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对肾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2021-11-28 11:11陈梅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1年18期
关键词:服药依从性研究组

陈梅梅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肾性高血压是指血管性或肾实质性损害造成的高血压,一是因为肾脏血流灌注减少,导致激素水平上升引起血压升高;二是因为肾脏实质受到损害导致功能性血压升高[1-2]。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采取药物治疗,另外配合相关干预措施来控制血压、保护肾脏功能。研究调查显示,我国多数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不佳,原因是由于服药及其他干预依从性较差,不遵医嘱按时服药加上日常饮食不控制等,造成血压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一些心、脑等脏器的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4]。因此需要一些有效措施加强患者的认知行为能力,时间治疗学理论在医学是上应用较广的学说,旨在根据机体生理和病理规律安排合适的诊疗时间,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5]。在本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既往我院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者80例,将其分组应用不同干预方案,从而探讨各自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肾性高血压患者80例,纳入标准:(1)同时满足《肾脏病诊疗指南》[6]、《2011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心脏协会老年高血压专家共识》(第三部分)[7]中对原发性肾病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者;(2)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者;(3)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合并原发疾病引起的严重并发症者;(3)合并肝、肺部等其他脏器功能障碍者;(4)认知、意识障碍,不能正常沟通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认知行为干预。(1)了解患者对肾病高血压的认知情况。由本科自拟试卷,由25道选择题构成,内容包括本病的病因、诱因、治疗方案、药物、饮食、并发症等,由沟通能力较强的两名护士对患者一一走访,监督其完成试卷并进行回收。(2)对患者填写的疾病认知试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哪方面认知较为薄弱,则在之后的干预中着重补充。对患者认知程度进行分级:认知程度在80%以上的患者给予疾病宣传册,嘱其坚持服药治疗,注意饮食;认知程度在50%-80%的患者每周进行一次集中疾病知识讲座,加强疾病认识;认知程度在50%以下的患者进行实地走访,结合社会环境及家庭情况进行分析,实施一对一帮扶。(3)对患者日常服药、饮食、运动进行指导。饮食上注意低盐、低热量、低脂,多食用富含钾、钙的食物(海带、土豆及牛奶等),戒烟限酒;坚持服药,遵医嘱,不私自换药停药;根据病情合理进行运动锻炼,包括有氧慢跑、慢走、做操、骑行、打太极等形式。(4)加强血压监测。帮助患者选取合适的血压仪,若购入数量较多可直接联系厂家购买,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血压仪,每个月月末对早上服药前的血压进行测量并记录。

1.2.2 研究组 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具体如下:(1)注重药物干预时间,在服用长效降压药患者中,服药时间设置在晨起1次,中效降压药晨起(7:00左右)、下午(15:00)各一次,短效降压药一天3次且不宜太晚服用(6:00前和午睡后)。(2)在对患者进行走访时注意时间安排,监测血压时重点在月末进行,疾病知识讲座每个月定期举办。

1.3 观察指标

(1)血压水平。干预前后分别测量患者静坐状态3次平均血压水平。(2)治疗依从性。评价患者对本次干预的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依从率=100%-不依从率。(3)自我管理水平。干预前后采用自我行为管理评分进行评价,包括饮食控制、服药、日常运动等6个方面,分值在33-165分,得分越高,自我管理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分别以χ2检验、t检验对比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 n(%)、±s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s)

表1 两组基线资料对比(±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χ2/t值P值例数(n)40 40性别(男/女)26/14 28/12 0.228 0.633年龄(岁)52.14±4.53 52.22±4.60 0.078 0.938高血压病程(年)6.26±1.05 6.15±1.10 0.457 0.649

2.2 两组资料血压水平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mmHg)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对比(±s,mmHg)

组别 例数(n) 收缩压 舒张压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干预前149.36±7.25 150.21±7.19 0.526 0.600干预后130.22±5.01 146.32±6.82 12.033<0.001干预前98.36±6.52 98.01±6.34 0.243 0.808干预后82.14±3.26 92.21±5.20 10.377<0.001

2.3 两组治疗依从率比较

研究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依从率对比[n(%)]

2.4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对比(±s,分)

表4 两组自我管理水平对比(±s,分)

组别 例数(n) 自我行为管理评分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40 40干预前96.12±12.36 94.26±11.58 0.695 0.489干预后149.02±15.30 113.85±13.65 10.848<0.001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上升,人们饮食结构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一些长期饮食结构失衡的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风险较大。肾性高血压属于继发性高血压的一种,在我国具有较高发病率,而本病的治疗却总体上不太乐观。临床调查显示,影响治疗效果的原因有服药依从性低、疾病认知程度低、个人管理松散等,再者在药物服用方面常常忽视血压的时间变化规律,血压升降具有昼夜节律性,因此在晨间与深夜骤降有一定的危险,因此在本患者者中,需要一项持续稳定的降压方案[8]。认知行为干预是对患者的心态加以干预,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在日常服药、饮食、运动等方面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稳定、持续的治疗结构。时间治疗学理论鉴于血压晨峰与夜降过度的危险性,将药物控制血压的作用稳定在24h持续范围,应用不同效力的降压药时,应在不同时间点服药,以将药效在规定时间内均有发挥。应用长效降压药时,给药频率设置为每日1次,中效药则在每日清晨与午后各给药1次,短效药则可每日多次给药。一般来讲国内研究多数在7:00与15:00给药,在这个时间内给药较符合血压波动规律,而长效药在晨起前给药最为合适[9-10]。在本研究中,将时间治疗学理论与认知行为干预进行结合应用于肾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患者认知行为加强干预,按照血压波动规律给药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在肾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时间治疗学理论下认知行为干预可以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良好。

猜你喜欢
服药依从性研究组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服药不能猛仰头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服药不能猛仰头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