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力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转型路径,更好地服务受众。
在融媒体时代,大量新媒体平台快速涌现,人们获取节目的途径更加便捷,不再仅仅依赖广播、电视或者报纸等传统媒体,更多人愿意通过互联网、手机节目客户端等浏览自身感兴趣的节目信息。正是由于节目传播载体发生了变化,突破了获取节目的时空限制,也在无形中转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融媒体时代,节目传播形式发生改变。传统媒体时代,信息单向传播,人们需要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观看电视节目。融媒体时代,人们可以通过智能平板或者手机下载节目APP,或者利用计算机,通过网页浏览节目信息,还可借助微博或微信公众平台了解节目内容。丰富的信息传播形式为人们提供了留言和评论途径,受众还可以向亲朋好友分享有趣的节目信息,实现节目信息传播的双向交流。这一新特点可为广播电视采编人员在节目内容设计方面提供全新思路。
融媒体时代,节目信息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覆盖范围广。大部分节目信息都可利用新媒体平台播放,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实现快速传播。和传统电视节目相对比,网络能够让热点节目及时传播,采编人员可通过线上方式对节目进行制作播发,提高节目时效性。有的时候,一条节目资讯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可达到千万次阅读量,传播速度之快是传统媒体难以达到的,这一特点也为节目采编人员工作思路的创新提供了指导。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的转型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现实需求。广播电视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权威性特点,融媒体时代,虽然节目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且范围广,但是部分节目真实性有待考证。处于竞争压力下,部分平台为获得点击率,传播虚假的节目信息。此时,更需要传统广电媒体将自身优势发挥出来,对公众舆论进行引导。电视采编人员要了解新媒体平台资讯特点,对受众关心的事件进行客观解读,及时传播正面言论,净化舆论环境。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转型也是确保节目制作质量的需要。传统电视节目制作模式相对固定,往往忽略了受众的需求。节目播出中,无法和受众实现即时互动。对此,节目采编人员可通过新媒体平台、信息技术等,收集受众关注的热点事件,从受众角度出发展开对节目内容的挖掘,不断创新节目的采编播模式,提高节目制作质量。
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应该及时转变思维,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限制,充分发挥融媒体时代特点,探索全新的工作思路,对节目策划和编排进行创新,运用全新思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只有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转换思维,才能为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节目体验感。比如,主持人以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方式,巧妙运用网络用语,字字珠玑,提高节目的趣味性。通过采编人员思维的转变,融合受众喜爱的网络用语,结合时事展开评论,体现节目“接地气”的特点。严肃和幽默这两种风格并非对立关系,在权威媒体中融入鲜活的网络语言,让节目播报者变为“段子手”,这样的节目更容易走进大众心中。所以,在融媒体时代,节目采编人员只有做到转变思维,才能让信息更具感染力。
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在遇到问题时能够快速抓住重点,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反思,优化工作方式。媒体单位可通过培训,提升采编人员节目素材搜集、整理的能力。采编人员在接受培训的同时,还要学习优秀同行的工作经验,增强创新意识,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以灵活运用。
对比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二者各具优势。新媒体技术优势明显;传统媒体人才优势显著。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采编人员要将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不可一直禁锢在传统思维模式中,应该具备主动学习意识,对人们关注度较高的信息,可考虑使用直播方式播报。所以,采编人员还应学习移动直播技术,丰富节目信息传播形式,更好地传递节目内容。
节目策划与编排能力也是采编人员素养的重要表现之一。处于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要学会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策划;还需使用新媒体手段,使节目的表现方式更加新颖,提高对受众的吸引力。节目编排手段和节目传播效果有直接关联,为更好地呈现节目内容,需要采编人员合理运用节目素材,创新采编手段,按照融媒体信息传播特点,在素材采集现场迅速制作、播报,拉近节目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实现节目信息采编播同时进行。
总之,融媒体时代,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人们获得信息有了更多途径,而且节目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广播电视节目采编人员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转变思维,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创新工作方式,利用新媒体平台,探索转型之路,助力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移动媒体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