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杨可心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天津 300387)
根据第三方社会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显示,2018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为91.5%,与过去4届相比略有下降;从就业职业、行业来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最多的职业类型是“中小学教育”,比例占到就人数的19.3%,就业比例增长最多的行业是“中小学及教辅机构”,就业比例为12.7%。数据反映出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所从事的教师行业前景相对良好,但在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下,2020年全国毕业生就业情况则呈下行趋势[1]。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同比增长40万,创历史新高;另外,由“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发布的《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仍有26.3%的2020届应届生在求职。”这就意味着,2021届毕业生面临着“双届叠加”的就业局面。作为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教育类别下的就业岗位所显示出的发展活力固然给我们打上一剂强心针,但数据所反映的就业压力仍不容忽视。如何正确看待就业问题,深入挖掘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找到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案,是学校、学院乃至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对共同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本次调研针对T大学文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来自四个年级两个专业,包含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师范、非师范生;研究生分别来自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文字学及其他文学相关专业。
在调研前期准备阶段,采用文献阅读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检索相关文献进行阅读,为此次调研方案做好基础准备。相关准备工作做好后,针对文献阅读中了解到大学生可能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对23名学生代表开展座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反馈的情况进行下一步问卷设计。
随后采用线上问卷发放的形式对T大学文学院的全体本科、研究生发放问卷,共计回收604份问卷,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率达到100%。最后将问卷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各影响因素之间进行交叉分析,得出结论。
1.就业政策意识分析
从调查结果来看,就业政策意识的整体情况并不理想,有接近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对国家给大学生提供的相关就业政策不够了解,对于政策性相关知识概念比较模糊。
学生在就业方面多数是已经有个大概方向,或者是没有方向但是看到周围其他人会有从众心理,不会积极主动去了解国家就业政策,而是按照既定计划或是家人安排选择就业,就业意识还有待加强。
2.就业方向分析
在就业地域上,学生比较集中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二线城市,二者比例高达84.77%,另外只有少部分学生希望去三线城市工作,比例不足5%。
学生就业地点的选择更倾向于大城市和二线城市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城市比较重视人才,工作岗位较多,发展前景好,工资待遇方面也相对三线城市高一些。三线城市和填写其他选项的学生,基本都是选择回到老家就业,他们表示虽然城市相对较小、工资水平不高,但是考虑到家人和生活成本的因素,更希望毕业后回家就业。
在就业岗位选择方面,学生首选方向为学校及科研研究所,所占比例为61.92%,具有绝对优势;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次之,占到总人数的18.54%;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的就业首选是私立学校或教育机构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在接受调查的604名学生中只有5人表达了有自主创业的意愿,人数较少。
就业岗位的选择上学生比较倾向于教育相关类别的工作,所期望的工作岗位都具有编制、相对稳定、风险小等特点,岗位选择上比较固化,学生不愿意跳出自己专业的舒适圈,对一些体制外的单位没有考虑,“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现象普遍存在。
3.就业需求分析
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会考虑不同因素,各种因素的优先级也不同,经过调查薪酬待遇、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以及发展机会四项因素占据就业岗位选择的前列。
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薪资待遇成为必要考虑的因素,工作的稳定性、环境及发展机会紧随其后。这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当代大学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更好的发展,认为对教育投资之后能够得到薪资待遇更高的工作,十分注重经济收入;学生就业仍然很看重工作的稳定性,认为教师编制和企事业单位意味着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工作求职仍以求稳为主。
另外,学生认为困扰他们求职的主要因素具体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就业竞争压力大、学校理论知识与单位实际操作技能要求之间有差异、欠缺求职面试的经验技巧以及就业信息不对等等相关原因。
