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瑞华
(扬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扬州 225100)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3月20日),指出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要全面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切实加强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等意见要求。这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时代价值。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研究既是改变人们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提高劳动技能水平的需要,也是解决近年来青少年中出现的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等问题的现实要求。
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来源的具体论证方法虽有所不同,但相对一致地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主要源于欧洲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德意志古典哲学家对劳动的哲学研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劳动的广泛研究。其中王帆等就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所依据的思想资源做了翔实的溯源工作,详细阐明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理论的直接来源。[1]
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文本出发,比较系统地考察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过程,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第一种是三阶段说。颜秉玺认为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代表马克思劳动观的萌芽,唯物史观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劳动观的发展,劳动价值论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劳动观的成熟。[2]第二种是四阶段说。曹亚雄认为马克思劳动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4年8月以前,这是马克思劳动观的初创阶段及奠基阶段;第二阶段从1844年8月到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这一阶段是唯物史观的创立与马克思劳动观的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1848年2月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的爆发,这一阶段马克思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逐步形成;第四阶段是巴黎公社后,这一阶段马克思劳动观进一步发展。[3]10-12郭冰认为马克思劳动观的形成经过了萌芽、诞生、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其一,在萌芽阶段,马克思在与现实的斗争中认识到“自我意识”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实现自己的实践主张,初步认识到劳动的合规律性,但未能阐明“客观关系”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其二,在诞生阶段,从创办《德法年鉴》到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对劳动的研究逐渐深入,开始从正面对劳动进行研究,但是没有结合社会总体历史发展过程和具体的社会关系来认识劳动的社会性。其三,在发展阶段,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考察了具体的劳动形式,从而深化了对劳动特征的认识。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历史发展的根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阐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其四,在完善阶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释了劳动二重性,重新审视劳动的本质与特征,透视资本主义制度和人类社会,并指明了劳动的未来发展方向。[4]
(1)劳动概念解读说。唐爱军认为马克思对劳动概念有两种解释模式,即哲学解释模式和政治经济学解释模式。就劳动的哲学解释模式而言,马克思强调劳动是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实现自我的方式。就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解释模式而言,马克思强调劳动是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在改造物质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创造物质价值。[5]韩莉莉等认为,马克思对劳动概念的解读内含多重逻辑向度:一是立足异化劳动批判资本主义;二是立足雇佣劳动提出商品拜物教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三是阐释了劳动解放的条件与内涵,即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解放全人类。[6]
(2)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构成说。高耀芳认为马克思从哲学出发揭示劳动的本质,基于政治经济学探讨人改造自然和创造价值的活动,以科学社会主义视野阐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三者也是马克思劳动观在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方面的具体体现。[7]季爱民等阐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含三个部分:一是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二是劳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是劳动是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8]苏映宇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主要内容包括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对资本主义的劳动异化问题做了深刻的批判、关于共产主义阶段的劳动分配问题等基本观点。[9]赵冰蕾认为马克思劳动观由劳动创造人和人类历史、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促进人的解放三部分构成。[10]
(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在逻辑说。黄敦兵从世界观、认识论、异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扬弃这三个层面来阐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在逻辑。其一,世界观层面。从人的主体性确认来看实践与劳动的关系,实践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属性,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中介系统;而劳动强调的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之间的区别,强调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从外延来看,实践的外延比劳动的外延更大,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物质生产劳动。其二,认识论层面。实践和劳动都具有直接现实性,用劳动理解实践,用实践理解世界、改造世界,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会获得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其三,异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扬弃层面。共产主义是人对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人的劳动是真正自由的劳动。[11]
