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孟德育
摘 要:电影作为文化价值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窗口,对建构国家形象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本土电影事业的迅速发展,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出现了从宏观到微观、从他塑到自塑、从精英视角到平民视角的转向。本文从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三类影片入手,分析中国本土电影建构国家形象的具体路径,并对其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建构国家形象提出建议。
关键词:本土电影 国家形象 形象建构
电影是一个国家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文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窗口。它不仅影响着一国民众对本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与内化,还塑造着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影响力。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电影作品的创作与传播越来越成为塑造国家形象、体现国家意志、传递国家精神的重要途径。[1]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借由高质量的本土电影来建构更为真实客观、开放包容的国家形象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议题。
1.电影作品作为文化价值的载体
电影作品的呈现除了镜头语言外,还融汇了编剧文本、美术设计、空间设计、动作设计、音乐制作、服饰造型等要素,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优秀文化以及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国电影作为文化价值的载体,不仅可以使本国民众更加认同自己的文化,对提高民族自信影响深远,更能以一种视听同步的形式建构外国观众对中华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和理解。
简单来说,我国电影大致可分成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三种类型。它们承载的文化价值各有侧重,从不同角度建构着国家形象。
主旋律电影一般指在政府指导下弘扬国家主流价值观的电影。早期影片往往主题较为宏大,偏重革命精神、集体主义及国家意志的展现。近年来,国内市场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性的主旋律影片,更注重政治性与人文性、艺术性的融合,承载了更为丰富具体的文化价值。代表性作品《夺冠》,通过生动展现女排队员不懈拼搏的精神,巧妙地建构了奋力进取、永不服输的国家形象。
商业电影的创作面向市场,以票房收益为最高目的。此类电影早期常聚焦中国古代风貌及传统文化,如演绎武侠文化的《新龙门客栈》等。近年来,更加注重人文叙事的本土商业片迅速兴起,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影片中“带着家园(地球)去流浪”的中国式危机解决方案体现了中国人对“家”文化的坚持、对家园故土深厚的眷恋。影片中所塑造的英雄群像,体现了中国式的集体英雄主义、舍小我成就大我的牺牲精神,建构了有担当、有人情味的大国形象。
艺术电影通常是指有一定思想深度、艺术追求以及人文关怀的电影。过去,创作者大多致力于实现艺术情感的个人表达而忽视市场诉求,导致艺术电影曲高和寡。新时代,中国艺术电影市场向多元化发展,涌现出一批聚焦现实题材的优质作品。
2.电影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窗口
电影作为特殊视听语言,是文化传播的一扇窗,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建构手段和展示渠道。电影作为舶来品刚刚传入中国之际,一些外国电影工作者初到东方世界,怀着猎奇的心态拍摄我国的某些风俗和部分社会情形。随后这些影片传播到海外,外国观众却误以为这就是中国的全貌。于是,我国早期电影人意识到影视对于国家形象的巨大塑造作用和传播能力,开始自主策划制作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受到政治经济环境、国际背景及文化传播语境等因素影响,我国本土电影作品中所呈现的国家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阶段特色。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建立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时代背景下,本土电影多聚焦以工人、农民为主的先进形象,展现积极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氛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农形象在电影作品中被理想化和符号化,单一程式化的电影叙事方式构建了趋于保守的国家形象。改革开放初期,电影市场涌现出一批带有反思与批判意味的作品,在曲折中不断探索的国家形象得以呈现。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本土电影的叙事对象也不断延展,影片主题从中国历史的宏大叙事和深刻批判转向民生视角的价值追求和个人实现,展现了更加自信、包容的国家形象。
