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娜
在媒介融合时代下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短视频成为新媒体的重要布局点,而主流媒体也开始抢占短视频市场。传统媒体是否能够真正地从意识和理念这两个方面入手,在新闻类短视频领域中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研究新闻类短视频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媒体融合要创造内容生成和分发的新形态,这个新形态的新特征有三个关健词:就是聚合、互动、融媒传播。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使信息传播方式不断升级,大众作为内容的接收者和互联网的使用者,在媒介融合不断深化的时代下,面对单一无趣的传统传播模式会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创新传播方式,增加更多的传播渠道,是媒介融合时代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就要放在哪里。”各个媒体在媒介融合时代下开始运用多平台、多手段进行新闻报道,让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多姿多彩。
传统媒体早就变成了融媒体,比如,现在一张报纸的新媒体标配是网站、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也已经由单一影响力变成了融合影响力,它的影响力放大了不止十倍、百倍,影响力的营造手段多了,渠道宽了,理念也与时俱进。
传统主流媒体顺应受众对媒介融合的需求,逐渐改变了“自上而下”的传播语态,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以更“接地气”的传播方式,入驻短视频平台,与群众密切沟通。以“央视新闻”入驻抖音为例,内容不断发生变化,最初以揭秘央视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常为主,后来以“接地气”的短新闻报道为主,更具趣味性,让受众真切感受到官媒的传播语态走上了亲民路线,从以往电视上的“遥不可及”变为“触手可及”。其不仅想方设法融入群众,更大方地使用网络热词和民间俗语,做到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
互联网时代下新闻的传播方式越发新颖,网络早已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阵地,电子日报、新闻类短视频、网络实时直播,都不鲜见。但网络环境下,虚假新闻也不少见。一些不良网络媒体添油加醋,把假新闻包装为广为流传的“真新闻”。网络媒体为获得更多的关注度及点击率,对新闻内容进行“二次加工”,甚至会有部分自媒体在制作“新闻内容”的时候携带个人情绪及偏激思想,使新闻的公信力减弱。
自传统主流媒体入驻短视频平台以来,许多网络媒体为了跟传统主流媒体比拼和增强自身关注度,用与官媒截然不同的传播方式来吸引群众眼球,新闻愈加泛娱乐化,“标题党”现象有泛滥之势。新闻类短视频是顺应受众的碎片化阅读习惯和受众不断变化的观看需求而生的,但目前这种泛娱乐化的新闻现象会导致大众对真实、严肃新闻信息的漠视,导致大众对事物的了解只停留在浅尝辄止的程度,不会深度思考。
传统主流媒体已经步入成熟阶段,在当下泛娱乐化的网络新闻传播环境中,还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实属不易。媒介融合时代下,许多网络媒体为了流量,一味模仿和抄袭,失去了独特性。传统媒体要布局新闻类短视频市场,打造个性化的传播形式,以专业手段呈现内容,让群众获得良好的新闻体验。
无论媒介工具如何演变,传播真实新闻始终是媒体的核心使命。传统媒体应借助短视频提高新闻影响力,在确保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展示事件的关键细节,从而获得受众关注、引发情感共鸣。主流媒体应摈弃过去做新闻的固有思维,改变传统的内容呈现方式。主流媒体抖音号应该提高视频制作和加工能力,画面不能杂乱,主题要突出,叙事要有张有弛,字幕和音乐也要与内容相契合,力求全方位调动受众感官。
媒介融合环境下,短视频给传统主流媒体带来许多挑战和机遇。做好立体的小众化、精细化传播和服务,线上和线下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这样的传统主流媒体才具备发展新形态,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本研究通过对问题的审视与反思,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主流媒体需要打造个性化的传播形式,向大众展现主流媒体发展新景象,提高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引起情感共鸣,建立主流媒体的新媒体矩阵。只有这样,才能让移动短视频在新闻生产与传播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推动我国新闻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