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西县水利局,安徽安庆 246600)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设定为全党的重中之重。在乡村振兴战略之中,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问题随之成为重点之一,切实解决农村人民的饮用水排放问题,科学有效的落实并实施饮用水安全治理模式,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建设。
农村饮水尽管在目前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大部分地区仍存在生活饮用水的水质仍然较差、水源污染还比较严重、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力量严重不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运行管理不够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部分水司会与行业内技术较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进行结合,合理运用双方能力优势,最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及管理问题。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面,现在由于工业污染,饮用水水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些农村靠近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直接进入村民饮用水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进入到饮用水源。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或农田渗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因素多、方式复杂、强度难以定量评估等特点[1]。
我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古时候的封建社会,统治者也是很重视农桑问题的,“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也是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农业发展是一个国家进步的根本保障,在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全面改善现有环境是我国十八大以来的重要方针,从重视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出发,保护耕地,退耕还林,到关注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但是,现如今的农村环境问题不容乐观,生活在农村的人民大部分并没有过高的思想觉悟,对于保护环境也只是听听,并没有真正的进到心里付诸行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实施,乡村中的各种产业都发展迅猛,人们意识上精神上更加追求利益,在农家乐、山庄等旅游产业不断兴起的同时,带给环境的多是污染。人口流动量的增多,旅游人群多,随手乱扔的垃圾都会引起水污染,由于乡村企业和乡村人民现代化生活各方面的建设都不够完备,导致人类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的饮用水越来越多。从前的洗脸水可以倒在自家的菜园里,现在的洗脸水再倒在菜园里就是污染,从前洗脸用清水,现在洗脸用的洗面奶等化学物质将洗脸水变成了饮用水,带进地里对土质和农作物都有着不晓得影响。而因为没有一个完善的安全治理模式农村里各方面产生的废水只能直接排放在自然环境中去,使农村的饮用水污染日益严重[2]。
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我国的各级政府井道应当重视到农村的环境问题的根本,对于农村领导班子的不作为,应当及时发现并敦促批评,或加大改革力度,从农村基层的行政组织方面入手,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摒弃掉以往村内选拔基层行政组织人员的制度,鼓励并推动大学生村官的政策,在年龄上,大学生村官更具有朝气,他们满怀赤子之情投身到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当中来,为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付出自己的热情,能够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在环保意识和饮用水安全治理推进方面,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对环境保护有一定的认知和处理能力,可以正确的在农村推进环境保护和饮用水安全治理模式的建设,让农民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保护环境的根本意义,并改正以往错误的行为[3]。例如:传统的养鱼类养殖,大部分农民喜欢承包部分河流,作为鱼塘,但养鱼所用的人工合成饲料对河流等水源是一种污染,可以鼓励农民以田养鱼。水稻田是很好的鱼类养殖基地,可以为鱼类提供丰富的天然食物,鱼类的排泄物又能为稻田提供养料,以这样的模式来循环利用,可以自然地改变生态环境,安全治理饮用水问题。
要解决我国的农村饮用水处理问题,就要从人民的环保意识入手,使农村人民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相关人员要下到基层,进入到人民群众中去,对农村人民进行切实的实地讲解和普及,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为老百姓办实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让农村人民充分认识到饮用水安全治理的必要性,提高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改变从前的生活习惯的老习惯,把绿色发展新农村理念贯穿于农村的经济发展之中,使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工作成为全员行动自觉的活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大力宣传农村饮用水安全治理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强化农村人民的环境卫生意识,引导农民群众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村民乐于参与村庄饮用水安全治理,促成一个环保的良好氛围。
在当前的县域内,应抽取相应的指标进行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选取和分析评价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几个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在对农业水生态环境进行指标选取时,要合理的针对县域内农业水生态环境有紧密联系的指标进行选取,科学选取,相同环境下的指标数据应一致,这样才具有稳定性。(2)简明性原则。简明性原则是指在县域内选取评价指标数据时应选取代表性较强的评价指标,选取其中几个,不要过多或只选择一个,要保证指标数据足够带边当前的农业水生态环境情况。(3)代表性原则。代表性原则是指在选取指标时 要将能够凸显当前问题的指标选取出来,对于指标数据要设定严格的分界线,并依照界限严格筛选,不能将一些不够清晰的数据选取出来,要使该指标能够在数据中明确体现问题点,在进行动态评价时可以直观并且灵活的显示出农村环境内存在的具体环境质量问题,或明显变化的预兆。
水生态环境保护是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的重点之一,水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在当前的农村水生态环境中,对农业水生态环境质量做出评价以及预测,是保证农业生产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建设,是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当前要结合县域的自然水生态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对先育德农业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价。
当前社会,电子科技飞速发展,在对县域内的农业水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动态评价和预测时,应摒弃从前无目的性的勘测,顺应当前的农业形势,将定期抽取的指标输入数据库,并随时进行分析汇总,在相同情况下采集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数据,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根据短时间内数据的变化,将农业水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变化方向确定,依据此变化进行动态评价和预测[4]。
在我国农村要强力普及环保意识,对农村饮用水处理问题进行科学化模式化的安全治理,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思想。动员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村庄饮用水安全治理中来,努力促进并提高全社会的关心、关注与支持,为我国的自然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