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凯,唐红生,宛柏杰,赵绍路,张桂云,朱静雯,代金英,胡 蕾,严国红,王爱民,朱国永,施 伟,孙一标,孙明法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 盐城 224002)
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 860~3 000 万hm2, 其 中 粳 稻 约 为730 万hm2, 占 总 面 积 的25.5%。江苏省水稻平均年种植面积220.1 万hm2,约占全国水稻种植总面积的7.3%; 平均产量537.5 kg/667 m2, 比全国平均单位面积产量高30%以上[1]。自1996 年起实施“中国超级稻研究计划”,更是极大提升了水稻育种水平,其中江苏省内育成的宁粳4 号、武运粳24 号、连粳7 号、南粳9108 等被评为中国超级水稻品种[2-5],使水稻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10%以上,这些水稻新品种的育成对推动我国水稻生产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目前现有种植水稻品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 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单一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多年后,产量徘徊不前、抗病性减退、稻米品质下降等问题,对江苏省粮食生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6]。 因此,选育适合江苏省不同生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病水稻新品种并进行示范推广, 充分发挥江苏省水稻生产的资源优势、区域优势和生产优势,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科盐5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沿海所)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 以沿海所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盐稻9 号为母本、 以沿海所自育中间材料盐稻99-77 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过6 a、10 代繁殖选择育成的中熟中粳稻新品种。
2007 年夏于盐城用盐稻9 号与盐99-77 杂交配组,收获杂交种子39 粒。 同年冬天杂交种在海南三亚加代,田间种植编号07GF1315,成熟后混收。 2008 年夏, 盐城种植F2群体, 田间编号8GF2185,选留优良单株10 株。经盐城、三亚3 a、5代异地繁殖选择,2011 年夏,盐城种植F8株系,田间编号1G1221-1226, 性状基本稳定, 各选留1株。 2012 年夏,盐城种植F9株系鉴定圃,田间编号2G 鉴606-611, 其中2G 鉴608 表现突出,命名为盐稻15608。2013 年参加中粳稻品比试验,盐稻15608 表现高产、优质、抗病。2014 年参加中粳稻大区品比试验,综合农艺性状优良。 2015~2016年参加多点品比试验, 性状稳定, 表现突出。2017~2018 年被推荐参加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国家黄淮粳稻联合体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2020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200288。
2013 年参加沿海所粳稻品比试验, 盐稻15608 表现突出,平均产量9 871.5 kg/hm2,较对照徐稻3 号增产6.06%。 2014 年参加沿海所粳稻大区品比试验,平均产量9 772.5 kg/hm2,较对照徐稻3 号增产7.55%。2015 年、2016 年参加徐州、宿迁等地异地品比试验,表现突出,平均产量分别为9 972 kg/hm2、10 053 kg/hm2, 较对照徐稻3 号分别增产6.58%、6.33%。
2017 年参加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国家黄淮粳稻联合体区域试验初试, 平均产量10 062 kg/hm2,较对照徐稻3 号增产7.1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100%。2018 年参加区域试验复试,平均产量10 050 kg/hm2, 较对照徐稻3 号增产7.8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100%。 全生育期153.6 d,较对照徐稻3 号迟0.9 d。 2 a 区试平均产量10 051.5 kg/hm2, 较对照徐稻3 号增产4.3%,增产点比例85.0%。
2018 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 885 kg/hm2,较对照徐稻3 号增产5.90%,达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100%。
粳型常规水稻品种。 幼苗矮壮, 芽鞘短粗绿色,叶片短挺,叶色淡绿,分蘖性较强,分蘖发生早而集中,低节位分蘖多。 全生育期154 d,与对照徐稻3 号相仿。 有效穗数20.4 万穗/667 m2,株高99.3 cm,穗长17.3 cm,总粒数164.4 粒/穗,结实率83.6%,千粒重25.8 g。 无芒,落粒性中等,谷粒呈黄色、饱满度好。
2017~2018 年由天津市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采用人工接菌与病区自然诱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稻瘟病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2 a 分别为4.50 和4.6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 级,中感稻瘟病。
2017~2018 年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验点分别单独种植生产提供稻米样品,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负责检测分析,主要指标:糙米率85.4%,整精米率72.2%,垩白度4.7%,透明度1 级,直链淀粉含量16.1%,胶稠度60 mm,碱消值7.0 级,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三级。
黄淮麦茬稻区一般在4 月下旬至5 月上旬播种,水育秧播种量25~30 kg/667 m2、旱育秧播种量35~40 kg/667 m2,培育适龄带蘖壮秧;机插毯苗5月上旬至6 月上旬播种,播种量100~150 g/盘。
常规育秧秧龄30 d 左右移栽,2.2 万穴/667 m2左右,3~4 苗/穴,株行距13.3 cm×23.3 cm;机插毯苗秧龄18 d 左右移栽,16.6 万穴/667 m2左右,4~5 苗/穴,株行距13.3 cm×30.0 cm。
遵循“前重、中稳、后补”原则,施纯氮20 kg/667 m2,其中基肥60%、分蘖肥15%、穗粒肥25%。薄水栽秧、浅水分蘖、适时搁田、及时复水,收获前7~10 d 断水。
播前药剂浸种可有效防治干尖线虫病和恶苗病,大田根据植保部门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纹枯病、螟虫等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