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 彭茹欢
(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株洲 412000)
新时期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日益加速,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传统文化的存在方式受到物质文明的冲击,许多珍贵的非遗走向了消亡。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精神维度日渐萎缩,政府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在实践过程中屡次碰壁。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社区教育逐渐成为广大社区群众高度关注的话题。如何创造满足群众审美需求的社区文化,已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一大难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教育研究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自1991 年,国务院民政部提出加快社区建设的观点,南京、杭州、青岛、天津、石家庄等地相继开始了社区建设的相关实践。早在1955 年,联合国就通过了“促进世界落后地区的社区发展”方案。1957 年,它决定通过“社区发展”协助发展中国家促进发展。由此可见,我国社区教育的起步远远落后于国际社会。2001 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品名录”。以此为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邻国日本早在1950 年就颁布了《文化财保护法》,并首次提出了“非物质文化财产”的概念。1982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受启发成立了“非物质遗产”管理部门。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现阶段的相关研究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落后于一些起步较早的国家。因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教育的研究,对于弥补我国学术界研究的不足,加快社区教育发展与改革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从目前的实际工作可以看出,现阶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社区参与,并做出越来越多的努力让社区民众享受到教育的好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财富。它的保护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社区人民必须得到真正的利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社区教育的形式主要采取社区文化节、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形式。例如,2012 年,江苏省常熟市举办“名镇学堂——沙家浜学习非遗文化”活动,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活动前后吸引了近百名居民和学生参与社区教育项目,体验了传统文化魅力的探索之旅[1]。又如合肥市蜀山区文化中心与稻香村街道在悦书房的基础上,开展了丰富的社区教育主题交流展示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教育学习氛围,大力弘扬蜀山的优秀文化传统,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这些活动普及并传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教育建设相结合,不仅摆脱了保护与传承的困境,而且提高了社区群众的知识水平。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由于社区居民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教育工作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质量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社区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与习惯,保护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最终落在社区人民的肩上。实践证明,社区教育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自下而上的群众参与”和“自上而下的政府引导”的有效结合,形成最广泛的社区参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强调社区参与的前提是必须理解社区参与的内涵。从理论上讲,它是指“社区成员自觉参与社区各种公共活动或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运行,影响社区权利运行,共享社区建设成果的行为和过程”[3]。因为传统民俗文化能够体现“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特征和社会性格”[4],相较于西方式的流行文化更能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必须落实到为人民服务中去。正如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驻华代表辛格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有祖先传下来的文化印记,这绝不能丢失。”人们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为这种独特文化的存在感到自豪,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提供土地和空气。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在当下,关键是“使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以便我们能够不断地使用、开发和改进它”。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人群是自然的,进入社会也是必然的。广播电视大学作为社区教育的主力军,在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渝双城经济圈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成渝双城经济圈国家发展战略规划和终身教育、社区教育、职业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统一规划、统筹部署、全面推进,进一步细化合作内容,为终身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服务。成渝广播电视大学构建了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和教育协调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同时,学校坚持创新,配合多项改革试点和示范项目,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教育建设相结合,能够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两者的结合是必然。人是社会发展的个体和主体,人在自我发展和实现的过程中,只有满足各种需要,达到一定的平衡,才能充分发挥社会人的能动性,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社区居民作为具有一定特殊性的国家公民,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需求。从个体层面看,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需求,个体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观,幸福感、自豪感和其他必要的情感才能继续保持积极的状态。从集体层面看,个体教育需求的满足可以提高集体知识素质,增强集体就业竞争力,最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精神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结合体,不仅能够向社区群众提供精神上的需求,而且能够增进社区群众间的认同感,促进和谐社区的建设。
