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雪华 (苍溪县第二人民医院)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曼原虫)曾经夺取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严重阻碍了当时社会的发展。近些年,因为国家的重视和人们卫生条件的改善、健康生活习惯的逐步养成,寄生虫的感染较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了大幅降低,寄生虫病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就连许多医生也放松了警惕,然而,距离寄生虫病被真正完全消除还有很大一段路程,据第三次全国人体寄生虫病调查结果显示,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有重点寄生虫感染者,个别地区寄生虫感染率超过30%,其防治工作任重道远,是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所谓寄生虫病,就是人体遭遇寄生虫侵入后所导致的疾病。寄生虫病对人体健康究竟有什么危害?不同的寄生虫因为寄生部位的不同、寄生数量的多少可以引起不同症状,寄生肠道的寄生虫可以引起便秘、腹痛、腹泻、消瘦、乏力、恶心、呕吐、肠梗阻、肠穿孔等症状,寄生脑部的可引起发热、头痛、呕吐、视力模糊、失明、运动障碍、偏瘫、失语、抽搐、癫痫、昏迷、精神失常等。此外,寄生虫病还可导致诸如营养不良、贫血、出血、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变态反应甚至死亡等多种并发症,因其常与其他疾病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症状体征,极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据文献报道,囊尾蚴病尤其是脑囊尾蚴病由于临床表现复杂,平均误诊率为29.33%,误诊时间最长达50年。可见,寄生虫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十分严重的危害,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应该尽量避免感染上寄生虫。
要想成功避开寄生虫的感染,首先要清楚人体感染寄生虫途径有哪些。寄生虫在我国品种很多,大约有两百多种,感染人体的途径主要包括经口、经皮肤、经媒介昆虫、经接触感染等。经口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如食用未完全煮熟的猪肉、牛肉、羊肉、鼠肉、猫肉、蛙肉、蛇肉等肉类可引起猪带绦虫病、牛带绦虫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裂头蚴病、囊尾蚴病等;食用未经煮熟的鱼、虾、蟹、蝲蛄、螺、贝类可引起肝吸虫病、肺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棘颚口线虫病等,此外,还可因生食被虫卵或幼虫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喝生水会导致蛔虫、鞭虫、蛲虫、姜片虫等多种寄生虫感染。经皮肤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是钩虫、血吸虫、疥螨、蠕形螨等;经媒介昆虫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是疟原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等,分别通过按蚊、库蚊、白蛉叮咬而感染人体;经接触传染包括阴道毛滴虫、疥螨等,可通过性接触或共用不洁的用品而感染。
究竟应该怎样预防寄生虫感染呢?说到底就三条: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一方面,需要国家的政策法规的支持,如加强食品卫生的检疫监察工作,禁止病肉、病禽以及含有寄生虫的水产品上市销售;加强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护水源不被污染;加强寄生虫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全民对寄生虫流行病认知水平。对我们每个个体而言,则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防止病从口入,比如,不生食或半生食,所有入口食物均被完全蒸透煮熟,采用科学的烹饪方式,少凉拌、少爆炒,比如三分熟的牛排、鱼生、剁生就是极其不健康的吃法,应大力摒弃;饭前便后洗手;菜板、刀具生熟分开;除此之外,不食用野味也很重要,总会有人认为野生的就是绿色无污染的,或干脆觉得是时尚的、有身份的象征,喜欢吃各种野味,殊不知,野生动物体内有大量寄生虫和未知病毒,对人体的危害不可预测,艾滋病、非典以及今年的新冠都是沉痛的教训,人类千万不要为了饱一时口福,存在侥幸心理而最终追悔莫及。预防经皮肤、经媒介昆虫、经接触感染的寄生虫,方法包括灭蚊、灭白蛉,防止蚊虫叮咬,不赤脚行走、不在池塘洗澡,不过多暴露皮肤,不饲养宠物,特别是小孩和孕妇,要尽量减少和宠物的接触,小孩喜欢玩玩具、喜欢吸吮手指,可以通过污染的手指,将寄生虫虫卵或幼虫食入体内导致寄生虫感染,猫是弓形虫的终宿主,孕妇感染弓形虫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畸形或死产;此外,还应该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这样,可以抵抗各种疾病包括寄生虫病,让疾病很难找上自己。
如果怀疑感染上了寄生虫,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确诊呢?总的来说,确诊是否有寄生虫感染主要依靠病原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所谓病原学方法,就是从病人的血液、组织液、分泌物、排泄物或组织中检查出寄生虫成虫、幼虫、虫卵。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最常用的方法是粪便虫卵检查,嘱患者留取3-5g粪便,将粪便涂片显微镜镜检,可以检查出蛔虫卵、钩虫卵、蛲虫卵、鞭虫卵、肝吸虫卵、肺吸虫卵、血吸虫卵、姜片虫卵、溶组织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人芽囊原虫、绦虫卵或孕节;通过血液可以检查出是否有疟原虫、弓形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用组织活检的方法可以检出溶组织阿米巴、日本血吸虫、肺吸虫、猪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旋毛虫囊包等;此外,还可利用痰液、尿液、淋巴液、肺泡灌洗液、分泌物等进行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除病原学诊断外,还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寄生虫的诊断,即检查相应的抗原或抗体,也有较高的准确度。
如不幸感染上寄生虫,要尽早到医院寻求专业治疗。特别是当寄生虫寄生在眼睛、颅内等部位时须先手术摘除后再行药物治疗,如先对其药物治疗,虫体死亡后裂解释放出大量的过敏物质,产生非常严重的炎症反应,可导致失明、脑疝甚至死亡;如寄生在肠道等一般部位,则采用驱虫治疗,不同的寄生虫所用药物不同,如猪带绦虫病可用灭绦灵、甲苯咪唑、槟榔和南瓜子,囊虫病可用丙硫咪唑、吡喹酮。另外,中药在寄生虫治疗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就对治疗疟疾有奇效。
现在,你对寄生虫病从危害、到预防、治疗是不是都有了清晰的认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