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

2021-11-28 15:36路明鸽张海龙
科技资讯 2021年21期
关键词:保密管理军工企业

路明鸽 张海龙

摘  要:军工企业作为承担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业,涉及电子、航天、航空、核工业、武器等多项国防支柱产业,是国家国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国际环境愈加复杂,国家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军工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面临严峻挑战。该文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特点、不足,以及强化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期望可以更好地发挥军工企业在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积极力量,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关键词:军工企业   保密管理   国防建设   国家秘密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7(c)-0084-03

Abstract: As an enterprise undertaking important national defens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production tasks, military enterprises involve a number of national defense pillar industries such as electronics, aerospace, aviation, nuclear industry and weapons. They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yste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mplex,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countri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and the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of military enterprises is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of military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as well as the effective ways to strengthen the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of military enterprises, hoping to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positive force of military enterprises in the competition of 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and ensure the security of state secrets.

Key Words: Military enterprises; Confidentiality management;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State secrets

隨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军工企业为寻求发展已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保密管理工作也因此迎来了新的挑战。军工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对涉密载体、涉密人员等方面的保密管理,其涉及范围已经扩大到互联网安全、设备保密、反间谍等更加复杂的保密管理工作。

1  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特点

1.1 政治色彩较浓,对“人”的管理更加严格

军工企业从建立之初就具备比较浓郁的政治色彩,其承担的科研生产任务,以及涉及的电子工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核工业、武器工业等国防支柱产业,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国家安全战略、国防体系建设的关键组成部分。因此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所谓商业秘密的管理工作,而是涉及到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管理工作,因此对企业员工的管理会更加严格。一般情况下,军工企业的员工会在进入企业之时就开展比较严格的审查,包括政治背景审查、知识储备、学历层次、工作能力。而进入企业之后,其所负责的科研项目、所使用的涉密设备、个人在企业内部的行动轨迹以及工作权限都会有严格的规定。部分重点军工企业,还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对重点研发项目的涉密人员进行封闭式管理,甚至对其出行范围进行严格规定,如研发过程中不可离开科研所或不可出国等要求。普通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基本上仍属于经济领域的范畴,而军工企业的保密管理工作已经是政治领域的行为,因此会更加严格。

1.2 科技含量较高,对“网络”安全更加重视

军工企业中涉及航天工业、核工业等方面的科研生产行为基本上已经属于顶尖科技的研发范畴,电子工业、信息通信等方面的研发行为也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而这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支柱性军工企业,其研发与生产行为都离不开网络通信,因此对“网络”安全的要求比较高。以目前比较火爆的5G通信为例,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国在通信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更快的网络传输速度、更丰富的网络传输内容也为电子工业、核工业等其他领域的科技研发带来了便利。然而,5G通信技术虽然在速度与内容方面有所提升,其通信安全方面的研究却不够深入,尤其是目前,国际竞争愈加激烈,建立防火墙与网络信息截取、传输内容的加密与破解等行为不胜枚举,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经打响,军工企业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1]。

1.3 涉及军工范围较广,对“环节”管理更加全面

军工企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之间“面对面”的军事战争已经日益消减,军工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开展“军转民”“民参军”等改革行为。即军工企业利用其先进的科技研发手段,为民众提供更加便利的研发项目,同时,降低军工企业门槛,吸收民间资本,为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民营企业提供政策红利及支持,为军工企业发展增添新鲜血液及发展力量。然而,“军转民”“民参军”的改革行为背后,是更加复杂的资质审核以及军民掺杂的科研行为,军工企业的研发生产项目更加广泛,各个环节更加复杂,其管理也更加全面。

2  新形势下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存在不足

2.1 保密管理框架通用性强、针对性不够

根据国家对军工企业的统一管理要求,军工企业基本构建了一套通用的保密管理框架,包括人员的审查、内部局域网络的设计、电脑等机器设备的管理、资金的管理等。然而随着军工企业涉足范围的扩大,这套保密管理框架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所有军工企业的需要。而且各类军工企业的研发水平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通用性的保密管理框架标准不能完全适用每个军工企业,无法针对各个军工企业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做,因此容易形成管理漏洞[2]。

2.2 科研项目对国外技术依赖较大,保密管理风险较大

目前我国的科技研发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部分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从总体上来讲,我国军工企业的科技研发手段对国外技术依旧存在一定的依赖性。如果从国外引进的技术与设备存在保密问题,对我国国防建设的损失将是巨大的。如武器工业方面的军工企业,从国外引进的武器设计开发软件,如果软件或是机器设备存在漏洞或是“后门”,国外的研发团队或是其他第三方企业国家能够通过这些漏洞,窃取相关的武器研发资料,先一步将武器研发成功,或是直接明确武器弱点,那么我国军工企业新研发的武器,非但没有提升我国的军事装备竞争力,反而消减了新武器的优势[3]。因此可知,从国外无论是技术引进还是软件、设备引进,仍存在较大的保密管理风险隐患,需进行严格的保密风险排查才能投入使用。

3  新形势下强化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3.1 要提升军工企业保密管理意识

我国的军工企业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从改革开放以来便已经存在的老企业,或是从老企业进行重组变革形成的新企业,依旧带有很深的时代印记。因此,军工企业中依旧广泛延续着传统的保密思想,即对人的保密。然而,新形势下,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窃取机密的手段已经更加繁杂、隐蔽、高科技。传统的保密思想是被动的、滞后的,应强化对领导层和企业员工的保密思想教育,提升其自觉保密觉悟,認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等相关法律制度,明确保守军工企业秘密、国家秘密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到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明白身为军工企业的一员,其掌握的企业秘密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息息相关。了解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窃取机密的相关手段,于日常生产生活中保持警惕,树立自觉保密的意识[4]。

3.2 要强化监督管理手段

军工企业从总体上提升保密管理意识后,随之也要加强各环节的监督与管理手段。首先,要建立保密监督管理相关机制。根据军工企业的科研生产经营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关保密管理制度,并根据情况变化,做好修改与完善工作。其次,要明确风险隐患做好对策分析。要认真梳理军工企业各个项目的各个环节,明确易出现保密隐患或风险的关键点,事先制订预案,全面考虑任何一种泄密情况及泄密后果,并随之制订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案。最后,要明确监督与管理责任。要认真开展监督与检查管理工作,由军工企业领导层带头,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分层分组,明确责任主体。对人员、资金、设备等关键点定期开展地毯式排查工作,不定期开展专项排查工作。对有效开展保密管理工作的行为,给予物质上或是荣誉奖励,对失责泄密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惩不贷,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保障军工企业保密管理工作顺利开展[5-6]。

参考文献

[1] 张云霞,张腾蛟.军工企业保密信息化体系架构初探[J].保密科学技术,2020(8):67-70.

[2] 苏华.关于完善军工企业保密管理体系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18):99,104.

[3] 徐昉.浅析军工企业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工作[J].办公室业务,2019(14):91-92.

[4] 刘思博.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构建全方位保密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8.

[5] 张舒,刘洪梅.中美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比较与评估[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7(5):68-79.

[6] 李哲.军工企业保密管理的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保密管理军工企业
军工企业集中式信息化平台方案研究
对涉密档案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对涉密档案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加强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保密管理工作的对策
浅谈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的保密管理
浅析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浅析军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