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义仁,李 群,刘 限,王 欢,秦 利,刘彦群
(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沈阳 110866)
动物界是地球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类群,为人类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动物学研究历史悠久,既是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多种分支学科的基础学科,广泛涉及农、林、牧、渔、医、工等行业,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动物学研究分支丰富,传统分支主要包括动物形态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分类学、动物生态学、动物地理学及动物遗传学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及动物学各分支学科与数、理、化等相关学科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动物学的研究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动物学已发展为以生物学普遍规律为基础的内容全面的动物科学,不仅研究动物及其生产,还被用来进一步阐明广泛的生物学活动规律,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开展动物学研究对于人类揭示生命规律及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2015 年11 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双一流”建设新时期。“双一流”建设是我国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战略,主要是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立足高等教育发展现状,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高等农林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中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等农林院校在加强“双一流”建设中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把握“双一流”建设基本原则,充分凝练学科方向,合理定位、特色发展,积极寻求自身定位,发展特色学科,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建设。此外,各农林高校应深化协同、创新攻关,解决行业重大问题,推动农林行业整体发展[1]。动物学学科范围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不同地区有各具特色的研究对象,因此,动物学学科已成为高等院校尤其是高等农林院校的潜在优势发展学科。
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金字塔的顶端部分,肩负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创新科学技术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行动物学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教学模式因循守旧、单纯强调专业知识的训练和提高、知识面不广及学科间缺乏交流、指导模式单一等局限,未能与时俱进、求新求异,束缚及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高质量研究生的需求。
高等院校应在研究生培养模式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强化创新思维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术创新能力首先需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围绕创新能力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基础理论课程应加强课程建设。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对硕士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动物学学科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创新,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动物学作为动物学学科硕士研究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具有多而杂的特点,系统性较差。鉴于课时限制无法完全覆盖所有教学内容,同时考虑不同院校动物学课程内容的差异,有必要对动物学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调整与优化,以适应不同基础学生的培养需要[2]。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均通过精简教材内容、强调经典实验、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等措施来提高教学效果。授课教师还应根据本校研究特色及地方区域动物资源优势类群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从而突出不同学校的动物学课程特色。同时,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动物学教学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被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式、多媒体、问题式、探究式等教学法[3],可增强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自主参与,让其参与到课程教学环节,并创新评价体系,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4]。此外,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课程线上教学平台,打造线上线下并重的混合教育模式,整合资源,强化学生自学能力锻炼,培养学生分析、整合资源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
在教学模式创新的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创新学生学习训练模式,打造“训练-反馈-学习-训练”的学习反馈培养训练模式。根据学生兴趣组建科研任务小组,进入专业教师不同的科研项目中承担相应的科研工作,同时要求学生撰写详实的项目计划书,并制定相应的预期目标。专业教师成立专门的指导评价小组,指导学生完成预期科研任务,并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反馈,指出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解决问题后再给予评价,直至达到预期培养目标。通过科研项目或任务的更新,反复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习及实践能力,直至学生具备良好的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为导向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专业指导教师团队根据当前学校、各省市及国家级学科竞赛项目筛选出动物学研究方向相关的竞赛,组织专业研究生构建“创新驱动型”研究团队积极参加,拓宽学生科研视野,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以学科竞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融入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学学科学生主要参加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主要有挑战杯、智慧农业、全国蚕桑科技创新大赛等。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趋势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多学科课程融合、以科学问题为中心的项目式培养模式及组建跨学科院系等制度化模式是目前国内外高校常采取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生培养主要模式[6]。沈阳农业大学动物学学科通过整合学科导师队伍,营建面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多学科学术环境;同时,以项目为导向跨学科组建指导团队,并针对困扰产业生产的瓶颈问题,吸收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专家进入团队,跨学科及校企合作指导团队以项目式培养方式来推动科研服务生产的中心任务,全面提升研究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017 年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名单中,高等农林院校有2 所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有7 所进入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有15 个一流学科入选,其中将生物学作为建设学科的仅有中国农业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2 所农业院校,而有14 所综合性大学的生物学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学科。这说明了高等农林院校对生物学学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事实上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已成为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的优势学科类型,截至2017 年11 月,有8所“双一流”建设高等农林院校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已经进入ESI 排名前1%[1]。刘凤侠等[7]对国内18 所农业院校2008—2018 年科研实力进行了分析,分别有17 所和15 所学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入围ESI 全球前1%学科,表明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已成为我国农业院校的特色学科;此外还指出我国农业院校存在科研生产力及科研影响力发展不均,且高质量、高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不多,科研创新力后劲不足等问题,建议各农业院校应加强对ESI潜势学科的关注。
我国幅员辽阔,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利于高等农林院校打造具有地域性的研究特色,全国各地农业高校应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的优势动植物产业发挥高校的科技优势,打造特色产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有利于各农业高校形成特色优势学科。然而,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在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明显存在学科生产力偏弱、科研竞争力及创新力不足等问题。如湖北省只有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 前1%,说明湖北省高校在植物学与动物学领域整体科研竞争力不足,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8]。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学科在2018 年1 月成功入围ESI 全球前1%学科,也是惟一入围ESI 的学科,且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是其未来最具实力入围ESI 的潜力学科[9]。因此,沈阳农业大学聚焦核心竞争力,加强政策引导及学科建设顶层设计,结合国内外交流合作实施人才引进,加大学科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科研成果奖励机制,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2019年5月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首次入围ESI 全球前1%学科。例如柞蚕资源是辽宁省的特色资源之一,辽宁柞蚕茧产量约占全国柞蚕茧总产量的80%,对于辽宁山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依托全国惟一以柞蚕为主的蚕学本科专业为柞蚕业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并依托特种经济动物科学及动物学等硕士学科、辽宁省昆虫资源工程技术中心及沈阳农业大学柞蚕研究所围绕柞蚕产业瓶颈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解决了柞蚕生产过程中的众多难题,全面提升了柞蚕产业从业人员的科研实力,为保障柞蚕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因此,在高等农林院校“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地方特色动植物资源,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加强跨学科及国际合作,激励创新产出高质量成果,全面提升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的科研竞争力,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特色产业,积极打造特色优势学科,突出高等农林院校在高等教育中的职能,保障农业农村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直都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点。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要精于某个学科学业,而且要具有学科交叉融合的特征。要围绕动物学学科重点任务,从教师师资、课程教学、学生学习、培养体制、监督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模式创新,重点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构建一套以多学科交叉为核心的的动物学研究生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应用型和复合型创新人才,还可进一步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