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红岩 吴权 何巨 冯江
2020年,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美丽江苏建设的决策部署,美丽田园乡村建设是主抓手之一。面向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各地必須强化举措、真抓实干,力争用几年时间,让全省乡村面貌有一个显著变化。为了解相关工作进展情况,近日我们赴泰州进行了调研,实地走访了部分村庄,并结合泰州实践提出了相关建议。
泰州是农业大市、“鱼米之乡”,2012年创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7年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近年来,泰州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等为抓手,加大乡村建设组织和推进力度,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取得了新的成效。主要做法如下:
以“责”促落实: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探索执行每周例会、现场指挥、部门挂钩、专家指导、督查通报“五项制度”,建立部门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项目清单“三张清单”,落实人员、资金、现场指挥部“三个到位”,制定建设进度奖、建设投入奖、建设成效奖“三项考核办法”为主体的市、县(市、区)、镇(乡)、村四级联动的“5333”工作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强化“三农”投入责任,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集中支持项目建设,“十三五”期间财政“三农”投入总额超过250亿元。
以“特”强动能:依托资源禀赋培育优势产业。突出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泰田园”农产品品牌。紧靠5A级风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溱潼镇湖南村,以摇橹船为媒讲好“湖南故事”,“坐摇橹船、钓野生鱼、采河中莲、吃农家菜”的渔家生活体验成为最具辨识度的特色产业。位于“中国河蟹之乡”安丰镇的安东村做足“蟹”文章,河蟹养殖4000多亩,形成了生态养殖、特色美食、乡村休闲产业链条。具有百年牛肉加工历史的大泗镇霍堡村“以牛兴村、因牛富民”,将原来单一的牛肉产品发展成生鲜牛肉、牛肉干、牛肉酱、牛角饰品等为一体的“牛”产业,加工销售产值过亿元,带动全村及周边地区500多人就业。
以“美”留乡愁:通过乡村改造提升乡村品质。邀请江苏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南京大学等专业团队参与村庄规划设计,最大限度地保留里下河水乡特色,最大可能地维护原生的田园风光、原真的乡村风情和原味的历史风貌,彰显里下河地区的“团状”、沿江圩区的“带状”村庄特色。水乡兴化地势低洼、湖荡纵横,先民为解水患之苦,在沼泽高地垒土成垛,历经800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垛田景观。作为这一独特景观的代表村落东罗村,通过特色田园乡村创建,实现村庄面貌的升级重塑,万亩花海与水上森林相互映衬,颇具年代感的村民大礼堂、村史博物馆、村民大食堂等乡村建筑给人无限“乡愁”,特别是在春季,“每走一步都感觉脚下生花,周身都被香甜清爽的花香覆盖了”,“碧水东罗”这一水上花海生态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寻香“粉丝”。
以“富”聚人心:积极拓展村民增收渠道。从提升土地经营效益收入、发展农业产业项目、强化村企利益联结机制等关键环节入手,抓住土地制度改革、镇村规划调整、高效农田建设等机遇,着力推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挖掘乡村土地潜在价值,让村民共享发展红利。桥头镇小杨村全村4330亩通过流转土地形成了20个家庭农场,形成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土地规模经营“小杨模式”,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万元,农场主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上。东罗村与万科集团联手打造“碧水东罗”,由兴化文旅公司与万科集团联合成立万兴商贸公司,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致力于兴化农产品的营销,收到较好市场效果。黄桥镇祁巷村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文化环境,创新旅游要素,整合旅游资源,建成集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培训学习等于一体的全国知名乡村旅游目的地,仅培训产业一项每年营收就达6000余万元,成为村新兴支柱产业。
以“和”塑乡风:营造淳朴务实、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因地制宜地开展具有乡土风情、蕴含厚德文化、契合时代特征的系列主题活动,提升干部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探索面向本土大学生招聘见习村官、提高村干部报酬待遇、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实施新乡贤回流工程等举措,厚植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根据传统熟人社会的特点,发挥老校长、老队长、老支书、老工匠等作用,调处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邻里关系和干群关系。昌荣镇安仁村原来是个矛盾频发的“问题村”,该村动员村里的老校长等组成“老娘舅”工作室,专事调解矛盾纠纷,经过努力,上访量显著下降。溱潼镇湖南村聘请10多位专业人员围绕村庄历史、名人典故、民间习俗、历史遗存等编写村志,成立乡土文娱队,编排乡土节目,让乡村传统优秀文化浸润人心。
在泰州乡村建设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划问题。规划编制整体考虑、系统谋划不够,未能统筹考虑村民自建住宅的宅基地、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公益性墓地等现实问题,一些布点和项目因土地性质难以实施。有的项目设计相互之间衔接不到位,主题特色表达不一致,导致实际效果产生偏差。
二是风貌问题。有的村庄存在重建筑设计、轻田园设施,重人工造景、轻融合发展的现象。有的村庄核心区建筑“城市化”“商业化”,村庄外围区域河道驳砌硬质化、道路一条线。部分项目尺度过大、乡土气息不浓、材质过于豪华,与乡村氛围不相适应。一些村庄缺乏“历史文脉”,文化挖掘、保留、塑造缺失。
三是产业问题。产业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较少,品牌效益不够明显,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融合程度不高,产业链“短、细、散”,侧重于一产和采摘垂钓等初级的三产功能,缺少稳定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的依托。有的农业项目发展目标不明确,品质、产量、规模有限,经济效益偏低。乡村旅游产业多为小而散的经营形态,同类型产品简单模仿、重复建设多。