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价值探讨,达成相对一致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为学校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杨愉认为马克思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明确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解放”的实践任务,同时“人的解放”是一个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共产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前提的,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离不开劳动、细化的分工和世界的普遍交往。也只有在共产主义阶段,劳动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劳动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之路。[12]吴向东认为马克思对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多方面的规定性,其中首要的规定性就是人的活动特别是劳动活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需要和能力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凭借工具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自己需要,同时改造人自身的有目的的活动”[13]。这就说明人类的劳动具有双重作用,即人的劳动活动既改造自然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改造人自身。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二个规定性是人的全面丰富的社会关系、普遍的社会交往、人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与共同控制。社会关系产生于人的实践交往活动中,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人的全面发展的第三个规定性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自由发展。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形成的,人的个性发展也只有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向前发展。[15]龚天平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以人的能力为核心的包括道德素质、审美情趣等的全面性、普遍性的发展。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由人的劳动力、社会力、潜在力三个方面构成,其中人的劳动力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内容,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全面的劳动力,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在每个生产部门内部自由地变换工作。[16]
罗泽荣等认为,和谐的劳动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劳动自由在马克思看来是指扬弃异化劳动,是自由自觉地自主劳动,其包含四种规定:一是劳动自由是感性的现实自由;二是劳动是自由创造的前提和手段;三是劳动自由是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四是个性自由是劳动自由的表现。要实现马克思和谐劳动观还需要很多客观条件,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和劳动者的良好风尚,健全公平公正的社会体制机制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提升劳动者主体地位和综合素质。[17]唐爱军从马克思的劳动伦理观、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自治观三个方面来分析马克思劳动观的时代价值。其一,从马克思的劳动伦理角度来看,劳动者应体面劳动,被社会尊重,在劳动中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体面劳动又可以具体化为基本权利、平等就业、社会保护以及社会对话这四个方面,这也是体面劳动实现的标准。其二,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角度来看,马克思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包括剩余价值论),指出劳动具有二重性,主要是直接生产者的劳动创造价值。劳动价值论的创造意义深远,一方面人的劳动形态多样化,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也越来越多样化,如信息、服务等。其三,从马克思的劳动自治角度来看,马克思劳动观特别是在未来劳动指向方面蕴含劳动自治和劳动组织管理民主化等理念,这对于新时代中国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5]
陈悦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观从化解“资源的稀缺性与欲望的无限化之矛盾”、“需求的非均衡性与分配的正义性之矛盾”以及“精神的神圣性与物质的世俗化之矛盾”这三个方面的矛盾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劳动观。[18]尉迟光斌认为,马克思劳动观为我们今天理解“敬业”提供三个向度:其一,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敬业”是实现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其二,劳动是人类凭借工具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活动[19],因此“敬业”是实现幸福的根源;其三,“敬业”与其他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促进。[20]于春玲认为资本逻辑对劳动的压榨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要以马克思劳动观为指导,充分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的风尚,培育和弘扬创造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21]毛勒堂等认为要“通过切实践行按劳分配原则、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培育崇尚劳动的文化和改善劳动环境等综合措施,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从而现实地重建当代中国社会的劳动认同”[22]。
周淑芳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视角,认为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任务。[23]程从柱认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劳动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确立了坚实的逻辑基点。[24]邵士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力:首先,应全面构建新时代大学生的劳动认知体系和劳动实践体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劳动观,端正劳动态度,弘扬劳动精神;其次,结合课程内容和课程属性,建立多样一体、有机统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劳动观教育教学体系。[25]
曹亚雄将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揭示了俄国资本主义劳动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其二,关于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和劳动纪律的思想;其三,关于劳动生产率的思想;其四,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思想。[3]184-198吴学东认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系统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其二,确立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的根本任务;其三,颂扬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以突出劳动自觉自由的本质特征;其四,探索在无产阶级国家中的工会问题。[26]332-339克鲁普斯卡娅是一位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卓越的教育家,其著作《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誉为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专著。克鲁普斯卡娅的教育思想比较丰富,她对共产主义教育的一般问题,特别是对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研究,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但是国内学者对于克鲁普斯卡娅的劳动教育与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等的研究较少,有待进一步挖掘。
1.毛泽东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国化的进程
王耿心在《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研究》一书中认为,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改造社会、改造人的思想与中国劳动改造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深刻阐释了毛泽东劳动改造思想的理论贡献。[27]杨兰英认为毛泽东劳动观的主要内容为:在政治上,强调干部是普通劳动者,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在经济上,强调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军事上,强调人民军队既是战斗队又是生产队;在教育上,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8]尚庆飞等认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其认为青年毛泽东关于劳动的思想是混杂的,其中既明显保留着西方无政府主义劳动观的痕迹,又刻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烙印。但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毛泽东劳动观发生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为:其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基本原理,重视劳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劳动的重视,从农业生产劳动拓展到包括农业、工业、手工业和商业等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将劳动与整个国家、民族未来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二,重视体力劳动者与重视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相结合;其三,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要素论,重视科技创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四,重视体力劳动在锻造无产阶级革命意识中的作用。[29]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与发展
