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清口枢纽遗产价值认知情况调查

2021-11-28 11:55刘亚群刘子婷赵科印
山西青年 2021年13期
关键词:淮安枢纽大运河

刘亚群 刘子婷 赵科印

(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强调,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1]。同年6月,他又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大运河淮安段拥有众多水利工程、历史遗址,其宝贵的遗产价值能否被民众认知,直接影响到遗产文化的发掘与传播。清口枢纽曾是黄河、淮河和大运河交汇之处,历史上邗沟、平虏渠、隋运河的开凿,宋元清运河的改线都经过清口枢纽,因此清口枢纽遗产价值之丰厚不言而喻。但由于历史原因,此地工程变动频繁,工程形态多样,往往被隐匿在运河遗产调查与保护的盲区之中[3]。选择清口枢纽展开调查与研究,尤具典型性和挑战性。

本次调研是为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号召,推进大运河淮安段清口枢纽遗产价值的认知、认同与传播,为大运河文化带走进公众视野所做的前期工作。通过了解遗址点附近居民对清口枢纽遗产价值的认知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为清口枢纽文化传播提供依据。

(二)文献探讨

清口地理位置独特,是东西大运河和南北大运河交汇之处。隋炀帝开东西大运河,由通济渠经山阳渎达长江,就经过此地。元明清通南北大运河,里运河也由此直接向北,早期入黄淮,清以后穿黄淮而入中运河。在历代大运河最具代表性的枢纽中,淮安清口枢纽最能体现运河工程的时代演变和延续,充分展现农业文明与现代文明不同阶段运河共存的独特景象[4]。

从与自然河流交汇的复杂程度来看,清口也堪称之最。自明以后,黄、淮二水交汇于清口一带,与运河纠缠数百年。《清史稿》记载:“黄河南行,淮先受病,淮病而运亦病。由是治河、导淮、济运三策,群萃于淮安、清口一隅,施工之勤,糜帑之钜,人民田庐之频岁受灾,未有甚于此者。”[5]综上所述,清口枢纽具有重大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清口核心区域,以今淮阴区码头镇陶闸村为中心,北界桂家塘北侧,东至杨庄活动坝和淮阴三线船闸以东,南至洪泽湖临湖堤与太平堆以南,西达中运河三百六十丈越堤和废黄河南岸七堡石工一线,面积大约在50平方公里左右(申遗划定的保护面积为10242公顷)[6]。本次调研选定码头镇码头村、太山村,王家营街道杨庄村、淮闸村,赵集镇高堰村为重要调查地。

二、调查回顾

(一)调查准备

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电影学院、淮安市文物局、淮安市博物馆、淮阴师范学院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多方助力,成立“大运河淮安段研究训练工作坊”,为参与调研人员进行系统的专业训练,开设了“大运河与大运河文化遗产”“考古学是什么”“淮安运河考古与古代水利科技”“社会调查及问卷设计”“微电影制作技巧”“文化遗产传播”等系列课程与讲座,为调研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二)调查方法

1.走访遗址点、访谈当地居民,进行定性分析。在为期四天的田野调查中,调研组对清口枢纽重要遗产点与治水遗址如天妃坝、U型河道、高家堰石工墙等地进行细致走访与拍摄记录;并走家入户,访谈当地居民,对运河的历史、民间传说、保护现状有了充分了解。

2.问卷调查,进行定量分析。在遗址点走访完成后,选定问卷调查具体区域,进行抽样调查。

三、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5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487份,回收率达97.4%,调查对象均为清口枢纽遗址点附近居民。调查情况如下:

1.年龄趋于老龄化

46周岁以上中老年人占比高达69%,60周岁以上老年人所占人数最多,表明清口枢纽附近居民趋于老龄化,年轻人口流失严重。

2.文化程度较低

农民占比44%,未受教育人数占比高达28%,未接受教育及小学文化程度居民总占比53%,文化水平总体较低。

3.人均年收入较低

人均年收入在18000元以下的人数占58%,仅6%居民年均收入在36000元以上,居民收入偏低,经济水平不高。

(二)居民对遗产价值认知情况

1.具备基本认知

62%居民知道大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表明居民对大运河遗产价值有基本认知,但此数据对于运河遗址点周边居民来说,尚且不足。

