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慧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扬州 225127)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其中有65.1%为10~39岁的用户,手机网民规模达8.47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9.1%[1]。可见,不受时间、地域、场景限制的“新媒体”“微媒体”“自媒体”正急剧改变着中国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年大学生更是“微传播”的重要参与者。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相较纸媒及校院官方网页等传统网媒而言,“新媒体”无疑覆盖了更多更广的受众,也更受大学生欢迎。其中,“微信公众号”因其多媒体推送表现形式多样、信息容量较大、互动方便快捷、易于引发二次传播乃至多次转载等优势,备受广大学生、家长、教师用户青睐。因此,“新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自然应当成为高校把握主流价值观话语权、做好思想引领工作的有力抓手和重要阵地。
如何建设起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公众号平台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呢?笔者以为,首先要在主题与内容上下功夫,对于推送主题的系统规划是必不可少的。诚然,“公众号”目前的行业生态是“碎片化”的,“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写作”客观存在,但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价值观的传达不能是“碎片”的、天马行空的,否则极易出现导向不良、导致大学生产生认知偏差等恶劣现象[2]。要想切实提升高校官方公众号在思想政治引领方面的有效性,最大化地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作用,首先要抓好主题和内容的龙头;而要想保证公众号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与宣传方向,就需要有科学的管理、系统的规划和明确的依据。
当前,高校各级官方公众号的实际运营者大多是专职辅导员,教育部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对于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作了精准而系统地提炼,这些项目是辅导员们为学生提供的主要服务,也是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对标43号令中的“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来系统策划高校官方公众号的主题与内容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构建高校宣传教育、网络活动、信息速递、交流讨论平台,更好地开展思想引领、丰富工作载体、及时传递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使互联网这个大学生价值观塑造过程中的最大变量成为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的最大增量。
2017年9月公布的最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明确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有: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除了第九项是对辅导员自身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要求之外,其他八项都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息息相关。
目前高校官方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大部分是与师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新闻资讯、通知公告、活动报道、讲座预告等,较好地实现了信息传达的功能[3]。但另一方面来看,其思想引领、理论教育功能则没能得到充分体现。具体来看,高校官方公众号可设计以下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的相关内容。
1.权威理论解读。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新近出台政策、国家领导人重要讲话等的精细解读。可以定期推出专栏,引导同学们加深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理论讲解在注重学理性的同时也应兼顾生动性、吸引度,多采用图说、漫画、短视频等形式,而尽量少用大段文字堆砌,给受众以轻松而深刻的阅读体验。同时,还可面向师生发起投稿,征集师生的思政学习心得、感兴趣的理论普及趣味文章、小故事等,并邀请师生通过“写留言”的方式表达意见、建议,真正使公众号的理论宣讲版块活起来。
2.国情、民情、社情讨论。包括对国内外热点时事的追踪、社会舆论的汇总、校内时事的报道等。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关心国情社情,修炼广阔的视野是他们的必修课,高校官方公众号的运营自然也要开阔视野。同时,因为这些焦点问题往往也是大学生们广泛关注的,高校公众号也可采用互动式排版、嵌入问卷、鼓励留言等形式,建立交流平台,引导受众参与话题的分析、讨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3.榜样模范宣传。包括对时代楷模、改革先锋、人民英雄、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者的宣传和对身边师生中的先进典型的宣传等。可以设立专栏,一方面收集编辑推送具有震撼人心的楷模事迹;另一方面,策划“身边榜样”专题,报道校园先锋、身边杰出青年、情暖校园人物等优秀师生的故事,用榜样力量感染受众。
抓好党团和班级建设是辅导员的基本功,高校公众号也应关注相关内容并为党、团、班协同工作贡献力量。一是围绕主题,推送常规资讯,如党务团务班务公开;身边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的先锋事迹介绍;党日活动、班团活动风采展示;班级建设经验宣传等。二是挖掘特色内容。比如定期开展党史团史知识竞赛,爱党爱团、班风建设主题征文等线上活动。还可以专门开辟版块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青年推送党课、团课、教育培训等相关学习内容。[4]
培育优良学风是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高校官方公众号作为生命力强、贴近学生的思想引领平台应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构建学业资讯速递平台,各级公众号可依据自身定位和服务对象,广泛收集并组织发布学术报告、学科竞赛、教务信息等方面的最新资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实施核心能力提升工程。各高校新媒体平台可以结合自身特色、优势学科,设置以学术前沿报道、学术科普、学术干货、优质慕课、学业能力提升方法等为主要内容的资源共享专栏;各二级学院公众号则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在公众号主页开辟专门菜单共享学习资源;还可设置师生问答、大师微课堂等栏目,邀请学校教学、科研名师在线答疑解惑。
3.采取典型引领策略。在公众号平台积极宣传国家奖学金、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赛事及各类专业学科竞赛重要奖项获得者的事迹,大力推广优良学风班的建设经验,树立学业方面的青春榜样,引导大学生坚持以学业为重,学习先进、激励自我、争当模范。
4.开展多样化学风建设活动。依托公众号组织开展早起打卡、自习打卡、每周同读一本书心得分享、学风建设大讨论等线上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校公众号既是思政教育阵地,也是服务学生的重要渠道;既要充分发挥价值引领作用,也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相对其他版块来说,日常事务管理版块的内容更加偏重功能性,形式以在公众号主页嵌入服务菜单供用户点播为主,主要可以提供以下类型的服务:
