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2021-11-28 02:37吴洁
魅力中国 2021年40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评价

吴洁

(南昌工学院,江西 南昌 330108)

一、引言

2020 年教育部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纲要》)指出,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各类课程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作为公共基础课程与核心通识课程,《大学英语》这一课程面向的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的本科大学生,旨在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个人素质与人文素养,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求的同时,助力国家战略需求的实现。具体而言,一方面,学生个人成长需求主要指的是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与综合素质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助力实现国家战略需求是指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国际意识,有助于国家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自《纲要》的印发以来,学者与外语教师们十分重视外语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探讨与研究多涉及《大学英语》课程,如徐锦芬(2021)等,大多进行了宏观的论述或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具体案例分析。

英语写作是英语语言基本技能之一,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关注大学英语写作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文献甚少。因此笔者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难点出发,试图探究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可行性思路。

二、教学难点

英语书面写作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一大难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与其他英语技能的学习相比,书面写作耗时且课时紧张。一篇优秀的英语作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审题、构思、写作、反复思考并修改而成,涉及到题目、主旨大意、文章提纲、表达时使用的句式、选择的词汇等等。而《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水平,使其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这说明听、说、读、写、译等五大技能缺一不可,但课时却非常紧张。

其次,班级规模偏大,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接受性技能,即“听”和“读”,与产出性技能,即“说”和“写”的发展之所以出现不平衡,是因为出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班最小的有30人左右,更多的是多于50 人,而“说”与“写”技能的教学对师生互动有着更高的要求,难以在这样偏大的教学班级保证教学的成效(王海啸,2014)。

此外,由于学生认真态度的缺乏、畏难心理所导致的坚持写作的毅力与恒心不足,易造成写作作品缺乏深度、进步不明显的结果,而进步不明显也易反作用于学生的写作态度与热情。

三、思路

基于上述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难点,笔者将从教学原则、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即教师和学生、评价这几方面着手,试图分析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可行性思路。

(一)原则

课程建设是主战场。《大学英语》课程既是公共基础课程,也是通识核心课程。作为五大技能之一的英语书面写作的教学,也应与该课程性质保持一致。课程定位要求我们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其中,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和载体,而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升华。为了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充分挖掘思政资源,使其人文内涵丰富饱满,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终极目标,为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情怀、法治意识、人文素养、正确的价值观的人才而助力。

与此同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要培养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阐释与传播能力,以便实现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在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以西方文化为背景的英语教材外,还应适当融入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经典的名言警句、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故事等。借助这样的方式来丰富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外语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成为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此外,新时代的到来,赋予了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新的特点。由于网络的普及,现代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资源呈多样化的趋势,包括文本类的、音视频类的,甚至在线网络课程、在线写作评分系统等等。丰富的资源能够充实英语写作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互动环节的投入,有助于教师更细致地进行教学评价,及时根据反馈信息调整教学,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网络与各种手机通讯工具使即时联系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英语写作教学的效率。

(二)教师

教师队伍是主力军。第一,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同时具备学识与品德。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润物细无声,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在培养语言综合素质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第二,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中心、不断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与学生一样,教师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但更多地应充当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营造良好的英语写作氛围,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使他们勤于思考、乐于写作,减少不认真、畏难等不良的写作态度或是心理,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三,教师还应注重提升自身信息技术能力,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工具。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处在教学一线的外语老师应抱着终身学习的态度,借助网络资源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上精益求精。在大学英语写作方面,学生可以使用网上的信息搜索、词典与语料库的词汇用法、在线的作文批改网址,从而获得语法、词汇等层面的反馈信息。以上信息技术通过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处理大部分语法词汇等基础问题,学生能提升自我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能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于写作作品的框架与内容深度等方面的讨论,达到提高大学写作教学效率的目的。

(三)学生

学生是写作教学的主要参与者。一方面,在教师的引导与促进下,学生需在英语写作过程的审题与布局、资料整合、策略运用、初稿与修改、问题交流等各步骤中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逐步形成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在关注形式的同时,增加对写作作品内容的重视。以“Making Friends Online”这一写作题目为例。审题时,应明确对该写作题目的讨论不宜仅仅局限于观点,即赞成或是不赞成网上交友,以及相关论据的阐述。还应该看到的是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不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低头族”一词由此产生,即人们出现依靠电子设备与网络进行沟通的倾向,而渐渐忽视了对自己身边的家人、朋友的关心。因此,学生平时应多关注社会时事热点,多思考。在写作前审题时,学生应认真理解题目与深入思考,避免人云亦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有内容、有深度。

另一方面,学会合作式学习。在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的方式,包括写作前的小组讨论、写作中的小组头脑风暴、写作后的修改等,有助于学生相互帮助与学习,避免偏颇的观点,从而更加高效地完成英语写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四)评价

人才培养效果是课程思政建设评价的首要标准。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这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仅仅根据写作成绩来评价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不合适的,因而,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来检验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

首先,多方参与。由专家、督导、教师本人与学生共同参与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教师明确改进方向,改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使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最大化。其中,学生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到评价中,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对写作教学有更深、更全面地认识,还能结合对教师的评价反思自身学习,以便对自身不足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写作的学习效率。在对学生写作作品的评价方面,教师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弄清不足所在,进而查漏补缺。

同伴互评方式的采用也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同伴互评促使教师与学生充分利用非课堂时间借助网络进行评价,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节省了课堂时间;另一方面,因为出于面子问题、竞争意识等原因,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作品的完成与修改阶段,间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教师的自评与学生的评价将有利于教师英语写作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

其次,多种评价形式并举。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有助于保障评价的信效度。终结性评价往往是一个题目的书面考试,能帮助教师与学生了解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有其必要性,然而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形成性评价可以是课堂小测、一次作业,或是课堂上小组活动的表现。仅仅依靠形成性评价也不足以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进行判断。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更关注每一次的写作任务、教学环节,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充分体会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为实现育人目标而服务。

四、结语

为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英语写作是英语重要技能之一,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有其必要性的。总而言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应坚持以下原则: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与多样化沟通途径。教师需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与师德,做到润物细无声,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引导与促进的作用,同时在信息技术方面不断学习,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相关的信息技术。学生应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式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此外,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师生共同参与,多种评价形式并举,以期实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评价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