可以说,当今世界,全球化不断深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却更加复杂。如何发挥电影的窗口作用,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主题选材:从宏观到微观
提到国家形象,我们首先会想到主旋律电影。主旋律电影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国外文艺作品和创作思潮不断涌入,为防范本土文艺创作过于娱乐化的风险,推动影视作品的健康发展,原广播电影电视部电影局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主旋律电影的创作多以国家主管部门为主导,以史诗级主题的宏大叙事为主,聚焦重大历史事件及英雄楷模。
随着时代变化,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电影产业化改革为电影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观影群体的年轻化和“Z世代”需求的多样化,宏大主题的单一叙事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主旋律电影在主题选材上出现了从宏观到微观的转向。
近年来,主旋律电影由拍摄英雄人物到拍摄普通群众,由颂扬光荣事迹到聚焦生活百态,影片的取材选题范围更加立体多元。例如,党的十九大献礼影片《十八洞村》,不同于以往表现宏大革命战争主题的主旋律电影,而以国家实施的“精准扶贫”战略为背景,聚焦湘西农村农民群体的生活群像,讲述了苗族农民在政府的帮扶下摆脱贫困、自立自强的故事。影片依托平凡人物的个人选择和命运悲欢,以小见大,展現了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实现了更接地气、更贴近生活的主旋律式表达,是新时代主旋律电影建构以民为本、心系民生的国家形象的一次成功探索。
2.叙事方式:从他塑到自塑
电影作品作为大众传播中的媒介产品,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作为传播主体的自我形象塑造,另一种是作为传播客体的他者形象塑造。我国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起步较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受到西方创作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我们曾被动接受甚至以外界塑造的中国形象来审视自己,在电影创作上陷入“自我东方化”的桎梏,在叙事结构、价值体系和审美表达上缺乏创作主体性。比如,美国拍摄的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虽然取材自东方的文化资源,主要角色也由华人演员出演,但影片中充满了对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符号的拼贴和对中华文化的浅层触及,本质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迪士尼故事。[2]我国早期的一些艺术电影,虽取得了不可否认的艺术成就,在国际电影节上也名声大噪,但也有声音指出其在有意或无意间迎合了西方世界对中国“他者”形象的自我想象。同时期甚至还有一些自诩为艺术电影的低质量影片,为迎合西方社会的猎奇心理,或展现古老中国的“东方式奇观”,或专门拍摄社会阴暗面,投了西方评委所好,却加深了外界对中国社会的误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电影工作者对本土艺术创作的自我主体意识逐渐觉醒,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在叙事方式上呈现出从他塑到自塑的突破,实现了文化软实力及民族自信的不断提升。
“自塑”即自我塑造,意指不迎合他国文化,在艺术创作中找到自己民族的特色。新时代中国本土自塑的优秀电影作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中国价值观的自信展现、本土化的叙事方式,以及科技、科幻等新时代元素的融入。例如,近几年被誉为“国漫之光”的国产IP动画大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内核,结合3D特效等最新视听技術,沉浸式地展现了惩恶扬善、不向命运低头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开启动画电影民族化走向;以《冈仁波齐》为代表的艺术电影也开始突破高冷的、西方化的叙事方式,以第三视角记录的形式自信展现藏族人民本真的生活状态,对承载平民故事的中国人的叙事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
3.叙事视角:从精英到平民
从本质上来讲,精英化的创作主体决定了电影作品多为精英化的叙事视角。传统的主旋律影片大多从党政军集体中精英人物的视角出发,通过讲述伟人、英雄对历史的重要推动作用,来回顾国家、民族或集体走过的光辉历程;商业电影的创作在取材上范围更广,涉猎广泛,但在讲述小人物的故事上多为精英化的“俯视”视角,过于强调个人努力而选择性地忽略社会环境的不平等。
近些年,由于新媒体技术的赋能,受众主体地位不断上升,加之经济消费能力的提高,市场主体的选择权也越来越大。为得到更多关注及票房,电影创作者开始走近群众,以更加平易近人的视角讲述百姓故事。以往的主旋律影片《开国大典》《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等,电影片名中“国”“党”“军”“大”等字眼频繁出现。而近些年的主旋律影片,如《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最可爱的人》等,则突出了“我”“家”“人”等概念,电影创作者开始从普通老百姓的视角去观照国家的发展变化。
