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辉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200)
高端装备需要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大量投入,高端装备不仅科技含量高,而且见效周期长,整个过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环[1],需要科研人才技能人才,因此拥有智力和人才优势的地方高校无疑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支持,作为职业院校也将提供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技术和科研,有助于为实现“2025湖南智造”发展目标提供重要帮助。
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对于传统的制造业,主要表现为技术含量高、高附加值和产业链的核心地位,高端装备制造要求高,科技含量高,需要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的长期持续的投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依靠企业一方的自身力量难以克服所有的困难,需要企业、政府、学校、科研单位的密切配合,在政府方面,需要给企业提供良好的扶持政策和上层的顶层设计,引导企业具有自身的核心技术,催进地方制造企业与高校等科研单位的深切融合,国家对智能制造业的计划发展,对湖南是一个重大的机遇,湖南的多个制造领域在全国都是领先的位置,株洲的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中车是火车领域的制造者,在长沙以三一、中联、山河智能等的工程机械,在国际上都是行业的强有力的竞争者,湖南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研发投入不够,真正核心技术不够,整体研发技术水平不高,对外的核心技术依存度高,产-学-严的合作共赢模式程度不高,产业科研研发创新投入力度不打,仍依赖于引进技术的发展模式。但另一方面,也面临核心技术与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产业发展大而不强等突出问题。积极为湖南本土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能人才,根据湖南红网新闻,为推动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的方向迈进,政府出台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建设政策,2021年湖南省的技能人才已接近500万人,积极建设技能湘军,政府明确指出要推动制造业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探索壮大产业工人队伍,提高素质待遇,地位提升[2],本单位作为职业教育的单位,结合自身的做法,将从以下几方面助力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湖南共有70所左右的高等职业院校和职业技术大学,其中有30多有开设有装备制造类专业,为装备制造企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职教学院密切联系企业,深入企业,实施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按照学院的方针,打照湖南职教产教融合的样板工程,把学院专业办在企业园区,与德国舍佛勒公司一起培养,学校负责专业的基础课程和理实一体课程,纯专业实践课程由企业的导师负责培养,并采用企业开发的一体化教材,训练实践的样品为公司的实际产品,训练的项目为高端装备的部件,比如舍弗勒公司生产的汽车的零部件,完成练习产品到实践应用产品的直接对接,为学生在制造业的零距离就业的,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零距离对接,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与莱茵科斯特公司积极合作,成立中德合作班,学校负责大一的课程,把实训课程在企业教学,采用小班制,班级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采用分组讨论,把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土化,采用德国本土教材,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与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积极对接,与中车、三一、密切合作,与制造行业合作,形成校、企、和行业的合作机制,搭建产学严平台。积极为本省的制造企业输送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打造高端装备制造的人才基地。学院把机电一体化、机器人人等专业整合成一个二级学院,即智能制造学院,目的的就是全力与省里的2025中国制造精神,这是适应省里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专业群的建设,成立智能装备专业群,生产装备的制造自动化与智能化是社会生产的发展方向,集合智能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检测技术、数据采集存储、感应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使传统的电气化制造向智能化转型。修改智能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每个专业由专业带头人带队每年不少于10家的本省企业调研,专业对接企业,课程对接企业,集中长株潭,覆盖全省的有代表的各行业企业,听取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和要求,根据市场的要求修改课程,相应地制定课程标准。看望就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工作待遇,听取毕业生对专业的意见,这些都是紧跟企业的需求,做到沟通及时,在智能制造专业中,每个专业对接两家代表性的企业,把企业专家请到学校讲课,把制造企业的管理精神,岗位要求以讲课、开会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交流。淘汰落后的实训设备,更新训练设备,通过专业教师、辅导员、就业教师等协作帮助提高学生每年的就业率,并且专业对口。使所学即所做。
技能竞赛是技能能力的一个体现,积极参加由教育部组织的技能竞赛,在装备项目中有,形成了从市赛到省赛,甚至到世界大赛的一体化培训与比赛机制,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建立供给制改革,成立工匠大师工作室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选拔、培养和管理、激励、考核的动态考核机制,每年开展学校内的技能比赛,成立技能比赛月,在校内形成技能型人才成长和激励的长期机制,宣传技能人才 ,尊重技能人才。在教育部主办项目的装备制造竞赛中,有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器人系统集成、数控机床装调与技术改造、机电一体化项目等十二个项目,在2021年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竞赛中有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包括智能制造单元安装与调试、智能制造单元生产与管控、智能制造数字技术应用、仪器仪表与智能传感应用技术等项目,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包括智能传感器应用技术赛项 、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 、服务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 、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赛项,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有机会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这些赛项都是与高端装备制造业相关,更是智能制造的设备的一些代表,创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营造尊重技能人才的氛围,培养技能人才的土壤。
每年选派专业教师深入湖南企业一线,开展专业技术服务,为企业服务,向企业学校先进技术,同时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作为与企业对接的教师,不能与企业的发展脱节,从2016年开始,学院每年选派专业教师深入湘电风能、湘潭舍弗勒等公司,利用暑假的时间,规定每年不得少于一个月的企业实践锻炼机会,带着问题到企业,带着课题去企业,与教师所教专业对接,与企业的需求对接与政府科技局形成企业特派员形式,与制造类企业对接,有高学历、高技术的教师发挥自己的特长,与本地企业联系,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从2018年开始就有多名教师申报成为企业特派员,到本地的制造企业解决问题,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开展企业横向课题研究,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承担企业的培训项目,开展工业机器人等社会培训。与北汽集团开展钳工、电工等的企业职工项目竞赛。学院的光伏发电作为湖南省的一个特殊专业,利用专业特长,本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思路,先后对省内多家企事业单位承担光伏电站的建设,开发多项服务项目。与企业签订长期的技术合作合同,承担技术攻关,电站项目工程建设,售后服务,获得多项专利技术,并吸纳专业学生积极动手参与,一方面获得了企业给与的经费支持,让教师与学生得到了成长,每年的横向课题经费增长,并且学院出台鼓励参加社会技术服务的政策,在绩效考核等给与政策,通过多项措施,更锻炼了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积累工程实践经验,提升专业水平,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螺旋式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机会。
经学校积极申报,成立省级实验室和和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即光伏发电实验室和复杂环境特种机器人控制技术与装备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打破高职研究平台不高的劣势[3],以平台组建形成自己学校的专业科研团队,开展社会服务和研究,努力形成企业为主,产学研相结合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体系,充分利用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发挥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的协同创新机制,用各自具有的技术优势资源,提高创新能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投入转化阶段和转化产出阶段,运用DEA两阶段法,湖南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指标为R&D人员数(X1),R&D经费支出(X2),产出指标为专利申请数(Y)[4],在一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形成了两个独立的二级部门,有专门的主任等的实验研究人员,学校对R&D有专门的预算,对科研人员获得的项目给与配套奖励,并积极争取国家的项目补贴,在专利特别是发明专利上 ,从2019年开始逐年增加,有多项与智能制造相关的发明专利已经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还有多项正在处于公告审查的阶段。在EDA评价的第一阶段已经打好框架,正在向第二阶段指标即转化产出方面迈进,推动专业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工作,发明数量每年都在增加,申报省级自然科学基金数量增加,学校2018―2021年申请的省自科基金获得立项数量分别为共计接近十项,都是学校科研实力在提升的表现,也是在参与制造业研究的体现。
在智能制造的积极引领下,特别是在先阶段提出的三新四高的发展战略下,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是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推动企业和高校、行业等的协同合作,职业院校在制造业的发展中将起到重要的一环,也是为湖南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