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白秋 王家跃
摘 要:基于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排地区某铀矿床86个矿石样品的铀(U)、镭(Ra)测试分析结果,本文研究了铀-镭平衡系数([Kp])与矿体埋深、铀含量以及岩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近地表或浅层地表,铀-镭处于偏镭状态,在中深部,铀-镭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整体上保持铀-镭平衡态势;当铀含量小于0.05%时,[Kp]与矿石中铀含量近似呈负相关关系,当铀含量大于0.25%时,[Kp]与矿石中铀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除赤铁矿化碎裂花岗岩略偏铀之外,其他岩性含矿岩体均处于铀-镭平衡状态。本研究为该区γ测井解释结果的修正、矿体边界的确定和铀资源量的估算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诸广山岩体;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
中图分类号:P61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14-0121-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U and Ra test analysis results of 86 ore samples from a uranium deposit in the Changpai area of the southern Zhuguangshan plut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Ra balance coefficient ([Kp]) and the buried depth of the ore body, uranium content and lith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U-Ra is in a partial radium state near the surface or shallow surface, and in the middle and deep parts, U-Ra is basically in a state of equilibrium, and the U-Ra equilibrium state is maintained as a whole; when the uranium content is less than 0.05%, there is approximately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Kp] and the uranium content in the ore, when the uranium content is greater than 0.25%, there is no obvious change rule between [Kp] and the uranium content in the ore; except for the hematite fragmented granite which is slightly uranium, other lithologic ore-bearing rock bodies are in a U-Ra equilibrium state. This study provides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rrection of γ logging interpretation results,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e body boundary and the estimation of uranium resources in this area.
Keywords: Zhuguangshan pluton;uranium deposit;U-Ra balance coefficient
在鈾矿地质勘查中,γ测井是岩体铀含量评价及铀资源量估算的常用方法。γ射线主要来源于238U衰变成Ra及其子体的过程,人们可以通过γ辐射强度的测量间接估算出铀-镭平衡状态下矿石中铀的含量[1-2]。岩矿石中铀含量的估算只有在铀-镭处于平衡状态时才是可行的,偏铀或偏镭都会对γ测井解释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当铀-镭不平衡时,要对γ测井解释结果进行修正。由此可见,矿体铀-镭平衡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在铀矿地质勘查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区域地质概况
长排地区位于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江铀矿田内,构造上处于闽赣后加里东隆起南缘与湘桂粤北海西-印支坳陷的刚柔地块结合部,区域上位于北东向长江断陷带中部,即北东向吴川-韶关深断陷带、北西向惠来-安仁深断陷带及东西向九峰-仙游深断陷带的交汇部位[3]。区内构造发育具有多向性、规模大、活动频繁、性质多变以及等间距的特点,其出露的岩性主要有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中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细粒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以及辉绿岩等,如图1所示[4-6]。
