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庭慎
(乌鲁木齐市第二幼儿园,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随着国家的发展,幼儿园在开展幼儿教育时,应将幼儿课堂教育看成一个整体,在其中融入趣味性和知识技能,注重增加游戏化的教育活动,让幼儿在学习中,参与到游戏中,增强幼儿课程的趣味性,让幼儿教育获得更多的活力,增强幼儿对学习的喜欢程度,让幼儿教育迸发出新的生机。[1]
在幼儿教育中,其特性以游戏的形式显现,在这种背景下,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从几个方面出发,如: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掌握技能的熟练程度、幼儿的行为习惯,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将幼儿课程的内容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幼儿园在开展日常的教育活动时,应注意立足于传统授课方法的基础上,将游戏化的方式融入进来,以彰显幼儿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精神,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和尊重幼儿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将幼儿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游戏化的教育,对于幼儿阶段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要抓紧利用好这一阶段的时间,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阶段做好启蒙工作,有助于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教育课程,不仅是单纯地让幼儿进行游戏,而是通过游戏的方式,在其中获得知识,获得更深入的领悟。通过将游戏和课程内容以一个科学的方式融合到一起,增加幼儿教育的吸引力,让幼儿在这一阶段中得到正确的教育,发掘出幼儿教育的隐藏作用。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应用游戏化的教育方式,激发幼儿的自主能力,让幼儿对于老师教授的知识引起兴趣。将幼儿课程中内容和形式结合到一起,让两者之间融为一体,助力当前教育目的的实现。
在开展幼儿教育时,部分老师自身教育观念未改变,没有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堂上自身定位只是表现在教师的职业特征上,只注重对幼儿进行教学和管理,没有与幼儿成为好朋友,深入幼儿的内心,了解幼儿的现实情况。具体表现在教学中教师不参与游戏,让幼儿自己进行玩耍。
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能做到利用游戏化的方式开展日常教学,但是对于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还不明确,在游戏时,没有以幼儿为主体,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权,对于幼儿来说,在进行游戏时,会产生被约束的感觉,违背了幼儿教育游戏化的初衷[2]。
以幼儿为主体开展幼儿教育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将幼儿的实际需求看成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在开展日常的幼儿教育时,多将注意力放在关注于幼儿的实际需求上,让幼儿在现阶段教育中,对于所学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兴趣爱好,以实现游戏课程和幼儿教育内容的融合为目标。教师在教学时,要以身作则,从自己的教育方式中寻找问题,在开展日常的教育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幼儿教育发展为基本准则。在幼儿教育中,要与时俱进,创新幼儿教育思维,要充分尊重幼儿,从一个较为合理的角度出发,发展幼儿的综合能力,不仅为幼儿传授知识,更要重视让幼儿自己去体会和感悟,关怀幼儿的内在心灵,发掘幼儿自身的潜能。不同幼儿在这一阶段中,其身上的特质已经开始逐步萌芽,正是发展的良好时机,利用好这一阶段,有助于培养幼儿找到自己的爱好,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教老师的教育主体虽然是幼儿,但是也需要教师自身进行发掘,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为幼儿的日常教育带来更好的教育方法。教师在开展幼儿教育时,要确定自身角色,在教育的过程中,与幼儿成为朋友,只有清楚自身定位,才能从实际教学行为入手,时刻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幼儿建立沟通的桥梁,了解和发现幼儿的实际需求,真正做到和幼儿亲近,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让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活动,打开自己的心扉,养成优秀的品德。教师在设定本班的教学课程时,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以幼儿的性格特点为基础,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幼儿,对平时的教育生活做好记录,时刻记录下幼儿的情况,并做到记录常态化。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参与其中,与幼儿一起,促进幼儿游戏质量提升。最后,在幼儿游戏中,当幼儿出现问题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帮助, 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利用好这一时机,开展更为具体的教育,帮助幼儿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使其更好地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在游戏中,活泼的幼儿,其综合能力更强。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都是采取单一化的游戏方式,只是让幼儿开展一些传统游戏,以教育大纲的需求开展游戏,教学形式呈现出陈旧和片面性。在幼儿学习的过程中,导致整个游戏过程变得一成不变,没有真正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幼儿课程游戏化的价值没被充分利用。为此,在当前的教育中,幼教老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课堂学习体验,通过在游戏活动中深入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具吸引力的游戏,在活动中,赋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在游戏中让幼儿自己设计游戏内容,设计游戏道具,增强幼儿游戏活动的兴趣。保证幼儿课程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参考幼儿兴趣,明确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游戏活动中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幼儿掌握不同的知识,将游戏形式和课程教学中知识点为幼儿呈现出来,真正发挥幼儿游戏化教学的作用。通过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设计一个趣味化的内容,将价值性的内容融入游戏中,以一种有利于幼儿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充分提升幼儿的课堂理解能力,增强幼儿的综合能力。例如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数学的学习中,教师需要开展以“10以内的加减法”为知识点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设计幼儿能接受的游戏形式,将幼儿游戏化教学的目标暗含其中。如,在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分糖果的游戏,在游戏中,幼儿园老师需要为小明和小红分糖果,如果小明分到了5个,那么小红也能分到5个,如果小明分到了6个,那么小红就只能分到4个。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知道10个组成,为儿童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
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各种动植物也可以作为玩教具用于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要结合幼儿兴趣变化情况合理调整玩教具,培养幼儿的探究习惯及兴趣。例如,为帮助幼儿探索动物生长的奥秘,培养幼儿的探究习惯及兴趣,幼儿教师可以在征得园领导同意的前提下,在园内养殖鸡、鸭子、鸽子、豚鼠、仓鼠等多种动物,引导幼儿尝试去观察与互动。幼儿在短期内观察后,对于此类动物的兴趣会逐渐减弱,此时可以再合理增加3-4个动物品种,例如青蛙、鱼、小鸟等,如此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观察兴趣,帮助其逐渐理解动物的多样性特点,并逐步培养幼儿的探究习惯及兴趣。
在幼儿游戏化课程中,最后的教学总结,也是有着重要作用,也需要教师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开展教学授课时,要对幼儿教学总结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确值得关注的重点内容。在开展教学评价时,教师可以围绕四个方面来开展,即:幼儿学习完成目标、幼儿游戏教学内容的详实程度、幼儿的总体行为、教师的整体行为。
总之,在现阶段幼儿教育中,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以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以幼儿为主体,重视游戏化教学的作用,将游戏教学和幼儿教育形成互补,让两者实现一个完美的融合,保证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