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新媒介形态不断变化和延伸的态势下,我们进入信息多元化时代,也就是新媒体时代。新媒体具有即时性、丰富性、多元性等特征。
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行业必须冲破传统的观念束缚,紧跟时代步伐进行创新与提升,这也就要求广电编辑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先进的服务理念,具备精准的判断力和超前的洞察力,不仅要丰富学识,还要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做出来的节目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走在社会潮流的前端,也能更好地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的价值观。
新媒体是在先进信息科技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及手机电脑等终端,向用户提供数字化信息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特点是碎片化、互动性、自主性。由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太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状态,新媒体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新媒体的传播速度比传统媒体更快且成本低,其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查询便捷。
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要和不断涌现的新媒体、自媒体争抢市场份额。现在一些自媒体主播、博主言论大胆犀利,风格多样,并且发表文章、视频迅速,使用的媒介多样化。现在最火的新媒体节目形态可谓是短视频,一个短视频仅仅只有15秒就能让观众记得非常牢,这些节目的创新非常快。当代社会,人人皆可是自媒体,这也使广电编辑的话语权降低。但在网络上许多消息真假难以辨别,这也体现了信息时代的缺陷,所以广电编辑可以抓住这一点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自我素质,传播真实且积极向上的内容。由于网络媒体的传播速度比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新闻的传播速度要快,受众可以随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查看相关信息。这也是很多人放弃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主要原因。
网络已经影响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很多传统的广播电视台因为无法跟上社会发展趋势而落寞下去。这就说明,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走得更长久。所以,广电编辑只有提升素质、加强业务创新,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面对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广电编辑也需要不断提升自我、不断改革创新,并且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遵守新闻传播的规则,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尤其是时政新闻工作者更应该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工作中充分体现职业道德素养,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广电编辑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传播正能量,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二,在掌握大量有用素材的情况下,认真甄别信息真伪,筛选出真实的有价值的信息。第三,新时代的广电编辑要多读书,不断积累知识,让知识面更广,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且改变一些固有的语言方式和表达方式,把受众难以理解的词汇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广电编辑还要学会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
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大多数人喜欢和热爱的东西才会成为主流,广电编辑需要有较强的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广电编辑要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进而带动受众审美能力的提升。
广电节目的制作是非常严谨的,在节目的播出方式、播出条件等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求广电编辑具备应急能力,确保新闻传播的安全。广电编辑的工作性质要求其必须具备灵活变通的能力和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
人才是广电媒体发展的基石。信息化时代发展要实现高速度向高质量的转变,对广电编辑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队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广电编辑这个职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它要求广电编辑必须实时掌握社会的发展动态,且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以《天气预报》节目为例,以往受众都是在每天固定的节目时间去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信息,但是在新媒体时代出现了《天气预报》小程序,在手机、电脑等多种媒介上受众随时都能看到,不仅能看到次日的天气,还能了解此后一星期内的天气预测,这就是新媒体的便捷之处。这就给广电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其需要在栏目的开设、内容的筛选和节目的呈现方式上进行创新,使节目更具服务性、贴近性。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AR、VR、MR等技术与新闻行业的结合不断深入,推动媒体内容呈现和产品形态的持续创新。为提升广电编辑的创新能力,广电编辑应该时刻关注新媒介的发展,了解社会潮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内容。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时代下广电编辑需要认识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同,勇敢面对挑战,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积极寻找和探索适合的发展道路,并且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