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彬彬
摘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来构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向。针对中高职贯通教育的特点,就如何使学生成为具有职业发展基础,知识与技能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一些改革思路与措施。
关键词:课程体系;构建;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28-026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1 引言
2019年年初,学院的中高职贯通教育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成功获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首批中高职贯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立项建设,开发项目建设期两年。在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统一的部署要求下,遵循科学的教学标准开发导向与理念,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依据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构建以任务引领型课程为主体、具有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明确专业定位,确定课程设置,组织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职业标准为基础,促进书证融通。
2 专业教学标准开发路径
为更好地开展项目建设,项目牵头学校依据相应遴选条件与要求,整合行业企业专家、中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等资源组建了团队。项目组由牵头的高职院校和对应的中职院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成员有来自多个院校的中职老师、高职老师和企业技术专家组成。在两年的开发周期内项目分四个阶段建设。
第一阶段为专业课程改革调研,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研、网络调研等多种方法调研了多家企业和同类院校,了解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形成专业调研报告,确定专业课程改革思路、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学生面向职业岗位、专业(技能)方向和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等。
第二阶段进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项目组组织10多位企业专家召开职业能力分析会,采用头脑风暴,集思广益,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或岗位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并对完成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做分析与描述,形成了相应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共形成7大工作领域,31项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包含若干个职业能力。
第三阶段是专业课程结构分析工作,这个阶段也是整个专业教学标准开发的关键阶段。基于前期阶段的工作基础,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课程设置,邀请企业专家全程参与,多次对职业能力分析表进行再完善。形成了专业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对照表、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图、以及各专业课程的内容与要求。
第四阶段工作主要是开发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必修课程标准,并对前三个阶段成果进行归集,在课程标准的制定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分头负责自己熟悉的课程,在项目组指导专家的指导下,初稿-修改稿-提交稿,不断地打磨课程标准。
最终形成项目成果:专业教学标准一份、专业必修课程的课程标准,调研报告摘录稿、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项目组名单。
3 专业定位与毕业生面向行业企业岗位
专业主要定位于数媒产品开发制作及数字内容设计制作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多媒体制作、影视、动画、数字互动娱乐、计算机视觉设计等企事业单位,能从事数字互娱产品制作、影视产品制作、视觉产品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制作、移动终端交互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工作。
毕业生面向的行业企业有一般性互联网企业和一些特定行業(游戏业、影视业、教育业),主要职业岗位有:平面设计师、界面设计师、交互设计师、网页设计师、插画师、三维模型师、动画师等。还有其他行业的摄影、修图、封面插图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等岗位。
4 课程分析和课程设置思路
在把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转化为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具体课程设置的依据来源于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主要基于以下思路进行课程分析。
1)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基于职业能力转化为专业课程设置,整合各工作任务中的相关职业能力,对应设置课程,明确该课程内容与要求。并从课程设置和内容上做到中高职教学间的知识技能分层有序衔接,中职阶段重技术基础,高职阶段强技术应用,以符合当下企业的需求。
2)强化专门化课程贯通 ,利用中高贯通5年学制,强化专门化课程贯通 ,明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方向。 使学生具有专业普适性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其中一个职业领域方向的技术应用。
3)打造立体化校企贯通
校企三方深度合作,引入依托企业实际项目,完善课堂和实践各教学环节的融合,从而培养训练学生实际技能。
4)配合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趋势
在国家鼓励AI产业的背景下,积极发挥数媒专业的技术优势,从智能识别、虚拟现实、影视特技、机器学习等高新技术中拓展专业前景。
专业课程中设任务引领型课程和学科型课程两类。将以职业能力为依据、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进行设置的,并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内容的课程设为任务引领型课程,对于专业共同的需先系统学习的知识或技能设为学科型课程。专业课程中绝大部分为任务引领型课程。
如《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课程是一门任务引领型课程,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完成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相应工作领域中相关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同时充分考虑本专业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并融入“1+X”数字创意建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标准或考核要求。
课程内容的组织按照职业能力发展的规律,以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实际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对所涵盖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转化、序化,形成NURBS建模、 Polygon(多边形)建模、Subdivision(细分)建模、灯光与摄像机运用、材质设置与渲染、动画制作、动画效果处理等7个学习任务。以任务为引领,通过学习任务整合相关知识、技能与态度,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型课程的特点。
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任意选修课和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组成。通过公共必修课,培养学生思政素养,文化素质。专业必修课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分三大职业领域方向开设专业方向限选课,来培养学生的专业专项能力,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领域开设,在中职阶段学生就选定其中一个方向学习。另外还有新知识新技术课程供学生限选,顺应技术更新。通过任意选修课,拓展学生知识和技能,除了专业课程课内的实验实践教学外,在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5 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特点
1)聚焦技能。专业聚焦于数媒产品开发制作及数字内容设计制作相关岗位技能培养。基于行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构建课程体系,在独立设置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加深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2)宽基础、定方向、强能力。利用中高贯通学制长的优势,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同时,按行业和企业需求分方向教学,尽早明确方向,强化方向技能的培养,方向课程贯通,课时充足,实行个性化培养 。
3)以赛促教。相关课程融入赛项技能标准,专项对接世赛、国赛、星光计划等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提高教师专业技能的教学水平。
4)书证融通、一凭多证。随着“1+X”证书制度启动试点,职业教育改革有了新的路径,人才培养观念从单一的技术技能开始向综合素质和培养复合型人才跃升。课程内容对应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中职阶段对应初级证书,高职阶段对应中级证书。将X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课程有机融合,统筹安排教学内容、实践场所、教学形式等内容,实现X证书培训与专业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将人才培养落到实处。
6 结语
在本次的课程体系开发中,一体化设计中高职贯通课程体系,使中高职课程能层次化的有效衔接,在课程标准的制定中注重中高职课程内容的有序递进,强调做学一体,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从而更好地达成专业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车延年,于进亮.面向职业岗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0(4):4-8.
[2] 汪雅丹.基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高职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数码世界,2019(10):155.
[3] 肖心遠,吕其惠.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体系构建——以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11):78-80.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