四是资金问题。不少村集体经济收入有限,市场资本、民间资本等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形成。按目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标准,进行特色产业、建筑风貌、田园风光打造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需要3000万元左右投入,资金瓶颈压力比较大。污水垃圾处理、水电路气等后期运营管理维护费,每年在30万元左右,大多村集体无力承担,容易造成“一年新、二年旧、三年破”现象。
五是用地问题。对大多数村来说,出了院子门、房屋门就是农田保护地,受用地指标、用地手续等限制,农业设施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产业发展项目难落地。村庄建设项目审批存在手续比较繁、时间比较长等问题,没能真正做到简化程序。一些地方存在农地非农化,借设施用地名义向经营性建设用地转变的想法。
六是人才问题。劳动力弱质化现象普遍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村庄空心化趋势明显。镇村对人才吸引力不够,为人才发展创造的空间不足,很难吸引到高层次人才和专业人才。
调研中,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大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做好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通盘考量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充分考虑资金来源、用地性质、建设主体以及建设时序,做好各类规划以及基础设施项目的有效衔接,确保建设项目有效落地和顺利推进。继续推动优秀设计单位下乡,探索建立市县片区挂钩服务和驻村“陪伴式”长期合作机制,跟踪指导项目实施,同时降低规划设计费用。在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工程总承包管理(EPC)模式,推行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提高规划实施的专业性。在现代工程管理框架内,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人才,发挥老工匠、老材料、老工艺的作用,彰显乡土特色。加强对镇村相关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批既熟悉乡土风情又了解一定规划建设知识的“乡村规划师”和“乡土建筑师”,并考虑从制度上保持这支队伍稳定性。
加强对村庄建设的风貌管控。根据区域实际和村民需求,结合农房改善工作,分门别类、分期推进,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尊重当地乡风民俗,保护村庄自然肌理,在民居院落、公共空间、重要节点上精心设计,既体现现代时尚元素,又彰显浓郁乡土风情。加快補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污水处理,比如采用生态沟、生态塘等水生植物净化的生物处理模式,既便于实施,又节约资金。对农村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传说故事等进行深度挖掘和梳理,融入乡村建设进行综合展示。
进一步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强化“长板思维”,依托种养业、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重点发展1—2个产业基础实、竞争优势强、比较效益好的特色主导产业。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城镇化联动推进,突出集群成链,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帮助村庄根据不同村情组建产业联盟,运用市场化方式提升运营水平。依托试点村建设田园综合体,促进城郊地区和连片乡村区域农民创业增收、做强集体经济。搭建村企沟通平台,把建好的村作为成果展示、进行招商引资,主动对接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国有农业公司,力促其到乡村扎根投资。
着力破解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制约。将美丽田园乡村建设、农房改善、公共空间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有机结合,集成政策、集聚资源、联动推进,释放政策叠加效果。加大力度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探索农民闲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鼓励镇村通过土地整理、荒废地开发、田园综合体建设等方式增加规划空间和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利于空关房、闲置房、存量建设用地改建公共服务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以及一、二、三产融合项目。稳定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等奖补政策,积极整合各类扶持资金,支持农业经营主体申报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明确村民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引导联建单位、重点企业、成功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出资出力支持村长效管护。健全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激励等政策体系,积极搭建返乡创业平台,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注重乡贤人才回流,改变人才由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的困局。细化和明确村庄建设项目简易审批程序,提高审批实效,节省报批成本,加快项目推进实施。
引导试点乡村集中连片发展。随着特色田园乡村等创建村庄数量增加,有意识地依托道路、水系、景区、园区等进行系统布点,将特色产业突出、自然禀赋良好、历史文化深厚的村庄自然串接,以一些重要节点为圆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加强区域沿线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首先在县域层面逐步形成乡村建设示范区,有条件的地区从市域层面统筹推进示范区建设,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集聚和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
责任编辑:张蔚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