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可 杨秀丹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由于高职院校承担着未来社会建设者的教育工作,其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需要为社会输送专业能力过硬的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对于高职金融专业而言,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于“精于服务、长于营销、善于理财”,另外由于金融行业本身属于受监管的特殊行业,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以立德树人的目标为帮助学生认识到“金融工具怎么用”以及“金融工具为谁用”,以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并且根据近几年我国对金融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相比于专业能力企业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接近68%的企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表示注重思政教育元素,因此在高职金融专业大力推行课程思政是必须且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适应企业招聘要求,同时为金融企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上依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并且由于我国社会产业不断升级,高职院校需要根据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对专业课的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确保学生的专业能力合格,但是客观上也导致了对学院的“课程思政”的内容探索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之间无法实现有机的结合,另外校企之间以及学校各部门之间工作缺乏协作性与联动性,专业课教育与思政课的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壁垒,二者之间并未形成合力以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课程协同育人效应有待提升。
我国的金融市场庞大且对人才的需求量巨大,因此高职院校金融专业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会与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金融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的实践基地,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但是由于专业教师以及金融企业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手段以及社会资源整合能力中存在不足,导致实践基地的功能更加偏向于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思政教育资源的分配明显不够,难以充分发挥金融职业道德以及企业文化独特的育人优势[2]。
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但是教学的主体依然是教师和学生,尤其是教师在课堂之上占据主导地位其育德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和质量。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缺乏重视和工作积极性,导致在课堂之上对相关内容融入明显不足甚至部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待提高,难以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引导。近几年针对高职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有调查显示,受访教师中接近78%希望接受到“教学方式以方法”的帮助,接近67%的希望接受到“融入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指导,由此可见大部分的高职教师对“课程思政”具体如何实施缺乏了解与实践[3]。
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课堂思政”尚未形成相对完全的体系,如何有效地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以及能力培养三大教学目标有效融入到学生的课堂内容之中也是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对教师而言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找到思政教育的切入点以及难以找到合适的考核方式均是排名靠前的教学难点,并且从实际情况来看,校企双方都缺乏对金融专业学生价值观、道德品质量化的评价标准,这也导致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成果难以进行检验和衡量,
基于目前高职金融专业思政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金融行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及行业特性,在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校企之间以及个课程体系之间的协同育人。首先校企应该加大对“课程思政”的资源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凭他,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与氛围。对高职院校而言,应该重视自身的责任与义务,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另外认识到学院更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平台。其次对企业而言也应该加强对自身社会效益的关注,并且积极与高职院校进行协作加强实训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训。通过思政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实习实训课形成四位一体的全面教学模式,在每一堂课程之中融入育人的元素,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优越性切实提升教学的效果和质量[4]。
“课程思政”教改需要专业教师加强对教材中专业知识的挖掘力度,寻找其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通过专业知识结合思政教育的方式进行切入,提升课堂的整体性与趣味性。比如在“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中,可以为学员讲述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历史,可以结合特殊时期的金融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提升学员的职业认同感,另外对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以及爱国情怀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个人理财实务”教学中,可以就当下的社会关注热点比如炒股、基金等结合其市场变化为学员讲解不同理财方式之间差异性,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和行为;在“保险实务”课程中,可以结合近几年兴起的水滴筹、相互宝等现象,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保险规划的重要性;在“互联网金融实务”教学中,可以借助较为典型的校园贷事件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指导学生加强风险防范以保证自身的财产安全;在“税收筹划”教学之中,可以结合今年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偷税漏税事件,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可以开展相关诚信教育。“课堂思政”具备一定的难度,但是金融问题在现代化社会较为普遍也是学生们较为关注的内容,单纯的专业知识教育具备一定的枯燥性,通过结合社会问题的“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吸收和消化,同时社会事件本身所包含的法律及道德问题也能够对学生形成约束和规范以加强自我管理,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当前高职学生多伴随着互联网共同成长,其思维、情感以及意识模式相比于以往的学生有了明显的转变,表现出更加的个性化,因此常规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难以适应于全新的教学需求,专业课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当前高职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以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到教学理念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另外在也应该认识到当前学生由于缺乏信息辨别的能力,在信息社会下容易其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容易受到不良思潮的误导,因此“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引导的作用,将知识教学与素质教学有机结合和转化。
比如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对专业课的内容以及呈现方式进行设计,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使枯燥的知识活跃化,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感官的配合,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另外网络让信息的传递更加的便捷和高效,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对信息的收集能力更是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力度,在课堂之上可以与学生共同探讨部分事件中蕴含的金融知识,并且结合金融行业相关标准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对事件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课堂思政”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另外可以对学生形成正面的引导。此外根据调查显示87%的高职院校学生表示更倾向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思政教学,灵活的教学方式更加契合当下学生的兴趣点,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加强校园网的建设,运用相关教学软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选择,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以满足学员的需求。
在“课堂思政”改革中,应该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开发和储备,首先应该加强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培训,在课堂之上教师的思想对学生有着明显的导向作用,通过加强“师德”教育确保教师自身拥有健康的价值取向以提升思政课堂内容的质量。其次针对教师对“课堂思政”教学理念不清晰以及教学方式不熟练的问题也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可以邀请先进院校的教师到校内开展讲座或者公开课的方式,通过经验的分享帮助教师理解“思政课堂”的理念、原则、方式、重要性等,从而能够在自身设计课堂内容的过程中进行灵活的运用,提升自身的业务熟练度。此外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我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学以致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学生不断地加强自身思想觉悟建设,教师一方面可以在校内组织公益性的活动,高职院校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对培养健全的人格以及建立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作用,另外也可以直接带学生参加企业实习,实习作为学生迈向社会的关键步骤,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切身体会到理论知识中难以接触到的道德及法律问题,在提升专业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5]。
在培养师资力量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帮助教师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金融行业的发展,在“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之中也需要不断融入新的理念,因此高职院校的学习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过程,只有教师能够与时俱进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教学需求以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在制定评价标准中需要校企共同配合以制定培养目标,围绕目标再制定考核的内容和方式等。比如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中,“职业性”是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围绕职业性则包含了理论储备、技能掌握等专业性知识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等人文性知识,以此为思路可以将“思政课堂”的考核设计为学生、教师、企业相结合的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比例的分值分配形成学生最终的考核结果。通过明确的考核机制以了解“课堂思政”的实施成效,以便于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改进。
近几年,国家加强了对高职院校的建设力度,并且对高职院校的职责进行了重新定义,从培养技能型人才转向为培养德艺并举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推动“课堂思政”的全面落实与发展,并且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优势,为社会和时代发展提供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