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税收筹划问题探究

2021-11-28 18:10:29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1期
关键词:筹资筹划纳税

(黑龙江龙煤双鸭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

0.引言

企业具有纳税的义务和责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通过税收筹划工作的有效开展,可降低企业的纳税负担,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可进行税收筹划的项目主要体现在投融资活动、经营活动、管理活动中,通过对活动各个环节的严格把控,调整纳税方案,以尽量减少纳税总额,进而实现税收筹划价值的最大化,在一定的程度上可防止企业出现偷税、漏税、避税等违规行为。

1.税收筹划的特征

(1)合法性。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完全遵循《税务法》的要求,借助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合理合法开展税收筹划工作,在尽到纳税义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纳税中的效益,以减轻企业的纳税负担。税收筹划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种,需要企业正确的使用这些有利的手段,在税务机构的允许下,完成纳税方案的制定,以实现依法纳税、合理减税的目的,其与纳税违规违法操作有着本质上的区别。(2)筹划性。税收筹划不是一个简单的节税过程,而是需要一个全面的、系统性的规划、筹划、计划,企业在尽到应尽的纳税义务之前,使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以减少纳税的额度。在纳税之前,由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会计人员、纳税人等,对我国现行税务相关的法律法规、税收政策、条例、实行细则、征收办法等进行了解,结合财务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从企业的实际业务活动出发,有目标、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统筹规划,以寻求最小的税务负担。(3)目的性。原先企业的税收筹划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降低税负,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整个税收筹划活动也是以这一目标进行工作和开展。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税收筹划的目标具有多样性,由原先降低税负的单一目标,还增加了延缓纳税,使用纳税资金实现资金的增值,以及确保了纳税工作的规范化,保证缴税足额、申报和缴税及时,满足税务机构对企业的纳税要求,防止出现税收处罚问题,树立企业良好的纳税形象和社会形象。还可保证企业自身的利益,免受非法侵犯。(4)多维性。从税收筹划本身来看,其融入于企业各项活动的各个环节,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都与纳税有着一定的关联,税收筹划也不仅局限于此,其与企业生产规模、财务管理方式、组织活动等,都有着一定的关联。在企业各项活动开展之前,都可事先进行税收筹划工作,像企业生产产品的类型,企业的注册地等,而且税收筹划工作还可向外扩展,不在局限于企业本身,可与合作企业形成税收筹划的联动,以形成最大效益的税收筹划的工作局面。

2.营造良好的税收筹划内部环境

2.1 建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

纳税人需对税收筹划有一个深度了解和正确认识,从而构建自身的税收筹划理念,纳税人在税收筹划工作中,不可将节税作为唯一的目的,应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中,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水平为方向,实现企业生产经营整体利润的增长,以经营收益最多为最终目的,将纳税金额减少,作为次要目标,进而实现两者效益的共同增长。

2.2 确保税收筹划的收益

在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成本,需要企业对可能产生的成本进行提前的预测,为税收筹划工作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撑,坚持以经济性为原则,保证税收筹划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并确保税收筹划的收入大于支出,以实现税收筹划工作的经济效益。

2.3 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1)税收政策的深度解读,国家会依据经济形势的变化,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在应用优惠政策时,需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降低由于政策理解不到位,形成的政策风险;(2)政策条件,深度地了解和解读政策非常必要,税收优惠政策会设定一些硬性条件,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落实这些硬性条件,以避免税收筹划内容与硬性条件不符,形成一定的税收处罚风险;(3)税收筹划工作人员要具有较高的风险防范意识,在实际的筹划中,时刻保持警惕,以形成对税收风险的有效控制[1]。

3.强化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3.1 筹资活动中的应用

筹资活动可以解决企业财务资金的困境,但企业的筹资活动需缴纳相应的税金,需要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使用税收筹划手段降低筹资成本。在实际的工作中,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资金结构,其间接由筹资方式决定;另一方面是筹资方式,筹资类型以及不同的组合,都会影响到资金的结构。从筹资方式上来讲,其具有很多种方式,最为主要的是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如果企业现金流存在断裂的风险,可使用以上两种方法筹资。从纳税方面上分析,使用不同的筹资方式,税收筹划的结果也不尽相同。而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其投入资金是为了实现资金的增值,资金成本为利息,而《税务法》中有税前列支条款,提高税率,也就相应的提高了利息抵税水平,进而降低了资金的成本。采取权益资金筹资方式,其筹资的成本为股息,股息可在税后支付,进而增加了资金成本。企业在筹资活动中,不可从筹资成本的角度,去考虑选择使用的筹资方式,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像投资回报率、筹资缴税额度等方面,最后再决定使用的筹资方式[2]。

3.2 投资活动中的应用

(1)组织形式。企业在创建时期,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有多个种类,每种组织形式有着不同的税收政策。例如,有限责任公司,其需要缴纳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实行的是双重纳税制度;合伙经营组织形式,则只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企业组织形式的选择,也是纳税筹划的一种手段,需要参与主体结合自身和创建公司的实际情况慎重选择。(2)增设分支机构。企业进入稳定发展期后,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在各个地区会设立众多的分支机构,在分支机构设置中有两种形式可选择,一种是分公司,也就是办事处,其不具备独立法人,分公司一旦出现亏损,亏损将体现在总公司的会计账簿中,并且分公司无需缴纳印花税。由于其没有独立法人,无法享受到减免税、退税等优惠政策。另一种是子公司,其与分公司不同之处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当是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公司,需要承担自身的亏损及民事责任。从税收筹划方面分析,在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的初期,建议设置分公司,由总公司承担分公司的经营风险,促使分公司生存经营下去,在分公司运行稳定后,可转换成子公司,以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如果分公司开设之后,就处于稳定的运行状况,且盈利情况良好,则另当别论。(3)行业的选择。税收是国家的财政来源,体现着我国的综合实力,国家从宏观的角度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以保证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会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例如,我国对生物与新医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等行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像2021年山东省针对新材料行业出台了财政奖励政策,企业只需缴纳总纳税额的30%~34%的税金即可,极大减轻了企业的纳税负担[3]。

3.3 在利润分配中的运用

(1)股权分配,分配的形式有两种:一是现金股利,股东获得股利后,需要足额缴纳个人所得税;二是股票股利,股东获得的是公司股票,因此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为两种分配形式各有利弊,所以需要企业在税收筹划中,充分考虑股东的实际需求和股东的利益,结合自身的发展前景,进行股利的发放;(2)再投资,在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而再投资又具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企业可使用经营利润作为再投资的资金,无需筹集资金,也就无需支付筹资税款,以及筹资成本,进而实现节税的目的,一般再投资的优惠税款要多于筹资利息抵税所得。

4.结语

我国各个地区税收优惠政策都有一定的差别,甚至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税收政策也不相同,企业基于税收筹划工作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需建立正确的税收筹划理念,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充分调查和了解现行的税收政策,并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税收政策上的差异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地区、行业、组织形式等进行纳税筹划活动,以减少企业的缴税总额,增加自身的经营利润。

猜你喜欢
筹资筹划纳税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19:58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55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24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山西农经(2015年7期)2015-07-10 15:00:57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中国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41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