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卓璇
电视媒体是重要的新闻资讯传播载体。通过对新媒体及信息技术的运用,电视新闻更具影响力,各类信息的传播效果有效提升。与传统的纸质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在影像和声音的作用下,有着更加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能够真实呈现和还原新闻场景。另外电视新闻的制作需要经过采访、镜头设计、摄像及后期剪辑等一系列流程,来确保新闻内容完整、真实、形象、客观。目前电视新闻报道内容覆盖了社会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类型主要包括实况新闻、会议新闻、直播新闻、人物类新闻等。
目前受众对电视新闻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提高收视率,电视新闻节目应对受众需求加强分析,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通过电视新闻,大多数人都可以获取自己关注的资讯。在进行电视新闻制作时,要对受众心理进行调查,使新闻感染力和影响力增强。加强市场调研工作,有助于明确受众的电视新闻获取需求,促进新闻制作的顺利进行,确保新闻内容更具价值,与群众生活更为贴近,同时增强电视新闻的深层次传播效果。
电视新闻节目应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信息传播渠道,使人们可以通过各种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电视新闻资讯的接收。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常不具备时效性,因此电视新闻需要满足受众碎片化观看需求。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人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不断拓展,对新闻信息的真实性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新闻节目内容制作时需要充分体现信息的准确性,并对新闻信息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深入挖掘。
电视台新闻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量较少,无法满足受众需求;新闻信息内容的时效性较差,编排不合理,与社会现实相脱离,新闻内容表述不准确,无法有效吸引受众注意力;一些新闻资讯缺乏有价值的信息;电视新闻表达方式单一、缺乏变化、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受众的亮点,容易导致受众产生厌烦情绪。
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受众角色从以往的新闻被动接收者向新闻的制作者、参与者和传播者转变,社会大众可以将生活中发生的事件直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发布,也能够第一时间从网络中获取信息。电视新闻缺乏时效性,无法有效满足受众需求,因此受众目前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为网络平台和各类社交媒体等。
由于传统电视新闻长期采用固定的新闻模式,在新时代背景下,未及时进行优化和创新,对现阶段的受众群体而言缺乏吸引力。受众受到多元化的网络传播模式和内容的影响,更容易接受短视频形式传播的新闻资讯。对受众来说,电视新闻编排模式单一,并且播放速度、顺序无法自行调整,受众就逐渐对其失去了观看兴趣。
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电视新闻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网络媒体更关注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在信息内容的深度挖掘方面力度不够,与主流媒体相比较,权威性、专业性不足,而电视媒体能够给受众带来更有价值、更真实准确全面的新闻内容,并起到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作用。
因此,在新闻节目编辑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新闻信息的筛选,确保新闻信息的价值,对信息呈现顺序进行合理编排,采用受众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播放。
为了实现电视新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优化和创新电视新闻编辑功能作用,增强内容的视觉冲击力,确保其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
要结合受众需求,策划新闻节目,提高新闻感染力、表现力、影响力。同时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要对受众进行广泛调查,借助调查问卷等形式,加强与受众的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取受众的反馈意见,准确把握受众需求。
充分利用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形式,增强新闻信息的融合度,尽可能采用较小篇幅对信息内容进行有效呈现,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新闻表现形式进行创新,构建更合理的编辑机制。
另外还要重视电视新闻的编辑效果和画面呈现效果,对拍摄手段和编辑方法进行创新,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和冲击力,丰富画面色彩,使电视新闻更加新颖,更吸引受众关注,提高受众满意度。
为了有效提高电视新闻的收视率,需要对受众需求予以全面把控,打造良好口碑效应。要对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对新闻事件展开全面分析和研究,梳理新闻中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对其进行细致入微的报道,不说空话、套话,提高新闻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深入性,加深受众对电视新闻的印象。同时,应增加与受众的互动,提高受众的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新闻传播的效果。
融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消息类节目需要不断创新,提高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因此编辑工作需要围绕受众需求,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对新闻制作模式进行优化和创新,切实提升整体编辑水平和呈现效果,确保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