目前,为了满足地区人民的教育需求,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通常采用的形式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进行展演。事实上,这种活动形式也可视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教育建设结合起来的一种尝试。事实证明,这种尝试得到了社区民众的广泛赞誉和认可,为保护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努力将公共文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打破二者融合程度低的局面。一方面,充分利用文化资源,丰富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容,为群众提供大众化的文化产品,注重突出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各方力量,积极扶持民间文艺社团,完善相关保护政策措施,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加大专项保护资金投入,大力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证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推进社区教育体系建设是互惠互利的举措。作为公共教育建设体系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教育建设的直接结合将降低其工作成本,更大程度地发挥二者结合的有效性,使文化要素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优化配置。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教育建设相结合的挑战也需要特别关注。两者结合的挑战主要来自信息时代的影响。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网络社区越来越大,但现实世界却越来越窄。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角落里,被“快速消费品文化”侵蚀。人们的情感世界越来越空虚,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弱。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它想要回归更广泛的人群,就必须面对“快速消费品文化”的挑战。如何借助新媒体加速整合,是相关工作者无法回避的问题。例如,如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追求情人节和圣诞节等西方节日,企业也纷纷效仿庆祝。然而,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如七夕节和重阳节却被忽视了。这不仅是西方文化渗透的结果,也是中国传统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足的结果。在中西文化交融的今天,保护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也是恢复和重建中国人自身健康、积极生活方式的必要措施。两者的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个人幸福感,加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在心理上建立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教育建设相结合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加快相关工作的原因。只有两者结合,才能保护中国传统文化不受外来文化的侵蚀。从总体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可行的。其机会和优势是主要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加强社区居民的团结,有利于和谐社区的建设。同时,社区群众的参与和支持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群众基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的土壤。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反映当地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传统民俗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人民生活经验的总结和传承。它的主题与“和谐与尊重、和谐与顺从”三大主题密不可分。祭祖是尊重,兄弟姐妹是亲戚,邻里和睦是服从。这些根植于民间的传统民间文化,是民间智慧的积累,是传统天地人思想的集中,是民间最真实的文化认同。它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建设具有很强的凝聚力。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是人的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更是未来的文化基础。“这种近乎神秘的民间文化凝聚力,不仅使日夜共同生活、共同呼吸的成员被无形的绳索捆绑在一起,将活着的人与逝去的祖先和前辈联系在一起。”如果城市化要稳定发展,要充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相关部门要正视当地宝贵的民间传统文化,拓展社区文化建设的文化内涵,使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进入社区和人民的日常生活。
株洲市位于长沙市东南40 公里处,地处湘江下游。株洲辖天元区、芦松区、荷塘区、石峰区四区,攸县、茶陵县、炎陵县三县,以及县级市醴陵市。总面积11200 平方公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株洲市常住人口为3902738 人。到2020 年,株洲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05.8 亿元。
随着“十二五”优化产业结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的不断推进,株洲市正在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用。株洲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中,有15 个市级项目通过审批。其中,“苦竹根雕龙工艺”“李映明剪纸”“醴陵糖画制作工艺”是具有代表性的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非物质遗产项目。可见,株洲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具有与社区教育共同发展的文化基础。
株洲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社区教育结合,主要采取民间艺术进社区的方式。“百井剪纸”是石峰区的重要非物质遗产,这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已经有近百年时间,其独特之处是将剪与刻结合起来,通过圆润的刀法,活泼的剪纸技术,来完成一幅幅技法娴熟的剪纸作品。2012 年,《百井剪刻纸》与株洲县的《渌江龙舟赛》等33 个项目被列入株洲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在株洲金轮侨心学校的教室里,社区工作人员组织数十名孩子,与孩子们的文艺老师周建红女士一起进行剪纸游戏,采取“艺术进课堂”的形式,将剪刻纸艺术逐步融入下一代的教育中。这样的举措既保护了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发展,提高了社区少年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度。
相关领导及时转变观念也是株洲成功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融合教育模式的重要原因。城市领导认为,变异是民俗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反映了人们观念的变化。人们对民俗的态度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变化的过程中,人们需要谨慎,但不要害怕。中国文化始终是一个变化、吸收和融合的过程。一个国家对不同文化的接受总是有选择性地,不会盲目的。因此,我们应该对民俗文化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城市化的冲击下面临灭绝。在保护过程中,不当的措施也会破坏其文化内涵,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特别是过度的商业开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在属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创造者,只有让人们感受到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利益和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公众保护和传承的积极性,政策支持才能起到促进作用。要长期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只能依靠群众的力量。社区人民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更好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传统,在恢复和重建中国人民传统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是本文的核心思想。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极大地促进了社区教育的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引入不仅使社区能够有效地保护当地的历史资源,也促进了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学习。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社区教育,为社区经济提供了新的方向,可以增加社区就业,增加社区居民的文化收入。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社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社区领导应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纳入社区教育和建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