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莉敏
(北京建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627)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短短70 多年,年轻的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奇迹”。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在每个历史阶段都能采取与客观条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逐渐确立了以政府高度集中调配资源为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随后逐步引入商品经济、开放市场,历经多次的探索和发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40 多年,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渐进式改革取得了辉煌成就,由最开始以政府的计划为主导,到逐渐开放市场尊重价值规律,到目前提出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通过长时间、大范围的研究和实践,在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不断改革中,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久经战争磨难的新生政权,建立符合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经济体制以确保国家经济发展走在正确的道路上,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来说非常重要。历史造就领袖,对20 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一位历史伟人。鉴于我党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也缺乏相应的理论准备,提出学习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经济活动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后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社会生产力低,生产力结构也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多层次状态。我国在批判与借鉴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的众多经典著作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构想基础上,吸取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教训,建立了当时的社会主义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发展模式。这一时期的经济理论发展是围绕着计划经济的建立、调整和完善逐渐展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以公有制为实施基础,从而消除了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在分配方式方面以按需分配为目标,以按劳分配为基础;在经济调节方式方面,强调国家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以有计划按比例为基本的运行规律。
新中国建立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在艰难探索和曲折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奠定了新中国的工业基础和物质基础。但是不能否认,计划经济体制也有着历史局限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种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模式帮助我国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并在“一五计划”后初步建立起工业基础,对新中国经济制度的巩固与发展功不可没。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深入,计划经济的僵化问题也显现出来,社会生产中出现了供需不匹配的现象。为了调整经济实践的方向,厘清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逻辑,以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面临围绕着计划经济的调整和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
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了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完全否定了市场机制和市场作用,而只强调计划的重要性。在市场价值规律的运行中,商品生产者可以根据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灵活地调节商品的生产方向。资本要素通过市场的供求状况流向不同领域,调节生产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在这种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各资本要素的走向完全归中央调节,只按计划做出安排,完全忽视了价值规律。从而导致社会经济活动过于死板,商品生产者失去了生产积极性,市场对资源配置也失去作用。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探索适合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党的领导人在考察了现有经济情况的基础上,聚集群体智慧,对经济建设的细节作出阶段性调整。毛泽东在1956 年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对经济各部门的均衡发展、各地区的平衡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随后在中共八大上,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观点,提出在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允许以个体经济、自由市场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进行补充。“二五”计划确定后,周恩来也提出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一些地区有计划地建立自由市场,毛泽东也提出可以适当允许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开设私营工厂。这些包含市场和商品特征的尝试性探索,其中不乏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雏形。
在我党的历史上起着关键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全会做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计划与市场关系的热潮随之出现。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步步转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进行以计划经济为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它可以带来经济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制度僵化、计划无法与实际需求匹配等问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探讨从计划为核心到以市场为核心,由此开启了探索的新阶段。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了“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1]这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最新概括。随后在南方谈话精神指导下,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革新的新阶段。邓小平鲜明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因此,关于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关键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人民。
邓小平对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的追求,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确立。在1985 年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3]邓小平首次将计划与市场关系进行如此表述,为以后提升市场地位做铺垫。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原有的经济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发展起来的社会生产力的要求,必须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因此,十四大报告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确定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计划迈入市场的历史时刻,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式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一阶段,我国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更深层次的建设,是不断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关键时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持续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努力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形成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的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进入新时代,历史要求我们党用新的思想来引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各方面,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进入新世纪后,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攻坚克难的任务繁重。鉴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构想启示,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对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与把握,有利于继续推进中国经济社会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成并日益完善。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而要应对和解决这些新问题和新挑战,就必须对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新的认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布局进行新的思考,对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进行新的探索。我国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探索的思想和理论创新正是在这一现实需求下逐步展开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民众幸福感增强。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多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明显的经济增速下降、产业结构不合理、贫富差距逐渐扩大等严重问题出现。与此同时国际关系日益复杂,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也愈发凸显,这意味着我国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仅难以大幅提高经济增长效率,还不能符合民众的发展需求。因此,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到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我们站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用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建设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5]党站在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上提出的这些新发展理念,反映出我国政府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重大决心与勇敢担当。
问题倒逼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来自国内和国际的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情况下,新时代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并呈现出新矛盾新问题,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一国的发展已经无法与全球发展割裂开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目光聚焦全球发展而提出具有开创性的国际关系新思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以“一带一路”为路径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践行的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国“一带一路”建设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实践过程。为中国同世界交往提供了新的契机。“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给了世界人民发展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对沿线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帮助了当地的发展,同时也变成了国与国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纽带。
随之而来的是鉴于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形势下,2020 年7 月,习总书记与党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要求全国上下以推动国内生产结构与消费方式相协调为基础,构建国内国际发展相互和谐良好发展的态势下,继续推进以人工智能为依托的新时代经济发展,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发展格局。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因此,党在国家经济发展面临众多因素的影响,为了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价值目标,必须确保经济建设在正确的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