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以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11-28 02:21
时代人物 2021年32期
关键词:劳动院校高职

韦 怡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省咸宁市 437000)

我国历来对劳动教育十分重视,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在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将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日常教育之中,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劳动的内涵、价值、精神等内容发表系统论述,进一步强调加强学生劳动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中发挥的基础性、全局性作用。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新要求和总体目标。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施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新时代劳动教育问卷调查概况

本课题组成员根据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情况,设计劳动教育问卷,借助“问卷星”生成链接,组织2019、2020级学生在线完成问卷,共回收问卷398份,覆盖工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外语学院、建筑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等8个学院。其实男生176人,占比约44.2%,女生222人,占比约为55.8%,同时课题组还通过访谈等方式,对学校长期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就劳动教育的实施和存在问题进行了采访。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存在问题

对劳动教育认知存在误区:1.对劳动教育存在认识误区。我国经过长期发展与积淀,由物质匮乏阶段转向物质充裕,成长在衣食无忧时代下的青年逐渐开始淡化劳动意识,出现不珍视劳动成果,漠视劳动教育的现象。26.9%的学生表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参加劳动,56.3%的学生平时偶尔参与劳动,16.8%的学生表示基本不参与劳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历史唯物主义中,马克思系统的阐述了劳动的重要性,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进程中起了关键推动作用,历史唯物主义将劳动的重要性主要归纳为三点,即劳动创造世界、劳动创造历史、劳动创造人本身。通过劳动人类由自在的自然世界向自为的人类世界转变。在马克思认为,劳动被看作“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因此劳动无论在个人还是社会发展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途径。2.对劳动教育方式理解片面。在问卷调查中,67.8%的同学认为劳动教育更偏向于体力劳动,27.4%的同学认为劳动教育应偏向脑力劳动,劳动包含体力和脑力劳动,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要求侧重学生在日常脑力学习之外,投身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之中,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认识劳动者平等,培养基本劳动能力,树立尊重劳动者意识,养成奋斗的良好习惯。目前部分学校对劳动教育方式理解较为片面,使劳动教育常常泛娱乐化或更倾向脑力劳动,与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对劳动教育系统化推进不足:通过访谈,我们发现:1.对劳动教育重视不足。目前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落实还仅仅停留在对文件的解读方面,对于劳动教育在学校的整体性规划、推动、落实还有待进一步统筹。2.劳动教育实施中存在形式主义。学校虽将劳动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但在实际落实中,存在以文件落实文件,劳动教育融入不足,且方式方法不适应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出现学校与社会脱节等现象。且部分劳动教育活动存在泛娱乐化现象,为增加学生参与度,将教育形式娱乐化,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效甚微。3.缺乏学校、家庭、社会的系统化推进。劳动教育贯穿个人成长成才的的全过程,《意见》中明确了学生在各个发展阶段对劳动教育的不同需求,针对性的系统化推进。同时需要发挥家庭的基础性作用,学校的主导性作用,社会的支持性作用,才能全方位保障劳动教育的可持续。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树立正确劳动教育理念,转变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1.转变教育者的认识误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兼具教育价值和劳动价值,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重要途径,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防止将劳动教育和理论教育“两张皮”的状态,自觉树立劳动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途径,根据不同专业背景,探索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受教育者愿意劳动,热爱劳动,善于劳动。2.转变受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误区。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崇尚脑力劳动,轻视体力劳动,高职院校着重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往往集中于工厂、车间,环境与学生想象大相径庭,由于长期缺乏劳动实践,部分学生轻视劳动和体力劳动者,对生产劳动型工作满意度不高。目前的就业形势日趋复杂,市场需求下降,新增岗位大幅减少,高职院校学生要顺利就业,急需增强求职能力。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利用知识和技能,更好的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3.转变家庭对劳动教育的认识误区。在应试教育推行的背景下,目前大部分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将智力教育当成家庭教育的重心,认为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后,劳动教育可有可无,并且很多家长存在轻蔑劳动教育的现象,家庭在教育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转变家庭对劳动教育的误区,可以有效的推动劳动教育的进程,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健全劳动教育实施体系。1.推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系统性构建。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虽内容不同,但却存在紧密联系,《意见》明确指出了不同学龄阶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高职院校可以建立相关中小学劳动教育合作,建立大中小学交流一体化平台,高职院可派出高级技能教师赴中小学进行示范教学,中小学可以定期让劳动教育教师到高职院进行学习和培训,从而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系统性构建。2.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总体要求,高职院校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教育过程中强化职业素养养成,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有机融入,对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制定明晰的劳动教育实施方案,除规定的顶岗实习外,增设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劳动教育通识课程,并设定相应的劳动学时,保障劳动教育顺利推进。3.健全劳动教育评价体。我国教育虽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可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却存在评价机制不健全,甚至评价体系缺失的现象。因此,健全评价体系主体首先应是政府为牵头单位进行实施,不同教育阶段应针对性配合,使评价过程可评可控。政府应该将当地学校推动劳动教育实施情况,劳动教育实施效果,作为考核政府工作成效的指标之一,从而推保障劳动教育的进行。其次,职业院校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参与过程纳入到学生学分体系,涵盖在校表现,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全过程,对劳动教育学分较低的学生及时预警,将劳动教育作为学生评优评先,专升本录取的重要指标,同时增设劳动技能大赛,及时检验学生劳动教育成效。最后,在校外营造劳动光荣的良好氛围。社会中存在的不尊重体力劳动,对体力劳动生产劳动负面评价的现象,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投身于劳动的积极性。因此,在社会中营造劳动伟大,劳动光荣的评价,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做法,对劳动教育的推进大有裨益。

完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践方式,加强劳动场所的针对性。《意见》突出强调,将劳动教育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类劳动教育。因此职业院校在选定劳动教育场所时也应进行系统分类。1.加强生活劳动,提升学生生活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习惯。因此可以将主要场所设定在校园内,加强学生对宿舍环境,卫生的保持,对于食堂,教室等公共场所也应安排学生定期清洁,培养学生爱护公共卫生,理解校园劳动者工作的艰辛。2.加强服务性劳动,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高职院校着重强调培养高技能人才,乡村的发展离不开高技能人才的融入,因此,学生在校期间应将自己所学成果融入服务于祖国亟待建设的地区,如护理专业可以与乡村医疗点建立服务对接,让在校学生服务于乡村卫生事业,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3.加强生产劳动,使学生顺利融入社会。首先,生产劳动实践场所应不拘泥于一隅,学校应加强于政府部门,企业公司,小区社区,田野乡村的联系,共建生产劳动基地,丰富劳动形式。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可以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是职业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劳动和学习相结合,“企业订单班”的设置,使学生提前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提升自身能力。因此,高职院校根据不同学科就业需求,与企业共同搭建校外实习实训平台。

加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习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师,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推进离不开培养一批素质强,技能硬的专业性人才。1.“引进来,走出去”多措并举,打造专业队伍。首先,高职院校应挖掘当地及周边劳动模范,劳动技能人才与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到学校指导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举行讲座,弘扬劳模精神。其次,在校内选拔一批具有高尚情操的和过硬技能的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为选拔出来的教师提供专业的劳动教育校外培训,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共同发力,迅速补充劳动教育师资空白。2.培养一批复合型人才队伍。除专业性队伍外,学校还需构建复合型队伍进行补充,对全校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光靠专职劳动教育教师力量完全不足,因此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与各类专业课相结合,培养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教授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猜你喜欢
劳动院校高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