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2021-11-28 16:28王博窦文毅孙国芃杜玉超崔东晴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1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专利成果

王博 窦文毅 孙国芃 杜玉超 崔东晴

(河北归海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庄 050200)

0.引言

科技成果转移的范畴,有广泛与狭窄之分。从广义上讲,科学技术的转变过程应当包含了各种成果的运用、劳动素养的培养、生产技术以及效率的提高。因为科技是第一经济和社会劳动生产力,整个社会劳动生产力就包含人、产品技术手段和社会劳动对象。所以,科技的潜在生产性应转换为直接性生产性,并最终通过改善个人、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的生活素质来完成。

1.谈科技成果转化及其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的深入,研发与生产脱节的问题最终会得到解决,一大批需要转化的科技成果将消失。但是不管生产体制与机制怎样,这种问题一直存在并将一直出现在生产形式上,即基础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运用。基础研究就是没有市场目标的研究,但是基础研究成果却可以产生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国际上,通称为“技术商业化”,所以,当取消研究和制造完全分开的体制机制之后,长期以来困扰中国的科技成果转移问题将变成历史,取而代之的是科技商品化问题[1]。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是学校科技创新能力的体现。高等院校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体现在高等院校师生参与地方科技研究与建设,科研成果可以应用于地方企业。因此,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加强与大学生科技园、产学研联盟等企业科研所的交流合作,加强校企合作[2]。目前,国家政策导向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给予各种优惠和奖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使高职院校科研成果向教学和企业推广。

2.谈科技成果转化的应对措施

2.1 深化高等学校改革,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众所周知,政府激励机制是有效推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条件。首先,政府在科学研究治理体系中,要将科学研究计划和成果转移相结合,要重视科研项目与资金的竞争,以保证科学研究计划的实现,并根据转移后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与公平性加以综合评估,从而提升科学研究应用率与社会效益;其次,高等学校的科技人员要以项目研究、经济效益为目标,并根据创新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原则,申请立项管理。学校需要组织应用专家、教授开展研究,高等院校、企业与科学研究人员应通过签订合同,以法律形式明确相应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搞好市场科研,发挥专家的示范作用,让科研项目从一开始就步入了市场轨道,从而提高了全体技术人员的市场观念。

2.2 明确产权,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

据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科技成果的平均转化率只有15%左右,而发明专利转化率也仅仅25%左右,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70%~80%差距甚远。产权明晰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产权主体的确定和产权的唯一性,产权明晰是科技成果转化最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大致分为3个层次:(1)知识产权制度安排合理清晰,遵循市场结构与科技发展规律;(2)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逐步建立与健全市场机制,保证市场交易自由与公平竞争的有序开展,有效推动成果、资本、信息与服务资源合理的有效配置;(3)通过建立与系统配套的相关政策制度,并利用政府杠杆,实现了政府对技术成果转移的保障与带动功能。在这3个层次上,知识产权才明晰是包含科技成果转移在内的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石与最终动力来源。所以,把握了产权,就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只有解决产权模糊问题,市场和政府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2.3 逐步完善地方专利激励措施和政策

高等院校的专利成果转移也与地方政府扶持有关。新时期,在全面总结高校专利成果转化的基础条件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推动改善转型发展现状,逐步摆脱技术困境,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科学发展提供高效服务。要建立更健全的专利管理方式,并根据国家授权专利的研发情况出台具体的鼓励措施和激励举措,使广大高校科研人员意识到专利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并积极参与专利成果转化的实践探索,为经济建设活动稳定发展服务[3]。在系统分析高等院校专利成果转移鼓励政策措施的制定过程中,鼓励政策措施的制定出台时应注重如下2个方向:首先重视研究,并突破了实用新型申请与设计中的技术难点专利申请流程中的专利问题,为学校专利成功的转移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基础;其次,专利授权制度实现后,实用新型与外观技术改造都将得到很大的发展奖金,因此专利申请在这方面将出现集中发展的态势。

3.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

3.1 科技创新新型人才

科技是人类第一生产力,而它是由科学创新人才所提供的,没有人才技术开发就是一句空话。由于科技创新型人员的实际工作是高级而复杂的,他们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所熟悉的技能、所了解的信息、所累积的工作经验以及创新精神运用于现实工作中,从而开展创新的实际工作,并通过创造性工作取得创新成果。所以,要牢固树立技术创新型人才是技术创业的核心资源,和在第一资源中是最有价值的人力资本的创新观点。

3.2 实施期权激励以吸引和留住人才

目前,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大多在公司、科研院所或者大专院校里面开展。不论是独家研发或是由多个公司共同开发,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部门都必须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合作体系。构建公开、流动、竞争的人才机制,保持一支精干的教学团队,就必须建立一个年龄梯队、学科结构合理化的科技人才队伍。针对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对未来现实工作作出贡献的人员,为其进行期货(或虚拟期权)的奖励,才能更多地吸引并留住人才,同时尽量减少人员的跳槽现象。

3.3 注意精神动力,减少“马太效应”

科技创新型人才在谋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看重精神回报。他们的努力工作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并且需要受到全社区的广泛了解、支持与认可。而通过奖励、引进与奖励技术创造人员的科技成果以及对社区的贡献,人类就能够实现科学成果对于现代文明的作用,以及技术创造人员劳务的价值。如果能够充分调动技术工作者的岗位劳动积极性与创新,就能够产生崇尚技术、崇尚科技人才的良性社会风尚[4]。在精神奖励的同时,也要避免奖金中的“马太效应”,公平对待有贡献而知名度却不高的技术创新人员,有利于成长和积极性和创造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3.4 发挥中介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许多高等院校不具备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实力和条件。好的科技成果如果不转化应用,就会失去科研价值。充分利用技术转移转化中介,畅通科技成果信息渠道,实现供需双方沟通。科技中介机构,可以客观、公允地评估科学技术成果,也可以促进科学技术转化,真正发挥桥梁作用,使企业真正了解科技成果,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与科研成果效益,使科研成果顺利转化。

4.结语

针对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高校三方合作,改革投资体制,建立健全有效的风险投资体系,企业要提高主体意识,建立科技成果奖励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体系。在此过程中双方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作用,逐渐形成以公司为主导、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学研就相结合的创新体制。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专利成果
专利
工大成果
发明与专利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