2 取样及分析
2.1 取样
取样分析并计算铀-镭平衡系数([Kp])是研究铀-镭平衡状态及变化规律的基本方法,即在野外采集一定数量的矿石样品送往实验室分析铀、镭含量并计算铀-镭平衡系数。
取样过程应遵守相应的规范要求:取样应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完整性,布点合理,应根据岩石和矿石类型、岩性和岩相变化、矿体与围岩关系等分别取样,并根据工程进展及时进行;取样时应根据地质、物探编录和铀矿化分布特征,合理划分取样段;取样时应考虑矿石所处的地球化学环境、矿石品位级别、矿石埋深等,同时要注意从矿体的走向和倾向分别取样;取样时应保证矿心的完整性,对用于测定铀-镭平衡系数的样品,其岩心采取率应不小于85%;取样涉及普查、详査各个阶段,取样数量应视矿床规模及铀-镭平衡系数变化而定[7-8]。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排地区某铀矿床的铀-镭平衡系数采样分布如表1所示。
2.2 样品分析方法
样品的铀含量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直接测定,其检出限低于0.05×10-9。样品的镭含量使用NaI(TI)γ能谱仪进行测定,其检出限低于0.05×10-9。此次样品铀、镭含量的测定由核工业二九〇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完成。
3 铀-镭平衡系数特征
铀-镭平衡系数是用来描述铀系中铀、镭平衡状态的特定物理参数,其数值上为镭、铀含量的比值与它们在平衡时含量的比值之比,通常用[Kp]表示[9]。
3.1 铀-镭平衡系数分布规律
经验证实,各类铀矿床的铀-镭平衡系数的频率分布主要有三类。一是铀-镭平衡系数的频率分布曲线形态呈正态分布,大致对称,此类铀矿床铀-镭处于平衡状态,铀-镭平衡系数介于0.90~1.10,γ测井解释结果无须进行修正;二是铀-镭平衡系数的频率分布曲线沿纵轴呈现左偏或右偏,但其形态基本服从正态分布,此类铀矿床铀-镭平衡状态被打破,呈现偏铀或偏镭的情况,γ测井解释结果需要进行修正;三是铀-镭平衡系数的频率分布曲线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离散性较大,呈现单一多峰起伏,此类铀矿床对于γ测井解释结果以及γ辐射取样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大[10]。
3.2 铀-镭平衡系数计算方法
铀-镭平衡系数的计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单个样品的计算,另一种是组合样品的计算。
单个样品的铀-镭平衡系数([Kp])按式(1)进行计算。
组合样品的铀-镭平衡系数([Kpw])采用单样铀、镭含量与厚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3.3 铀-镭平衡系数变化系数
铀-镭平衡系数的变化系数([Kpcv])亦称变异系数,是用来描述铀-镭平衡系数([Kp])变化程度的参数。经验证实,当采样区段铀-镭平衡系数变化小于20%时,可用所采集矿石样品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代替整个采样区段的铀-镭平衡系数;当变化系数大于20%时,表明采样区段跨幅太大,铀-镭平衡系数变化较大,要分区段分别计算每个采样区段的铀-镭平衡系数。铀-镭平衡系数的变化系数采用式(3)进行计算。
3.4 铀矿床铀-镭平衡特征
下面以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排地区铀矿床为例,对项目所采集的86个矿石样品单样的铀-镭平衡系数([Kp])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铀-镭平衡系数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所示。图中,铀-镭平衡系数频数分布规则,形态基本对称,其整体上服从正态分布。经分析计算,矿石样品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1.02,加权平均值([Kpw])为0.94,均方差为0.199,变化系数为19.49%,小于20%。这表明此铀矿床基本上处于铀-镭平衡状态,γ测井解释或辐射取样分析结果无须进行修正。
3.5 铀-镭平衡系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
86个矿石样品铀-镭平衡系数([Kp])随矿体埋深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在近地表或浅层地表,铀-镭平衡系数保持在1.10~1.64,偏镭;中深部铀-镭平衡系数介于0.90~1.10,整体上铀-镭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究其原因,该区属于温暖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天气多变、雨量充沛、植被茂盛,空气中含氧量较高。近地表或浅层地表以松散的风化花岗岩为主,颗粒间的空隙较大,空气中的O2易随气流进入浅层地表,使其处于相对良好的氧化环境中,而化学性质相较于镭活泼的铀元素易被氧化;再者,浅层地表地下水循环较好,而被氧化的铀元素易溶解在地下水中迁移、流失,铀-镭呈现不平衡状态。中深部基本无气流循环或循环缓慢,空气中的O2难以渗入,氧化条件弱;再者,中深部岩性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孔隙度较小、渗透性差,是一种天然的隔水层,地下水循环较弱,赋存于岩体中的铀元素处于相对稳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铀-镭基本上能够维持在平衡状态。