在新时代的电影创作中,平民化视角具体体现为:在内容表达上,深入百姓生活,真实呈现民众的所欲所求及生活百态;在表现手法上,摒弃“俯视”视角,客观全面立体地呈现人物形象;在创作理念上,不贬低污蔑也不刻意迎合,保持理性的价值出发点。比如2020年上映的《一点就到家》,通过讲述普通年轻人都市返乡、自主创业的经历,展现了我国乡村经济的振兴之路和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勇敢却也怯懦,在彷徨中不断挣扎,在迷茫中逐渐找到坚守的方向。影片采取平视视角,深入生活肌理,通过三个普通年轻人的行动和价值取向映射出整个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方向选择。这样的“去精英化”视角,从居高临下的姿态到主动走近群众的转向,体现了对真实民生的关怀、对大众话语权的重视,是本土电影对国家形象建构的一个重要路径变化。
1.弘扬主旋律,立体呈现真善美
相比于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在对国家形象的构建上,更加严肃、宏大。而近几年,随着时代发展,主旋律电影在题材上进行了从宏观到微观的尝试,实现了内容多样性的突破。本土电影市场甚至积极谋求转型,自发将商业类型片的创作元素融入主旋律影片中,并借鉴商业电影的制片方式,创作出所谓的“新主流电影”。那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家形象的构建要呈现什么样的主旋律呢?
主旋律是多元的,内涵极为丰富。新时代背景下,电影创作应深挖人性最本真的面貌,以贴近人性的、温暖的角度丰满立体地去表达,弘扬积极进取、友善团结等多元、正向的价值观。由此,主旋律电影才能被受众更好地感知并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更好地构建丰富真实的国家形象。
2.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由于创作主体和利益需求的多样性,商业电影、艺术电影较之主旋律电影,更易受到资本裹挟,被他国文化势力所影响。在商业类型片领域,好莱坞电影有着极大的优势,但一味模仿好莱坞的视听技术或特效制作,或者自我东方化、自我奇观化地迎合西方观念的创作,都不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捷径,甚至可能是绝路。而完全剥离文化基础、抽空文化底蕴,只有大量的文化符号、元素拼贴式的电影作品不仅是对民族文化的伤害,更加深了外国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片面印象。
我们不能否认中外电影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必要性。在电影史上,我们曾学习苏联的蒙太奇理论,也曾借鉴美国类型片视听语言的拍摄方法,这些都对早期中国电影的起步和发展起到有效的助推作用。但电影创作中的学习借鉴绝不能是“拿来主义”或一味地迎合模仿,讲好东方故事不能寄希望于西方视角的模式,而必须坚持“本土为体,洋为中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本土电影只有坚守住民族文化的主體性,才能更好地建构国家形象,逐渐树立文化自信并扩大海外影响力。
3.挖掘平民化视角
电影究竟是精英艺术还是大众艺术,这个问题经常引起争论。但从电影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上来说,平民视角的缺失百害而无一益。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普通民众不应是故事发展的旁观者,而是直接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普通人的故事即国家的故事,通过平民化的角度展现生活化的场景、平凡人的情感世界,可以提升故事的体验感与亲切感,在让影片更接地气的同时,也让电影对于国家形象的构建更具真实性和共情感。近些年《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一点就到家》《中国机长》等引发热烈反响的电影也都无一例外地选择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真正实现家国同构,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不管主旋律电影还是商业电影,应尽快打破精英视角对于银幕的统治地位,从平民化视角出发,实现电影对国家形象的构建。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构良好积极的国家形象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和外交诉求。电影作为文化价值的优质载体、文化传播的重要窗口,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内影响着民众的凝聚力、价值认同与民族自豪感,对外像一张名片,彰显着我国的文化自信和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在主题选材、叙事方式和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出现可喜变化,对新时代建构国家形象的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未来将在坚定文化自信、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王珂/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孟德育/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注释:
[1]张婧.影视作品对国家形象建构的影响—由《战狼2》引发的思考[J].当代电视,2017(12):108-109.
[2]焦素娥,赵阳华.西方视角下的东方故事—从动画电影《花木兰》到真人电影《花木兰》[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3):107-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