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建设中医用设备维护管理规范化思考

2021-11-28 16:28姜旭东杜银波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1期
关键词:医用规范化信息化

姜旭东 杜银波

(临沭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 276700)

0.引言

在当前的医疗服务提供过程中,先进高效的医疗设备是一项基本前提,也是衡量医院诊疗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为保证这类设备应用的有效性,还必须对具体的使用率、完好率等进行全面统计,提升设备管理效率,使其能够完成所有科室的救助服务[1]。尤其是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趋势,明确新技术和新方法给其维护管理规范化带来的推动作用,并敢于尝试,使维护管理工作能被有效纳入将信息技术作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之中,确保其在实际使用时能保值增值,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以及经济效益。

1.医用设备规范化维护管理现状

1.1 维护不及时

日常加强医用设备的维护管理其本质目的是为了延长设备本身的应用寿命,尤其是定期对进行科学保养,不仅能延长使用期限,还能减少新设备购置资金。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定期检查工作的开展依然不够理想,尤其是很多大型设备直接通过电脑程序控制,实际使用时难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基本出现问题之后已经难以通过简单维修解决。另外,有些医院对于设备的监管较为随意,如设备未放置在指定地点,极易引起丢失或者长期闲置,浪费医疗资源。

1.2 设备需求申报盲目

一些科室在设备续期申报上存在一定盲目性,缺乏统一调配的管理性措施,导致经常出现重复购置设备的现象,影响了设备的利用率,也浪费了大量卫生医疗资源,提高了设备维修养护费用。

1.3 缺少信息化人才

当前绝大多数医院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医疗技术水准的提升上,忽视了医学工程技术发展,主要表现在医用设备日常维护人员能力不足、资质缺乏,影响了医院工作开展效率。这主要在于当下对于医用设备维修人员并无严格的资质要求,在晋升过程中,这类人员基本上没有上升空间待遇较差,因此这就导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十分懒散,自我学习和提升意识不强[2]。另外,医院也极少给这类人员提供进修和学习培训的机会,致使其知识更新要远远滞后与医用设备的更新速度,尤其是难以适应当下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导致维修工作中经常发生各种问题。

1.4 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医院虽然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但整体依然比较片面,只能对设备静态信息进行统计,或者处理一些简单报表,而设备购置前期和采购后的动态化分析存在明显不足。有些综合实力比较高的医院,专门制定出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专业化管理系统,也获得了一定管理成就,但因为其与上级标准规范不相符,导致其中的各项资源失去了共享价值。有些医院的管理系统虽然十分成熟,但要广泛进行推广依然面临一定困难。

2.规范化维护管理的基本策略

对于医用设备维护管理而言,借助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对设备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尤其是能够全面记录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整个过程,并对具体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在出现故障之后能够及时派遣人员进行维修保养,使各项损失被控制在最低范围,提升设备本身的综合效益。

2.1 实现采购操作信息化管理

(1)采购计划管理。即申报科室直接利用专门的信息系统填写专门的申购单,并将其上传到设备部门进行审核,再由主管领导和设备委员会进行批准。这样一来,申报单位就能够直接利用信息系统找到审批进度,节省时间和流程。

(2)采购设备管理。利用采购计划,在系统当中对现实进行详细记录,包含具体的招标时间、参与人员、完成时间等,使整个过程更加透明,也给后续设备维护责任的落实带来一定参考。

(3)采购合同管理。即给合同设置专门的编号,将双方的基础信息完全体现在其中,确保后续维护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所参考。

2.2 促进维修管理信息化发展

对于医院而言,需要直接建立一套基于信息技术的医用设备维护信息化管理数据库,建立专门的使用和管理制度。在该类数据库当中,需要将设备的购置信息、日常管理、电子技术档案、维修保养等内容全部纳入进去。同时还要具备信息浏览、查询、检索与管理的功能,确保能够在维护管理工作中及时根据自身工作需求精准便利地获取相关信息[3]。但各个模块之间还要保持独立和联系,使所有信息都能实现有效互动。对于保修工作来说,还可以直接利用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申请,将其上传到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由其进行汇总,并对维系任务进行分配,确保能及时解决设备运用中的各项问题。在这之中,申请科室还能直观看到整体报废情况,并将其具体信息留存在系统当中,给日后的管理带来一定参考。如此一来,就能有效减轻工作强度,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完整性。

2.3 落实维修维护档案信息化

给设备维修维护设立档案,能够全面记录整个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加强后续应用与养护。在这之中,重点包含了设计图纸、使用说明书、线路图等内容。在设备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各种影像资料都在不断增多,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给其维修维护档案管理带来更大存储空间,强化档案管理效率,并实现多类数据信息的共享发展,推进电子信息化管理。当前医院医用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档案监管工作中主要包含了设备的基本配置、定期保养、维护监管、报废监管、维修检测等方面,给其实现信息化之后,有利于实现对维修维护中浪费现象的有效控制,更加集中地获得设备使用状况信息,以提升使用率。同时在其技术作用下,还能优化设备本身的应用功能,实现对设备故障的集中化控制,并进行合理布局,保证应用的规范化。

2.4 开展动态化设备故障控制

实际进行规范化管理时,需要基于医用设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理论,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作用,以使设备在线故障填报、维修派单、结果查询、保养计划等实施自动化管理,确保各项环节都能实现高效化记录,充分掌握设备的具体故障问题,简化维护流程,节约成本投入,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实现设备风险评估,以指导各科室安全合理地进行设备应用,保证基本的医疗安全。为此,这就需要在信息化发展中,制定出医用设备规范化管理的信息化应用程序,并将其直接融入日常工作。一旦某个设备出现问题,就能在线将故障信息反馈到维修部分,并针对故障实际状况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还能对整体维修保养过程与结果进行记录,给后续设备的进一步管理带来充分参考。

2.5 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

当下的医用设备当中包含了大量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兼具多个学科与领域的发展特征。为进一步实现维护管理规范化,必须让更多现代化信息人才加入其中,兼具全科能力和专科素养。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类人才明显存在一定数量缺口,必须加以培养。具体应根据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使其深入设备应用一线,加强技术指导,进一步规范设备操作过程。同时定期派遣一些技术人员外出学习培训,充分掌握一些先进设备的基本原理、构造、操作方式、功能以及注意事项,学习完成之后及时进行考核。

3.结语

医用设备的维护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且困难的系统化工程,将信息技术引入其中,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使设备的具体分布状况、维修记录、资料查询等全部体现出现,在简化工作流程的同时,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和精准。值得注意的是,在该项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必须渐次展开,与医院的动态化发展相适应,最终达到强化医院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综合服务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医用规范化信息化
75%医用酒精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