从学生的选择中可以发现,学生虽然对国家一些相关就业政策不够了解,但是其对就业压力的认知还是很清晰的,很明确就业形势可能会对他们的就业择业造成影响;其次,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面试要求不对等,很多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所需的实践经验;另外,在就业信息渠道上,很多同学反映广度不够,不能及时地获取就业信息,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4.就业准备分析
为了了解学生在就业之前所做的准备,我们从学院层面出发,调查学生在校期间参与过的就业指导培训,结果显示学生普遍参与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专题讲座,但是专业对口单位的实习机会和专业技能培训比较少。
学校在给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帮助时,讲座和课程规划相对完善,理论教育和政策等及时传达,但是注重实际经验的一些对口实习机会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比较欠缺,很多学生反映并没有做足这方面的准备。紧接着我们调查了学生认为良好就业技能的培训开展方式,82.48%的学生认为去专业对口的企业实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寒暑假的拓展训练也超过半数,这一数据也印证了学生对实践经验的看重以及学校在这方面工作的欠缺。
1.不同年级学生就业时间安排差异分析
通过调研发现,不同年级学生对就业时间安排呈现出不同特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认为应该在大三开始为就业做准备的人在半数左右,相对集中;大四年级有超过60%的学生直到大四才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只有少部分人在大四之前做了准备;研究生一年级、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认为需要在研究生第二年和第三年开始准备就业的人数各占一半,相对均衡。
通过数据差异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本科生对就业的规划不明确,在大学前2-3年时间内,对就业问题不够重视,很多学生到了大四才开始对就业有意识。研究生方面相对较好,学生们在第一年课程结束之后就开始对就业时间作出安排,准备时间较本科四年级的学生早,也反映出研究生对就业时间的把握和规划更好,更有危机意识。
2.不同学历学生对薪资需求差异分析
通过问卷发现,不同学历对薪资的期待值不同,总的来说研究生对薪资期望的平均值要高于本科生,不难看出6000-8000元/月的区间和8000-10000元/月的区间明显向研究生方向偏移,而4000-6000元/月的区间则向本科生倾斜较多。
3.不同性别学生就业考虑因素差异分析
在就业需要考虑的因素的调查中,男女呈现出某些因素差异。女生对薪酬待遇的期待要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对工作地点的需求没有女生那样强烈,而是更看重工作的社会地位。
1.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对就业认识不足。对于刚刚步入大学和已经步入大学一段时间的学生群体来说,他们的关注点更多地放在专业学习和考各类资格证上,对自身专业认识不够,对未来的规划也很迷茫。自己不会主动去寻求各种就业材料,也很少主动学习国家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的相关政策。
其次,学生群体对薪资期望值很高,但同时发现自己的能力与薪资期望不够匹配,从而会产生心理落差,不利于就业择业的顺利进行。就业观念比较滞后,把编制和“铁饭碗”看得过重,更倾向选择大城市而放弃中小城市和基层,有些只看重待遇而忽视就业之后的发展,这些都成为阻碍学生良好的就业的因素[2]。
最后,在校期间缺乏就业能力的锻炼。学生比较依赖于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等必修课,不会主动对就业技能进行学习,就业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真面临就业压力的时候会出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处理的情况。
2.学院方面
首先,学院层面的课程设置与学生所需不完全相符。在座谈中很多学生反映,学科设置更偏重于理论而非实践,内容涉及太多而且深度不够,比起教育类对偏重应用的专业来说,在面试中并不占优。
其次,学院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够完善。在就业指导工作的定位上,很多时候都能够做到收集、传达、提供和发布就业信息,但是对于给学生找到合适对口的实习岗位,推荐学生去学校、企业实习方面还存在不足。
最后,关注学生就业方面的活动开展不够深入。学院在组织就业活动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专题讲座和课程指导方面,对学生感兴趣的教师技能大赛、模拟面试比赛关注度不高。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学生整体就业观相对呈现积极状态,但也出现眼高手低、期望过高等矛盾。因此,引导学生持有适应性的就业意向,帮助学生理性分析疫情背景下的就业大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观,主动形成与当前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观,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3]。
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在学院层面为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在前期给学生进行就业讲座等指导,从观念上明确就业的重要性;看展丰富多样的就业相关活动,如举办教师技能大赛、模拟职场等,把活动打造成品牌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针对毕业年级学生提供推荐实习岗位,让大家锻炼能力的同时开阔眼界,提高就业能力。
加强专业教育、提升专业实力。要重视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教学综合改革,培养出专业基础扎实、能力过硬的专业人才,从而在就业市场占据主动权[4]。
就业是所有在校大学走出学校步入社会前最重要的一个关卡,它既是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T大学文学院学生的调研,针对问卷和座谈中反映出的特点进行分析,从学生本人和学院层面给出相应建议,希望今后能够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定位,实现自身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