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跃纯,王凤华,阳定华
(东莞市大朗医院 广东 东莞 523770)
Ⅲ度烧伤面积10%~20%,或烧伤总面积为31%~50%可判断为重度烧伤[1]。在日常生活中,烧伤不仅会造成患者身体上难以挽回的皮肤伤害,也会对心理产生严重的创伤[2-3]。有资料显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等情绪困扰着重度烧伤患者,对患者的治疗与预后康复影响极大[4]。重度烧伤患者的创面愈合之后,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形成瘢痕也会伴随着患者[5]。一旦护理不规范极易产生不良预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延迟患者回归社会[6-7]。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积极的协助治疗的护理方式,我院将其运用于收治的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现报告如下。
2018年1月—2020年1月东莞市大朗医院烧伤科诊疗的54例重度烧伤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无并发症或复合伤的18岁以上烧伤面积为31%~50%,患者及其亲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平稳、神志不清的患者。本项目已通过东莞市大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批准号:20170916)。对照组: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43.23±16.16)岁,男9例、女18例;烧伤原因为热液烫伤11例、化学烧伤7例、火焰烧伤9例。观察组: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34±16.52)岁,男12例、女15例;烧伤原因为热液烫伤16例、化学烧伤3例、火焰烧伤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休克、抗感染、营养支持、创面换药促愈合、创面激光治疗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分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对照组27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指导,每日病房定时进行开窗通风30 min,每天早中晚进行空气消毒机消毒病房3次,每次消毒2 h,病房减少人员走动,限制探视人数。对患者的睡眠进行科学的指导,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树立重返社会的信心。
观察组27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指导,并落实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2.1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 在健康教育方面加强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烧伤后因感染而引起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防范要点,进一步强调按时、按量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对依从性较差的患者,我们对服用药物的过程进行全程督导。将我院自制的烧伤健康手册发放给每一位患者手中,内容包含烧伤的相关知识,关键饮食注意事项等,叮嘱患者记录每日的饮食情况,指派专业的营养师给予个性化指导与适当的调整。特邀我院心理医师或有经验的护理服务内训师作为培训讲师,指导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有效沟通的方法及途径,更全面掌握患者个性化心理需求。预见性探讨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状态的根本原因,及时沟通、准确疏导,必要时心理医师进行干预。
1.2.2 功能康复训练具体实施 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功能康复训练的培训,由康复科专科护士进行专门授课,有效的指导并监督患者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在训练开始前,由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为患者详细说明功能康复训练的意义,有利于患者更快地从心理上接受肢体训练的理念,主动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提升康复效果。烧伤后48 h后,主管医生及康复专科护士进行联合评估,在患者病情平稳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烧伤部位及烧伤深度,制定康复训练计划及方法[8]。指导并协助患者进行肢体与关节的主动与被动活动,遵循活动度由小到大,自无痛处逐步扩展至疼痛处,在疼痛处进行停留5 s,对关节处瘢痕进行牵拉,并对创面进行适当的保护,防止影响关节活动或因活动幅度太大而加重创面[9]。在指导功能康复训练时,还应关注家属的培训,让其掌握正确训练手法、强度与活动幅度,并发放康复训练手册,以及每日进行康复训练时,通过床头暖屏播放我院自行录制的烧伤康复训练视频,让患者熟练地完成康复训练动作。家属帮助并督促患者记录每天的训练情况,再由康复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定期进行检查与指导。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利用我院自制的心理健康、社会关系调查表进行评价,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价,结合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心理健康及社会关系的分值,护理干预后得分越高,预后越好。
本研究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频数、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得分比较(± s,分)
心理健康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7 58.42±4.7989.17 ±8.6862.03 ±4.0492.24 ±7.52对照组 27 58.64±4.4178.23 ±7.3262.38 ±4.8780.87 ±6.53 t 0.1756 5.0065 0.2874 5.9321 P 0.8613 0.0000 0.7749 0.0000组别 例数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社会关系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7 64.16±3.17 89.07±5.23对照组 27 64.12±3.42 81.28±4.38 t 0.0446 5.9336 P 0.9646 0.0000组别 例数
意外、自然灾害等均可导致烧伤,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烧伤治疗水平也有质的飞跃[10-11],但残留瘢痕仍见于重度烧伤的患者。作为一种临床急危重症,重度烧伤患者即使成功治愈,但其病灶处畸形、功能障碍的概率较高,对于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产生直接影响[12]。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预见性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全局性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创面愈合、心理健康、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13-14]。相比常规护理指导,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更倾向于早期介入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让患者理解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的同时,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早期进行功能康复训练,提高生存质量[15]。
临床研究显示,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通过应用预见性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