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学院 武嘉
浚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每年可生成100 多万t秸秆。秸秆已成为浚县大气污染的潜在危险。为了实现秸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现介绍如下。
秸秆深耕还田作有机肥料技术是在小麦、玉米收获后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在地表,随即翻耕入土或在地表,使之自然腐烂分解。这种方法有利于把秸秆的营养物质完全地保留在土壤里,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这是当前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
1.作物收获时,尽可能切碎并抛撒均匀,并采用深耕作业,犁地深度大于20 cm,使秸秆与土、肥混拌均匀,容易腐烂分解。同时也防止出现田间缺苗断垄或者苗黄的现象。
2.秸秆还田时,保持田间土壤有湿度,提高秸秆腐解速度,同时每667 m2增施氮肥5 kg,防止与苗争氮。
3.增施微生物菌肥。利用有益菌群大量繁殖,抑制秸秆有害菌繁殖,减少秸秆还田带来的病害作用。
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给有益菌(乳酸菌等厌氧菌)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嗜氧性微生物如腐败菌等在存留氧气被耗尽后,活动减弱至停止,从而达到抑制和杀死多种微生物、保存饲料的目的。微生物发酵时产生有用的代谢物,使青贮饲料带有芳香、酸、甜等味道,能大大提高食草牲畜的适口性。
1.选择有一定糖分的秸秆,如玉米秸秆可作为优良的青贮原料。秸秆含水量需能够保证乳酸菌正常活动,适宜的含水量为65%~75%。
2.青贮原料应切碎、切短使用,比较粗硬的秸秆如玉米秸应切得较短些,以1 cm 左右为宜。
3.收割期。全株玉米应在霜前蜡熟期收割;收果穗后的玉米秸秆,应在果穗成熟后及时抢收,茎秆作青贮。
4.发酵。要求填紧、压实、密封,尽量减少青贮饲料中的空气,并与外界空气隔绝,创造便于微生物发酵的环境。出料时,要采取分段开窖,分层取料的方式,防止日晒、雨淋,避免养分流失、质量下降或发霉变质。
5.质量检查。饲喂前,应从色、香、味和质地等角度仔细检查青贮秸秆的质量,品质低劣的青贮饲料已经变质,不宜饲用,可用作有机肥料。
该技术以秸秆为主要原料进行加工或制备,主要为微生物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同时也能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一定营养的有机固体物料。
1.根据不同的蘑菇菌类,选择合适的秸秆做原料。
2.培养料预处理。在建堆前1 d 进行预湿,将秸秆先碾压或切断,摊在地面,撒上石灰,反复洒水喷湿,使草料湿透。
3.前发酵。培养料前发酵包括预湿、建堆和翻堆3 个主要工艺环节。建堆时,先铺一层宽2.3~2.5 m、厚30 cm 左右的秸秆,再铺一层粪肥,这样一层秸秆一层粪肥,各铺10 层左右,堆高1.5~1.8 m。化肥和饼肥等氮肥辅料必须在建堆时撒入料堆中间,通常在第3~4 层后分层均匀加入料堆中。堆料过程中,一般从第3 层开始根据草料干湿度边堆料、边分层浇水,浇水量以建堆完成后,料堆四周有少量水流出为宜。建堆后的整个前发酵过程需翻堆3~4 次。前发酵结束后培养料的质量要求:培养料为深褐色,手捏有弹性,不粘手;含水量为65%左右,pH 为7.2~7.5;有厩肥味,可有微量氨味。
4.后发酵。前发酵结束后,将培养料趁热迅速搬运进经清洁消毒的菇房内的床架上,底下1~2 层温度低,难以达到后发酵温度要求,不铺放培养料。进料结束后,封闭门窗,让菇房内的培养料自身发热升温,5~6 h 后,当料温不再升高时开始加温。后发酵期间的料温变化一般分两个工艺阶段:巴氏消毒阶段、控温发酵阶段。后发酵开始,逐渐加温10 h 左右,使料温和气温在58~62 ℃,维持6~8 h,进行巴氏消毒。然后,通过通风降温,使料温在48~52 ℃维持4~6 d,这是后发酵的主要阶段。控温发酵阶段结束后,停止加温,慢慢降低料内温度,降至45℃时,开门窗通风降温。后发酵结束后的优质培养料为暗褐色,柔软有弹性、有韧性、不粘手;无氨味而有发酵香味;含水量为62%~65%,手紧捏有2~3 滴水;pH 为7 左右。经过这些技术步骤,优质的蘑菇菌类培养基料就形成了。
浚县高度重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通过秸秆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基料化利用等方式,使秸秆利用率得到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