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双创”教育的实践路径

2021-11-28 23:33林化亮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双创背景互联网+

林化亮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近年来,我国政府逐渐加强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工作力度,从而实现扩大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为实现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创新创业作为整体性概念,为后续社会活动提供必要性的指导。相比以往的创新和创业工作来说,“互联网+”背景下的创新创业工作更加强调的是从技术和知识等方面进行的创新。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需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积极响应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的号召。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时,要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为实际工作提供一个支撑和引导。另外,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及交流,更多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从而使双创教育具有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有效解决当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此来提高高校双创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双创”和“互联网+”都是当前教育领域中的热门词汇,互联网也掀起了全民创新和创业的热潮,政府工作报告的支持也使大学生的表现更为积极。在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解决在以往创新创业工作中的不足,但在实际创新创业教育中还存在相关创业技术含金量不足等问题,例如餐饮和快递行业等。同时,创业成功率还有待提升。在创新创业时没有合适的导师进行直接性的指导和科学的引导,导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中走了较多弯路。因此在实施工作中,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概率和相应的层次是问题所在。通过研究数据显示,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比较低,中国整体创业成功率维持在30%左右,而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仅为4%。综上所述,大学生创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在互联网平台下高校双创人才教育的必要性及在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再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旨在为实际工作提供重要帮助。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双创人才教育的必要性

为保证高校双创教育能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需要相关负责教师明确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培养双创人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为后续的教育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了重新构建和整合。随着我国互联网理念的不断发展及渗透,大多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从而谋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因素。在当前高校教育中需要培养大量专业性的人才,这样才可以满足相关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因此高校需要通过培养双创人才来促进今后的全面发展[1]。高校需要加强对“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双创人才的重视程度,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实际工作起到一个重要的支撑和引导作用,从而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再加上互联网背景下庞大的信息数量,学生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相关信息的有效挖掘,并结合自身专业发展需求制定发展计划,更有条理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通过网络进行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和搜集,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提高。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时,需要充分挖掘和培养有创新意识的专业性人才。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对全球化时代及经济一体化时代所面临的挑战,抓住发展的机遇,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学生全方位的发展,还有助于突出高校双创教育的优势及作用,最终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

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双创教育,可实现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互联网+”背景下,相关负责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优势,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对加强学生融合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培养,从而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与今后创业发展进行相互融合。学生会在理论和实践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在实践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及创新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在毕业之后获得更加稳定和良好的发展机会,凸显高校双创教育的优势及作用。在高校中培养双创人才能创新以往的思想和专业培养方案,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及双创教育环境,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及专业水平更加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及计划,实现高校专业性教育改革的成功,使高校教育能具备现代化特征,多方位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实际要求[2]。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双创人才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加强对双创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以往双成教育模式进行有效创新和调整,以学生当前的专业发展需求及学习要求为主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从而充分发挥双创教育的优势及作用,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高校双创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关注度的不断加深,对高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创新性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相关岗位招聘人才的重点,由此,部分高校已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提出了有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实施计划,设置了相对应的实践课程,但是由于双创教育在我国使用时间较短,在实际教育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双创教育的优势无法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全面凸显。因此在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双创教育时,需要加强对信息的有效搜集,且要对以往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提高。从整体上看,当前高校双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方案融合不到位

在对学生进行双创教育时,需要将双创教育目标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样才可以实现全方位和全过程的人才培养局面。但大多数高校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依然将教育重点仅放在专业教育上,将双创教育放在次要位置,甚至是一些高校将双创教育和传统培养方案进行了分离,严重影响实际教育工作的有序进行[3]。在开展双创教育时双创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相对独立的情况,大多数高校,无论是从学校角度还是从对学生教育角度,双创课程内容很难和学生专业课程进行相互融合和协调,使得学生无法将这两部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导致当前高校所设置的双创课程在定位上非常模糊,和原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着不同一和不科学的问题,使得实际双创教育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的状态及标准,严重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提高[3]。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时,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具多样性和灵活性特征,这样才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双创学习中的需求及要求。但当前高校培养双创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来说较为单一,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对理论知识的讲述上,而将一些案例非常生硬地穿插在其中,缺乏相对应的实践课程及实践环节,仍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在班级教育中开展模拟性实验或者是验证性实验,并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来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实验任务。在这一背景影响下,学生很容易丧失对实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被动的,严重影响了高校双创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的方法

(一)搭建全程化的双创教育模式

为了使高校的双创教育能够在“互联网+”背景下得到有序发展,解决存在于以往教育模式中的不足之处,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需要更多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特点及学习需求,运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实现全过程的双创教育。另外,还需要在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入学前的特点以及学习优势,搭建相对应的教育模式,积极创新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需要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使每个学生能认识到学习双创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兴趣,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学校还需要有序地实施双创人才的培养方案,突出持续性的特征。比如当大一新生刚刚入学时要融入有关双创教育方面的内容,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双创教育。学生刚步入大学一年纪时,学习态度通常较端正,因此,可通过双创教育让学生形成立体化和全方位的思想观念,从理论知识慢慢地过渡到专业教育方面,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有效提高。学生到了大二、大三阶段,要有序开展有关实验和实际训练方面的课程,多方位、全过程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并且可以让学生在心中更加重视高校所开展的双创教育,提高双创教育的质量及效果。

(二)构建双创人才生态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由于学生所接受信息的类型逐渐朝着多样化和多元化的方向而发展,因此对于高校的双创教育来说,需要进行教学内容的有效创新和调整,多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根据学生当前的价值需求和学习需求,构建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高校负责相关双创教育的教师要充分发挥“互联网+”教育特征,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双创学习模式中。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创客来激发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首先,教师可运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学习、钻研契合本专业有关互联网双创教育的相关教学方案,在实践摸索中与学生进行多方位互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双创教学效果。其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高校可以和校企进行多方位合作,创建协同工作机制,实现跨学科实践方案的有效实施。高校需要进行校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完整的数据库,这样一来,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专业需求及学习特点,筛选正确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锻炼,帮助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4]。

(三)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挖掘

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双创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挖掘和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比如,通过发挥校园文化优势,对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意志品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在校园文化构建时,需要向学生渗透有关双创理念的思想,将校园文化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提升的主要场所,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思维模式,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积极地进行创新,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和目标。[5]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要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培育,将行和知进行相互统一,还要多开展有关集体活动方面的实验课程,帮助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提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进行校园文化构建的过程中,还需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活动,多方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

(四)双创活动与正常教学有机结合

在日常办学过程中,高校需要认识双创教育与传统人才培养地位的同等重要性。高校可以充分发挥微信或QQ群的优势,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营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通过先进的互联网技术随时随地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加强对学生创业和创新意识的有效培育。在这些平台中,教师需融入有关国内外科技发展及先进的课程教育案例,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和学习能力,在实践中感知知识的运用情况及在实际中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高校还可以将一些校外专家所做的行业报告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学生进行完整性的报告和播放,从而帮助学生具备与时俱进的学习理念。各高校还要重点培育创新双创课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建立个性化和多样性的双创课程资源,从而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供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另外,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和教育水平,从而可以给学生起到一个重要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教师需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将学生的双创成果进行完整性的储存,向下一届学生进行展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性配置,还可以展现高校当前的办学特色,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能得到有效提高。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因此相关教师应将互联网技术融入高校“双创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学习资源的有效整合,随时随地对学生的双创教育进行有效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双创背景互联网+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黑洞背景知识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