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市视域下地方融媒体平台的构建

2021-11-29 00:34王莉莉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融合群众

王莉莉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大连116622)

一、地方融媒体发展的必然性

地方融媒体是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并向纵深发展的突破口和转折点。融媒体的“融”,并非是媒体资源的盲目“捆绑”,它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所形成的融合、转型。现下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5G、大数据、云计算、推荐算法等新兴媒体和技术,改变了传统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方式,也改变了社会舆论的方式。因此,将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的优势全面整合,是增强地方融媒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如今地方融媒体已基本实现全国全覆盖”,媒体融合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地方融媒体平台的构建,媒体融合的工作重心已从省级以上媒体延伸到基层媒体,这将是打通媒体融合的“最后一公里”。相较于其他媒体机构,地方媒体机构设置和人员构成较为简单,转型阻力或体量较小,容易实践运作,这正是“船小好调头”的地方优势所在。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3%,较2018年底提升0.7个百分点[1]。庞大的网民数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完善使互联网应用与基层群众生活联系日趋紧密,也为地方融媒体平台的建设提供了技术供给和内容定位,使之在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服务地方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

二、地方融媒体现状

地方融媒体平台的构建是现代传播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它的重要性、紧迫性不言而喻,同时它又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构建的方法和手段需要谨慎稳妥,逐步推进。现阶段,部分地方融媒体建构过程中准备和认识还不够充分,并未达到预期效用。

(一)媒体内部革新不到位

地方融媒体平台建设涉及资源整合、体制改革、流程重塑等一系列问题,并不是简单挂新牌或者机构“新瓶装老酒”,是一场质的全面革新。资源整合,转型才是根本。但是个别地方融媒体中心只是将各传媒机构聚拢到一起组建成新闻传媒文化集团,分别考核,各干各的。这种仅靠行政力量推动的变革缺乏内部动力激发,是僵化的,也不可能实现真正融合到位。

地方媒体机构内部人员构成虽简单,但在涉及个人利益的变革中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阻力。工作人员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已形成的固定的生产流程、思维方式,在媒体融合后需要推倒重构,加之地域、发展的限制,不少人员抱有观望、等待、逃避、退缩的心理和现象。不论是无动于衷,“又不是我一个人”的从众心理,还是纠结未来何去何从的焦虑躁动都直接影响媒体融合的进度和效果。在地方融媒体建构过程中,不调整优化内部结构,整合人事、财政、组织、生产、宣传等环节,实现人员集中、管理统一、量化考核等刚性规定,融媒体改革就难以真正奏效。

(二)思维方式革新不彻底

融媒体建设与传统媒体所依赖的技术基础和思维方式有所差异,机构融合仅是地方融媒体建设的基础,并不是全部。部分地方建设融媒体中心时依然按照传统媒体业务条块进行布局,偏离了媒体融合改革的初衷和核心。在传播无边界的新媒体时代,融合媒介资源报团取暖是必然趋势。地方媒体资金少,人员少,信息少,如果单独拓展新媒体平台,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各自机构的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账号等的日常维护),而且分散群众注意力,传播质量普遍较低,语言表述较为官方,内容信息和传统媒体无异,传播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实现服务群众的宗旨。地方融媒体不是单一的媒体,它不仅仅提供内容和服务,还需要有效连接用户,触及群众,是媒体与群众之间的黏合剂。融媒体时代只有沟通、连接用户才能实现零距离服务群众的目标,这与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思维截然不同。

三、地方融媒体平台构建的可行性策略

地方融媒体是现代传播体系中的基础,也是打通媒体融合的关键环节,承担着联系与服务基层群众的职能。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双重挑战下,地方融媒体要实现自身的价值优势,必须推进媒体融合,构建融媒体平台。

(一)整合资源

地方融媒体中心的构建首先是整合各类资源,既包括媒体平台的融合,又涵盖内容的生产传递,还有新技术的运用,是一次多方位、多层次的整合,一场深度的媒体变革。

整合传播资源是平台建设的第一步,可以解决广播、电视、报业、新媒体APP力量分散以及市、区、县、乡、镇、村“两微”等宣传平台内容同质、功能重复的诸多问题。地方融媒体是党、政府与群众之间的纽带,与当地群众生活紧密相连。广大群众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获得和参与互联网服务,解决日常生活的堵点和难点。地方融媒体资源整合的原则是以民为本,最大限度地实现地方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和社区信息枢纽[2]的融合,推进各级党、政府信息系统与媒体服务、便民服务信息共享,这是地方融媒体在未来发展中的着力点,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