1.信息发布服务:可包括发布院校简介、专业介绍、校园三维导览、学校校历、校车路线、链接学校主页等常用校内门户等。
2.事务办理服务:可包括教务信息查询、部门联系方式查询、注册缴费、图书借还、考勤签到、勤工俭学、报修服务等,也可将以上所有内容嵌入“综合服务大厅”菜单下,同时可配合大数据分析,提高管理的人性化和智慧化程度。
3.临时应急服务:公众号的编辑灵活度较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在公众号主页增减临时菜单,以应对特殊时期的特殊需求。
当前的大学生群体有个性有自信,想法多元而富有创造力,但部分同学的抗压能力、心理耐挫能力表现较弱。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也一定会有所作为。
1.做好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依据大学生普遍关心的主题和话题,推送学业困扰、人际交往、情绪管理、恋爱情感、自我成长发展等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调适一般的心理困扰、提升心理健康素养。还可组织创作、展示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微视频、动漫、海报等,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宣传效果。
2.畅通心理援助渠道。一是要及时公布、广泛宣传各类最新的心理援助热线、援助途径、校内心理咨询网络及预约方式,推荐能够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APP、专题网站等。二是可以借助公众号平台设计网上心理咨询室、聊天室,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3.组织丰富的线上心理活动。比如可以在公众号菜单栏开辟“心灵树洞”、“吐槽墙”等版块;围绕心理电影观后感、解压书籍读后感等主题征集心灵美文,帮助同学们宣泄情绪、疏解心理压力。同时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月、“3·20咱爱您”心理健康教育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线下思政的简单网络化,而应是在传播线下思政教育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网络实践和发展需求,将教育内容拓展至网络素养教育、网络理性教育、网络环境塑造等方面,努力培养校园好网民[5]。从另一方面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也有助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通过高校官方公众号平台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加强相关教育。一是灵活有效地开展宣传:比如专题推送共建清朗网络倡议书、网络法律规范、网络安全知识、网络观塑造的相关内容。二是积极有序地组织相关活动:比如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之际,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文章、漫画、logo设计、虚拟人物形象设计、微视频等各类型的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传播和弘扬网络正能量,优化网络生活方式,在网络上发出青年好声音。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而高校公众号在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上的作用发挥,也正集中在预防指导方面。
1.加强宣传,提升大学生的危机预防和应对能力。比如利用公众号常态化推送安全教育提醒、典型危机案例分析、自救互助知识、危机处理技巧、逃生常识等内容,同时配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相关宣传教育,培养学生的危机感、危机意识,预防危机发生,指导学生具备初步应急常识。
2.用好平台,守住网络舆论阵地。在重大校园危机发生之时,高校公众号也可以成为官方的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向外界发布准确的危机情况,有效引导舆论,遏制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以往零敲碎打、形式单一、被动而为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各高校都应当利用好官方公众号平台,努力为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立体的、完善的就创业指导体系。
1.夯实基础,重视就创业知识的教育普及。公众号应当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规划理念、就业创业形势分析、流程解读、支持政策、求职技巧、形象管理、就业心理调适、求职典型案例等基本的就业指导专题推送服务[6]。
2.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信息保障。新媒体在给传统的就创业指导工作方式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包含着巨大的机遇,依托现代化技术的招聘信息发布方式方便快捷、受众广泛、传播速度快、效率高,但四面八方涌来的海量信息也要求各级高校官方公众号依据自身实际,对招聘信息进行筛选择优,进行高效精准的岗位推介。
3.创新工作方法,提供个性化的就创业指导服务。在提供普及化的知识宣传服务的基础上,高校可以依托公众号平台嵌入大学生就业咨询窗口功能版块。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线上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中的第九项“理论和实践研究”是针对辅导员个人发展提出的要求。同样,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过程也是不断推进理论与实践创新的过程。事实上,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各个学科、各行各业想要有所突破都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探索。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建设与完善自然也需要许许多多相关从业人员的研究投入。目前看来,关于高校官方公众号思政教育功能的理论研究成果、实践案例日趋丰富,但仍然还有不少可深入挖掘之处,期待更多的相关专题研究与学术探讨。
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新媒体”“自媒体”传播形式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优越的共享性、丰富的信息量,能实现与读者的多样化、全方位沟通。高校官方公众号的主要受众是在校就读的学生、教职工以及部分学生家长,作为一个官方的发布平台,它具有着较强的公信力,自带“流量”与影响力,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功能优势,打造好这一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助力实现高校思政工作的现代化。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在公众号平台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往往会存在粉丝活跃度下降、传播范围局限等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将系统设计与整体策划的理念融入公众号的运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提升推送内容和服务质量。高校公众号应当在坚定社会主义立场、把握主旋律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贴近校园生活实际,提供符合受众个性、兴趣和实际需要的主题、内容与服务,如此方能维持读者的热情,吸引更多的用户,使高校官方公众号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最大程度释放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