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通讯员 秦天
黄芪被誉为“补气之王”,其入药在我国已经有2 000 多年的历史,在老百姓生活中非常常见,无论是养生茶还是平时煲汤都会选择黄芪,近年来,黄芪在生猪养殖中也有广泛应用。
黄芪属于扶正类中药,主要用于机体“正气”提升,也就是提高抵抗力,还具有固表、消肿、排脓、生肌的效果。黄芪多糖是目前黄芪应用最多的一种活性成分,秉承了黄芪的特点,在养猪生产中用于猪群保健。
黄芪多糖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增强巨噬细胞活性,提高机体非特异性抗病力,能够有效解除对于蓝耳、圆环等引起的机体免疫抑制。
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猪群长期处于半封闭的环境中,呼吸道疾病高发,黏膜损伤严重,很多健康猪屠宰后发现肺脏和气管都有病变。在平时饲喂过程中,猪采食大量精料,对于胃肠道有一定的磨损,再加上腹泻类疾病带来的胃肠道损伤,导致肠道黏膜脱落,严重时形成溃疡。黄芪有敛疮生肌的功能,可以提高上皮细胞完整性,修复受损的呼吸道和消化道黏膜,保护血管,增强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减少病原的入侵,从而降低发病率。
黄芪多糖能够活化免疫细胞,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猪群注射疫苗后,可以促进机体抗体产生,提高疫苗免疫效果,减少免疫应激。
黄芪多糖对于亚健康猪群的恢复效果突出,对于眼屎、泪斑、便秘、黄尿等猪只有很好的恢复效果。黄芪多糖能够诱导机体产生干扰素,缩短病毒血症持续期,让病毒变得稳定,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母猪妊娠期间,每个月使用7 ~10 d,或者两个月使用14 d,以拌料的方式,每头母猪2 g/d 黄芪多糖。母猪妊娠期间使用能够提高母猪的抗病力,缓解亚健康,减少蓝耳、圆环等免疫抑制性疾病波动,减少妊娠期间形成的木乃伊胎和死胎比例,出生仔猪更健康、活力高。
这里的围产期是指的大围产期,从母猪攻胎开始一直到产后10 d,这一时期是母猪最关键时期,也是母猪发病和影响仔猪的最重要时期。建议从妊娠95 d 一直到产后10 d,每头母猪2 g/d 黄芪多糖,拌料给药。围产期使用黄芪,能够提高母猪总产崽数,提高窝均健崽数1 头以上,减少死胎比例,提高母猪产后奶水量,利于母猪产后气血恢复。
选择10 ~14 日龄仔猪阶段,使用粥料诱食,水和开口料的比例为5∶1,每3 d 更换一个比例,最终到2∶1。粥料诱食主要是利于仔猪采食,最关键的是辅料的添加,一般5 kg开口料配合50 g黄芪多糖,可以适当搭配多维和益生菌,仔猪断奶前(25日龄)使用这种诱食方法,每头仔猪能采食200 ~250 g饲料,断奶应激降低,后期长势很快。
仔猪断奶关是仔猪最难过的一关,关乎后期长势。由于大多数养殖户采用早期断奶模式,打破仔猪正常生长习性,断奶应激较大,且自身器官没有发育好,经常出现腹泻等疾病。仔猪阶段使用黄芪多糖能够提高机体抗病力,缓解应激,修复胃肠道黏膜,减少腹泻发病率,提高疫苗免疫效果。每头仔猪每天使用0.2 ~0.5 g黄芪多糖,断奶后连续使用14 d。
公猪使用黄芪一个关键点就是改善公猪精液质量,由于采精频繁,对于公猪损伤大,加上热应激等环境变化也对精液有一定影响。精液质量差、畸形率高、精液量低都会导致配种率下降,公猪建议定期使用黄芪多糖,每头公猪2 g/d,每个月使用7 d,搭配银黄粉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