3.6 铀-镭平衡系数随铀含量的变化关系
图4是依据86个矿石样品的铀-镭平衡系数([Kp])计算结果与矿石铀含量所做出的[Kp]-U散点图。从图中可见,当铀含量小于0.05%时,铀-镭平衡系数与矿石铀含量近似呈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285,偏镭;当矿石中铀含量介于0.05%~0.25%时,铀-镭平衡系数在0.90~1.10上下浮动,铀-镭基本处于平衡状态,铀处于相对稳定的地球化学环境中,铀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现象较弱;当矿石中铀含量大于0.25%时,铀-镭平衡系数与矿石中铀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
3.7 铀-镭平衡系数随岩性的变化关系
图5是依据86个矿石样品的铀-镭平衡系数([Kp])计算结果与不同岩性所做出的直方图。硅化碎裂岩样品总数为27个,总长度为22.30 m,平均铀含量为0.10%,平衡系数频谱如图5(a)所示,略左偏,但具有正态分布的特点。经测定,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1.00,加权平均值为0.91,铀-镭处于平衡状态。碎裂花岗岩样品总数为44个,总长度为26.40 m,平均铀含量为0.08%,平衡系数频谱如图5(b)所示,形态基本對称,整体上服从正态分布。经测定,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1.02,加权平均值为0.98,铀-镭处于平衡状态。赤铁矿化碎裂花岗岩样品总数为11个,总长度为6.00 m,平均铀含量为0.10%,平衡系数频谱如图5(c)所示,不具有正态分布特性,略左偏。经测定,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术平均值为0.89,加权平均值为0.85,略偏铀。对于赤铁矿化碎裂花岗岩,其硅酸盐全分析结果显示,Fe2O3含量较高,在水溶液中以游离形式存在的Fe3+与OH-结合形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赤铁矿化碎裂岩因铀元素被Fe(OH)3胶体吸附、沉淀而略偏铀。绢云母化碎裂花岗岩样品总数为4个,总长度为3.20 m,平均铀含量为0.08%,平衡系数频谱如图5(d)所示,不具有正态分布特性,略左偏。经测定,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0.95,加权平均值为0.96,铀-镭处于平衡状态。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诸广山岩体南部长排地区某铀矿床矿石样品铀-镭平衡特征,得出以下结论。该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整体上具有正态分布的特点,铀-镭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在近地表或浅层地表,铀-镭处于偏镭状态,在中深部,铀-镭基本保持平衡状态,整体上保持铀-镭平衡态势;当铀含量小于0.05%时,铀镭平衡系数与铀含量近似呈负相关关系,当铀含量大于0.25%时,铀镭平衡系数与铀含量无明显变化规律。赤铁矿化碎裂花岗岩铀-镭平衡系数的算数平均值为0.89,加权平均值为0.85,略偏铀,而其他岩性含矿岩体均处于铀-镭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
[1]章晔,华荣洲,石柏慎.放射性方法勘查[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0:82-83.
[2]夏毓亮,修业群,韩军,等.地浸砂岩型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研究及其地质意义[J].铀矿地质,2013(2):93-98.
[3]徐文雄,叶松鑫.诸广岩体南部长排地区铀矿找矿潜力[J].铀矿地质,2013(5):263-267.
[4]姚振凯.我国铀矿床大地构造类型及其主要特征[J].大地构造与矿床学,1983(2):25-33.
[5]黄国龙,刘鑫扬,孙立强,等.粤北长江岩体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研究[J].地质学报,2014(5):836-849.
[6]刘军港,李子颖,聂江涛,等.诸广南部长江矿田油洞断裂带性质及其找矿意义研究[J].铀矿地质,2019(4):199-205.
[7]姜涛,吴烈勤,吴建勇,等.粤北下庄矿田竹筒尖铀矿床铀镭平衡系数特征探讨[J].铀矿地质,2016(5):309-314.
[8]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铀矿取样规程:EJ/T 983—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9]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铀镭平衡系数测量规程:EJ/T 1094—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
[10]赵胜前,张顺年,万木荣.放射性物探方法[M].北京:中国核工业地质局,1962:20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