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红云 (峨眉山市妇幼保健院)
怀孕是件大喜事,有句老话说“女人这一生会做一天的公主,做十个月的娘娘”,说的就是婚礼那天以及怀孕后的十个月,这孕期的地位可见一斑。我闺蜜最近怀孕之后就常给我打电话,唉声叹气的说她婆婆天天给她做饭,各种鸡汤鱼汤老鸭汤,少喝一口都恨不能全家上阵掰开嘴巴喂……嗯,听着就很有画面感。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家庭都是很常见的,老人最常说的就是“你现在得多吃”“一人吃两人补”“吃这个对孩子好”……但是这样的补法,真的好吗?孕妇在进补的时候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适当进补。当知道自己怀孕之后,首先应该到医院做个检查,让医生帮忙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基本上保证正常的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就可以了,适当地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之后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孕检,看看有没有严重缺乏的营养物质,需不需要从其他方面进行额外补充,如果情况特殊,确实通过日常食物不能满足时,再考虑食用一些补品。
食补为主。现在五花八门的广告都是针对孕妇和婴儿,广告词里说的天花乱坠,那效果堪比济公的“伸腿瞪眼丸”,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都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况且“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良好的饮食才是补充营养最好也最安全的方法。所以各位孕妈和家属们,与其花钱去买补药,还不如好好研究一下孕妇食谱,把食物做的更加精致可口,激发孕妇的食欲。
均衡进补。怀孕期间的营养补充一定要注意均衡性,不能只侧重于一方面的进补,很多女性在怀孕之后比较挑食,有些会出现妊娠反应,所以这样也不吃那样也不吃,而家人就迁就着孕妇的口味,爱吃什么就一直给做什么,这样孕妇虽然吃得多了点,但营养补充却过于单一,这也会使得小宝宝的发育受到影响。所以,各位孕妈一定不要挑食,对于不怎么喜欢的食物,我们可以尝试换一换做法,我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一定能找到你喜欢的!
根据体质进补。人是分不同体质的,而食物也有着不同的属性,类似于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不同的体质在遇到不同属性的食物时,也会碰撞出不同的火花。举个例子说,牛羊肉、板栗这种食物,孕妇吃了能够起到温补的作用,但是如果孕妇本身体质虚寒,那就不适合了。而甲鱼、海参这类食物,虽说大补,但也不适合阳气虚的孕妇。所以在进补之前,要先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根据自己的体质来进补。
孕期的进补通常是全家关注的重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很多年轻的准爸准妈也会上网查看进补的方法,和其他孕妈在平台上交流互动,总体来说,合理进补的观念较之前进步了很多,但网络毕竟不是医院,广大网友也不是医生,“踩雷”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那么,在孕期进补的时候,都有哪些错误的观点呢?
多吃山楂。虽然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胎儿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但仍然挡不住一大群公公婆婆对“酸儿辣女”的执念,以及对“抱孙子”的执着。我在不止一个怀孕朋友的桌上看见过山楂和山楂制品,当然,也有些人是因为妊娠反应,觉得山楂酸甜开胃所以准备的。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山楂孕妇是不宜多吃的!根据现代研究结果显示,女性怀孕期间,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孕妇的肠胃功能有所下降,多食山楂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胃酸。同时,山楂对子宫具有兴奋作用,孕妈在食用山楂后,会促进子宫的收缩,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流产;所以孕妇最好少吃山楂。
多吃药膳。随着中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中草药在餐饮业的舞台上也占有了一席之地,有些饭店会推出各种各样的药膳来吸引消费者。而那些奋战在厨房一线的家属们就受到了启发,在汤和菜里加入各种各样的中药,以求达到进补的效果,像什么黄芪、党参、当归这类都是比较常见的。我见过有家境较好的,在怀孕期间特地买了虫草给儿媳妇炖乌鸡汤喝。单说这几味药材,补吗?真补。适合孕妇吗?那可真是不一定。药膳是在辨证理论指导下,根据患者体质和需求,选择合适的食材、药材和调料,经过特定的烹饪方法完成的、一种既美味而又营养的食物,而不是简单地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都放在一个锅里煮熟了就行,那叫大乱炖。
多吃胎盘。“孕妇多吃胎盘好,对孩子也好”,这种说法不仅在农村,在城市其实也一样盛行。胎盘的确具有药用价值,学名叫做“紫河车”,能够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同时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但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内分泌是非常敏感的,胎盘吃多了其中的激素是有可能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的。
总之,女性在怀孕期间的确是要补充足够的营养,但也不能没根据的乱补,前两年赵丽颖大火的《知否》里,女主明兰的母亲不就是被人瞎补导致胎儿过大难产的么?所以,孕妇进补一定要适度、合理,这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