Performativity(性别操演),认为性别与性征无关,它是社会演化出的概念,是社会环境建构的产物。身份的话语转向认为身份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可以通过话语实践分析人们的身份建构。

(一)Sacks的会话分析

会话分析起源于民族方法论,20世纪60至70年代,由美国社会学家Harvey Sacks和他的学生Schegloff,Jefferson提出,旨在发展一种新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和社会行为进行科学观察。会话分析对身份的理解与语境相关,认为自我是交际的产物,这也体现出了建构主义的身份观。此外,会话分析关注话语的话轮、序列等,是符号互动理论的延伸。

(二)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1992年,Sacks提出成员分类分析。成员分类分析和会话分析一样,可以用来分析言语互动和文本实践。Sacks以“The baby cried.The mommy picked it up.”为例,说明了类别的重要性。虽然句中并未说明,但当我们听到“婴儿哭了,妈妈抱起婴儿”便能明确妈妈是婴儿的妈妈。他提出成员分类装置,并认为类别有特定行为或特征。[12]Sacks用“婴儿—母亲”这一社会类别解释行动的相对关系,并指出一个人可能有多个身份,交际时选择的身份可以解释当下的事情,从而达到言语交际的目的。

(三)叙事分析

叙事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的发展,学者们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讲故事的社会”中,通过讲故事来理解我们的生活和发生的事件。同时,在叙事中我们也构建了身份,使自我变得连贯、有意义。

(四)经典语用学理论

一些经典语用学理论没有直接涉及身份建构研究,但也体现出了身份的观点。John Austin的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就是做事。特定的语言形式往往与特定的言语行为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言语施为的人也必须具备一定条件。Grice的合作原则认为交际者的交际是自然的社会行为,因为交际双方都是社会成员。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礼貌原则中,典型人为满足面子需求采取理性行为,一定程度上承认了身份的存在和作用。

(五)近年发展

Brewer和Gardner(1996)基于社会心理学对身份进行了研究,区分了身份自我存在的三个表征:个体表征、人际表征和群体表征。[13]三个表征分别对应不同的身份类型:个体身份、人际身份和群体身份。

Tracy(2002)从传播学的角度对身份做出研究,既有传统意义,又有后现代主义观点。关于身份与话语的关系可概括为两种视角:文化学视角和修辞学视角。文化学视角认为身份是预先存在的属性,影响话语;修辞学视角认为话语建构身份,身份是动态选择的结果,二者共同作用。[14]

陈新仁(2013)为了与交际者在交际前所具有的社会身份区别开来,突出相关身份的交际属性和语用属性,首次提出语用身份的概念,将语用身份理解为交际者为实现交际需要通过对他人和自我的社会定位而调用的相关语用资源。[15]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一般都体现了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念,认为身份是在话语中积极、动态地建构的。身份是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是在特定语境下为了服务于特定交际目的而选择的结果(陈新仁,2018)。一些国内学者把语用身份建构与其他理论结合起来,如袁周敏(2011)基于语言顺应论,探讨医药咨询顾问的语用身份建构。[16]景秀辉(2005)从语言学角度把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结合起来,探讨和阐释广告中的性别身份建构。[17]曹霞、孙启耀、白茹玉(2014)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理论出发,探讨英语学术语篇中情态与作者身份构建过程。[18]

此外,近年来,《语用学杂志》以及国际语用学大会也对身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2007年,《语用学杂志》第39卷第4期特别专题Identity Perspective on Face and(Im)Politeness探讨了身份、面子与(不)礼貌之间的内在关系,涉及多种身份。此后还刊载了身份与交际的文章。2009年第11届国际语用学大会Janet Holmes的主题发言从哲学、符号学、社会语言学等角度探讨了身份建构,2011年第12届国际语用学大会使身份研究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身份建构的研究中来。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话语身份建构研究经历了从本质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变,越来越多的学者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身份建构,认为身份不是先设的、不变的,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此外,不同领域的学者们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研究身份,不仅体现出建构主义的趋势,还体现出学科融合。从话语身份建构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到语言学转向,关于身份的理论众多,包括社会认同理论、自我分类理论、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成员分类分析、叙事分析等,身份已逐渐成为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在学界取得显著的成果。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话语身份
画与理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雷人话语
DiscussiononBusinessEnglishLearningBasedonTheoryofConstructivism
雷人话语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