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井进
随着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新闻媒体行业也迈入了融媒体时代。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获得新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这一职业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与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首先摆脱传统观念与工作方式的束缚和禁锢,提高融媒体能力,同时工作模式也要进行转变。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还需认识到当下融媒体平台对新闻传播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影响。面对纷繁复杂的新闻素材,应努力探寻新闻事件的真相与意义,整合有效的新闻素材,制作出引发大众共鸣的新闻,实现关注社会与民生的使命。
作为传统的新闻媒体从业者,必须具备高度的职业敏感性、较强的洞察力与理解能力,能准确归纳、总结有用的采访素材,要做到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采集新闻材料,并将它以全新方式融入所写的稿子里。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专业的媒体记者在进行采访、写作的过程中,要有沙里拣金的能力,能搜寻到当地百姓都在关心和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并以此为核心选题,对内容进行丰富与完善,同时还要以新颖的形式展现新闻。
由此,创新记者采访与写作方式,具备探索与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是对融媒体时代下记者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新闻记者深度提炼素材、进行有内容有思想创作的基础。
在当今的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既应是“新闻事件的采访者”,也应是新闻的整合、传播、策划者。在传统的新闻采访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是单向的、线性的。记者完成采访、写作后,这次新闻采访工作就完成了,根本不需要具备新闻融合写作传播的理念。
但在融媒体环境下,受众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素材提供者,如果新闻从业者还保持以前的惯有工作流程,不善于利用电脑网络、手机等渠道将受众所贡献的信息纳入自己的报道中,无疑会使报道缺乏现场感、公信力,也暴露了从业者智慧的缺失。完成新闻采访的第一时间,广播电视记者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进行写作,要及时把稿子分享到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及社交平台,并与广播、网站及手机移动端等其他传播介质的编辑协调、沟通,这样才能最大化满足融媒体时代下受众多元的、个性化的需求。
在当前全新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对记者的职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若想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并占据制高点,新闻记者必须具备对海量信息进行提纯、提炼、归纳、整合的能力,利用信息资源发现新闻线索,并具有较高的策划能力,掌握分发渠道,将新闻尽快传播出去,实现多媒体信息效用价值的最大化,达到一次采集、多次编辑、多平台传播,从而满足不同受众不同层次的新闻需求。
“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在融媒体时代,人们了解一个新闻事件早已不再局限于通过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每个受众都可能成为自媒体记者。
因此,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依靠全新的传播方式,突破传统的“采与访”方式,拉近与采访对象的心理距离。在采访时,必须与采访对象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获得信息反馈,从而和采访对象形成共鸣,让他们积极表达、诉说。
这样一来,就会获得更多、更全面的新闻采访素材,回到单位时,才能制作出让受众喜欢的新闻作品。新闻记者要对大众的价值观、审美等进行积极的引导,从而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台的作用和优势。
作为一名传统媒体的记者,身处媒体融合的新时代,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使新闻报道更具时代感。平时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利用融媒体资源、工具,形成具有特色的采访形式。
在采访与写作的过程中,要根据电视台、微博、微信以及网站等不同媒介的要求,制作出符合它们需求的新闻作品。
例如,广播电视记者在采访时,一方面进行传统的视频录制,一方面开展网络直播,让新闻在第一时间被广大观众知晓,从而增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学会使用电脑、手机等工具进行写作,而且还要习惯于使用最新的视频编辑软件,对新闻采访素材进行再度创作。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传统媒体记者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还可推动其不断形成新的想法和创意。采写方式的创新与改变,是广播电视台新闻部门的改革重点。广播电视台新闻部门负责人可以鼓励一线新闻记者利用微信平台、电子书刊、网站平台等不同的传播渠道,对新闻进行发布与传播,让广大受众在第一时间知晓、了解新闻事件,扩大新闻事件的知晓率,从而扩大广播电视台的影响力。
进入融媒体时代后,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进行创新与变革,首要任务就是对全新传播方式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业务能力,培养融媒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