深入地方,理解群众,切实服务群众,推进媒体智库化建设离不开新技术和数据资源,这让地方融媒体平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魅力。媒体融合发展要做得好,媒体智库要效果佳,就要始终保持对先进技术和可用技术的敏感性,以先进的技术引领媒体转型升级。地方融媒体的核心工作就是生产内容和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可将地方资源与用户资源转化为数据,并据此分析挖掘数据背后隐藏的价值,精准把握当地群众的真实需求与舆论方向,为融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与服务提供数据支持。5G、AI、4K/8K、虚拟现实、全息影像、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丰富了地方融媒体的表现形式,高速的画面传输,云端在线的实时剪辑与实时发布,在内容精准化发放的基础上实现了节目直播,为媒体融合提供了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了现代化、智慧型、区域融媒体的建设进程。

(二)优化内容

地方融媒体作为最接近基层群众的传媒机构,应立足本地,以用户为中心,尽可能满足用户需求,这是地方媒体差异化市场策略的基石。与群众建立情感认同与感情联结,才能对用户产生吸引力和高黏性。例如开通各类利企便民的服务,弘扬本地文化特色,倾听群众民意与监督等。2020年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地方融媒体在向公众及时发布疫情信息、传播防疫知识、辨明谣言与真相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第一时间在县市区传达政令,通报农村和社区的防控、隔离情况,公布当地定点发热门诊和指挥部电话,起到了稳定人心,引导和教育群众,辅助当地政府的地域宣传之效。

与传统媒体不同,地方融媒体在信息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文案要“四有”,即有趣味、有思想、有创意、有美感,才能与受众产生情感认同和共鸣,让人欲罢不能,产生用户黏性。其次,在海量化信息中要达到引流目的,标题、标签、简介要醒目,便于关键词搜索,形成马太效应,吸引潜在用户驻足浏览。最后,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应符合设备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与4G/5G的推广应纳入考量范围,视频的录制时间、拍摄方式都为地方融媒体舆论阵地的巩固贡献点击率与流量。

地方融媒体服务目标地域范围较小,一般局限于县市区,日常有价值、显著的内容量不多,单纯依靠党政信息资源无法支撑,所以需要另辟蹊径鼓励原创生态圈,建设统战渠道,团结活跃网民,鼓励UGC内容创作。发动群众挖掘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激发群众对家乡的热爱与认同,例如“拍照告白我的城”活动。

(三)培养人才

媒体市场的竞争与创新,核心是人才。人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主体,也是融合发展服务的对象。地方媒体工作人员较少,媒体负责人和内容采编人员往往兼顾内容与运营,易产生本末倒置的结果。采编与经营人员应职责分明,各司其职,既要确保媒体人员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进行舆论工作,不受商业、经济层面的影响,又要推进媒体运营工作的规范与协调发展。

地方融媒体是一场媒体的转型与升级,要摆脱对单一广告营销的依赖,就迫切需要新媒体营销人才带动平台向市场探索多元化经营,做活产业经济。媒体盈利是夯实平台的根本,地方融媒体运营需转变广告经营理念,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联系,开发创新性项目,例如与城市旅游文化相融合,发挥县市区地域优势,推进融媒体与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养老度假融合等新业态,延伸产业链,强化文旅融合和宣传力度,提升地方品牌影响力;承接地方活动、音视频类传媒业务;探索与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融合发展智慧型城市的跨界业务等。

地方融媒体的构建是对传统媒体生产流程、思维方式的推倒重构,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是集多种技能于一身的新型全能媒体人员,但是人的技能、思想不可能随着机构的重组而自然升级,必须对老员工进行培训、考核。地方融媒体受地域局限,全媒人才培养、引进难,流失多,队伍老化,技能单一且落伍,抵触新事物,有畏难情绪。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需尊重个人选择,按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安排,然后采用按岗定薪、岗变薪变、同工同酬,量化考核、多劳多得的分配模式,再针对岗位职能制定培训计划,加快推进现有人员向融媒体人才的转型。除此之外,需加强青年后备人才的储备培养,与高校传媒院系进行合作探索融媒体人才定制化培养教育,保证人才输送,吸引营销管理、内容生产、技术研发的新型人才。

猜你喜欢
融合群众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多让群众咧嘴笑
《融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