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

2021-11-28 10:49徐叶兵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摘 要: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对此,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作者总结了创设趣味情境、强化实践活动、鼓励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讨论等教学策略,以期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28-0008-02

引  言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开展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一、创设趣味情境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才能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1]。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笔者组织了一次赛车活动,拿出三个小汽车模型(车轮分别是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请三位学生赛车。学生兴趣盎然,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了解了圆的相关知识及圆的一些特征,如“车轮是圆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图形”……这样的数学课堂充满趣味,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强化实践活动

依据数学逻辑性、生活性等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形成认知能力,积累学习经验,构建数学学科知识体系[2]。例如,在讲授“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先展示一组木栅栏、栏杆等实物图形,让学生指出其中的“四边形”,再讨论问题。

问题1:你所认识的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问题2:两组对边之间有怎样的特点?(分别平行)

问题3:两组对边的长短各有什么特点?(分别相等)

接着,学生根据以上问题,选取相关的小棒组装“四边形”,从而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也为认知“梯形”埋下了伏笔。

三、鼓励质疑问难

“学源于思,而思源于疑。”疑问和想象是连接学生思维的“线”,构建生态性课堂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了疑点,学生才能有思考、探索和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质疑、答疑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质疑活动,让学生以疑点为中心,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探索与对比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3]。例如,对“一个圆形花圃的直径是21米。沿着它的边线大约每隔3米种一棵杜鹃花,一共要种植多少棵?”这种实际问题,有的学生列出算式:3.14×21÷3≈21.98(棵)。有的學生马上产生疑问:“怎么可能有0.98棵树呢?”有的学生甚至问教师是不是把数字写错了。疑惑之际,教师说:“题目没错,同学的计算也没错。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随后,学生继续进行思考和讨论。

生1:请问,0.98棵树怎么进成1棵的呢?

生2:可以四舍五入,22棵。

生3:栽不起来就去掉,21棵。

生4:3.14×21÷3=21(棵),剩2.94米。因为题目中说大约每隔3米种一棵杜鹃花,2.94米又很接近3米,所以还可以栽一棵,共栽22棵。

通过交流发现,创造质疑的教学环节,能更好地引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与意义,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学习。

四、引导学生讨论

讨论是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教育契机,设计好小组合作方案,做好协作分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探究,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讨论情况,及时、合理地做好引导工作,真正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挥每位学生的特长,营造一种亲切、和谐、平等、互助、生态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以分数”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总结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师可设计小组讨论问题:“联系前面学习的分数除以整数和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你能说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吗?”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生1: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一个数乘以另一个数的倒数。

生2:甲数除以乙数=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生3:被除数除以除数=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生4:a除以b=a乘以b的倒数。

生5:因为0不能做除数,所以“另一个数、乙数、除数、b都不能为0”。

生6:还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另一个数、乙数、除数、b都不能为0”。

学生在讨论中发现问题,经历知识生成的过程,习得数学知识。

又如,教师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请计算下面各题,再观察每组题目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生1:第1组里的结果从上到下逐渐变大,第2组里的结果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生2:我认为你叙述得不够完整,应这样叙述:第1组里的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从上到下逐渐变大,以致结果从上到下逐渐变大;第2组里的一个因数从上到下逐渐变小,另一个因数不变,以致结果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生3:你的叙述太烦琐了,我们可以这样叙述:一个分数或因数乘的数越大,结果越大;乘的数越小,结果越小。

生4:我觉得应该加一个条件:一个不为零的分数或因数乘的数越大,结果越大;乘的数越小,结果越小。

生5:我认为,他们说得还不符合这道题的要求,结合以前整数乘法的知识,我们应该这样叙述:一个数与比1小的数相乘,积小于原数;一个数与比1大的数相乘,积大于原数。

师:同学们非常棒,问答得很到位,相信你们已经真正理解了分数乘法运算……

由此,学生既学会了倾听,又锻炼了辨析能力与表达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知识,从而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进而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马伟明.巧设课堂导入 提高教学效率[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08):13-14.

李朝赋.小学数学教学评价艺术探索[J].读书文摘,2016(36):385.

张瑞光.“圆的认识”教学设计[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12):31-32.

作者简介:徐叶兵(1977.10-),男,江苏南京人, 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