苏映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守正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首要任务;二是重提尊重知识、尊重劳动,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在劳动生产中的作用;三是倡导体面劳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四是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9]寇金和认为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与社会保障学说,并探讨了邓小平关于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现实意义。[30]学界对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劳动就业思想等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有待深入挖掘和探索。陈美华认为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深化和拓展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充分肯定了科技人员、管理劳动者、服务劳动者在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只要是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都应该得到承认、保护和尊重;其二,对劳动收入及分配的新发展,认为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有权利根据在财富创造中所做的贡献参与分配;其三,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方针。[31]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体现在:其一,确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理念;其二,高度重视劳动者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其三,提出实现体面劳动,切实保障劳动者的权益。[31]
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丰富与发展
习近平就劳动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劳动的重要理论观点,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李珂认为,习近平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围绕劳动、劳动者、劳模精神等进行深刻阐述,构建了包含“实干兴邦”的劳动实践观、“崇尚劳动”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的劳动教育观等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32]吴学东认为习近平将马克思劳动思想同中华传统劳动美德有机融合,并针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观、成才观、社会观、政治观和发展观等不同视角对马克思的劳动观进行新时代解读,从而形成了理论基础坚实、内涵丰富的劳动观。[26]357-366文新华认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发展了劳动范畴,丰富了劳动的内涵,拓宽了劳动的审视视角,扩展了劳动多层价值体系。[33]
1.劳动幸福观视角
杨燕华认为马克思致力于将人类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得每个人都能通过劳动实现自我,获得幸福。因此,其提出马克思劳动幸福观有着深刻内涵:劳动实现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实现幸福的基础和前提;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获得幸福的基本来源和现实保障。其还针对青年中出现的拜金主义幸福观、个人主义幸福观和享乐主义幸福观等错误劳动观,认为科学理解和树立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有助于青年各方面的发展,要培养青年尊重劳动、参与劳动和享受劳动的观念。[34]张月林认为马克思劳动幸福论的主要内容是:劳动创造幸福;异化劳动制造不幸;解放劳动,追求人民的现实幸福。其进一步阐明马克思劳动幸福论的基本特征包括批判性、实践性、人民性、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性。因此,党和政府要在全社会倡导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完善我国劳动制度,维护劳动者尊严,企事业单位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待遇,彰显劳动价值。[35]
张国顺等基于马克思劳动批判理论视角认为,劳动是个人自我实现和体现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内在目的,是排除为了满足生存需要的必要劳动之外,在自由的时间内,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有意义的劳动。[36]汪胤认为马克思哲学思想真正落实到人类历史最为基础的社会层面,即劳动者这个社会层面,既是分析劳动者自身生命生存的出发点,也是分析社会存在方式的出发点,进而是塑造和形成社会政治制度形式的直接原因。此外,要注重对劳动者经济权利的维护,这种维护有别于经济自由主义的权利自我保全理论。[37]
学界对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理论来源和价值意蕴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第二,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解读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达成了相对一致的观点。如劳动创造历史主体,也是社会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劳动是价值的源泉也是价值增值的源泉;劳动促进人的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第三,学界对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守正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但还存在以下问题亟待解决和探究。
第一,研究内容有待丰富。首先,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形成过程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容体系及实践路径尚未达成统一认识,文本解读也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其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继承与发展有待进一步探究,如列宁劳动教育思想、克鲁普斯卡娅劳动教育思想、毛泽东劳动教育思想、刘少奇劳动教育理论等,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再者,不同时期的劳动教育方针政策及发展历程需要进一步研究,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亟须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如何融入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在新时代劳动教育中如何让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问题还亟待进一步探索。最后,西方学者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著作较为广泛,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误读也屡见不鲜,但国内对此做出的理论回应和理论批判尚显不足。
第二,研究方法有待拓宽。学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主要是文献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很少运用对比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如中西方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对比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及对我国劳动教育方针政策的影响;运用解释学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容进行文本解读,从而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与建议,等等。
第三,研究视域有待拓展。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成果,如有学者基于劳动哲学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和特征,有学者基于劳动经济学、法学或伦理学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的劳动幸福和劳动自由,还有学者基于劳动教育学或劳动美学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当代价值,但从整体来看,学科应用与发展并不均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中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而教育学、社会学等视域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今后应当进一步拓展研究视域,多学科多视域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期丰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研究,推进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