2.概念认知模糊

在询问清口枢纽包括哪些要素时,33%的人表示不知道。在提示后,大多数居民对清口枢纽包括的具体遗址点依旧含糊不清。

3.了解方式单一

对运河遗产信息获取途径方面,44%居民通过广播电视,31%听说得来,网络只占4%,信息获取存在被动性和无意识性。

(三)遗产点保护情况

对淮安运河保护工作满意度调研中,44%持中间态度,42%持满意态度。说明遗址点管理工作有很大提升空间。72%的居民希望政府和居委会主导大运河淮安段清口枢纽的保护与管理,认为靠民间自发保护不现实。

(四)遗产点宣传展示情况

42%居民认为目前整体展示情况一般,8%居民认为展示情况非常差,可见遗产点的宣传工作还没有做到位,并且44%居民期望政府主导宣传。

四、现存问题

(一)大运河与居民关联度降低

近代后,漕运便在社会的巨变中走向消亡,多样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使得大运河渐渐远离大众的视线。部分河道的淤塞、停用也使大运河不复往日光彩,大运河与沿线居民的生活关联度也逐渐降低。据问卷数据显示,高达84%的被调查者认为大运河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对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

(二)居民对大运河具有“疏离感”

由于老龄化以及文化水平较低,居民对于身边的遗址缺乏主动关注,与大运河文化遗产存在“疏离感”。在访谈中了解到,附近部分居民对遗址惠济祠“从未听说”,只有屈指可数的老人能说出一些相关民间故事与传说。人们对于家门口世界文化遗产的漠视,不仅仅是清口枢纽目前面临“失宠”的原因,也是许多历史文化遗产不受重视的因素之一。

(三)文化遗产缺乏良好保护

由于教育水平局限,大多数居民不清楚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缺乏自觉保护的意识。走访中观察到,居民在遗址点放养家畜的现象比比皆是。另一方面,由于政府对遗址的保护没有结合实际、后期管理不到位,造成大运河水质污染、文化遗址破损等问题。例如,惠济桥西侧河道淤塞、污染严重;环绕太山湖的木栈道腐朽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四)宣传展示不到位

政府部门在制定宣传方案时,没有考虑当地居民的职业、学历等实际情况,利用宣传单和网络媒体的方式,使宣传脱离群众认知水平,需要更为直观的宣传手段。调查数据显示77%的居民未接受过教育或初中以下学历,导致他们对现有的宣传方式接受度不高,而且仅有26%的人认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现有展示情况良好,可见尚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五)居民与政府之间缺乏交流与信任

调研中发现,政府虽然针对大运河做了大量工作,但居民对此并不满意。政府与村委会等单位缺乏与居民的沟通,导致居民不理解政府的工作。例如在对杨庄水利枢纽调查中,有43%的居民不知道大运河水利设施的名称,更不了解它们与大运河文化的联系。还有居民谈到,政府原本计划修缮的遗址点,迟迟未能落实,相关部门并没有告知原因并给出下一步计划,导致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降低。

五、相关建议

(一)推进产业融合,增强居民“获得感”

联合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力量,以文化、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等产业融合为抓手,整体规划大运河,打造运河旅游品牌,提升居民对大运河的情感认知。有专家提出:一是以“现场体验”为中心,以运河物质文化为基础,深度开发运河沿线文化旅游产品,使游客获得完美体验;二是以“教育观光”为中心,以博物馆展览馆等展示为依托,唤醒清口枢纽在中国漕运史上的独特地位。真正让居民参与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来,让运河融入百姓生活。

(二)发挥融媒体优势,加强运河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通过融媒体平台向公众普及宣传大运河;同时,建议村(社区)通过组织观影、文化大讲堂等各种文艺活动,激发居民了解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兴趣,提升文化认同感。

(三)打造运河生态走廊,优化宜居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打好生态环境的“保卫战”刻不容缓。目前清口枢纽部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现象,不仅极大损害大运河的形象,也不利于大运河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建议在当前管理体制下创新工作机制,在水利、文物、航道等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之间建立高效、便捷的协调机制,加强不同行业间行政审批、行业规范的协调和对接,促进交流和沟通,将乡村绿化美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运河规划相结合,达到人与运河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四)构建互动交流机制,提升居民参与度

作为一种活态传承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必须依赖多方主体,可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公众多方参与的方式,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大运河沿岸居民对当地文化有着独有的理解和认知,必须尊重和维护民众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联和情感,注重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世代传承性和公众参与性。建议政府广泛听取民意,扩大政府机构与居民之间的交流平台,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沟通模式,形成良性互动。

(五)发掘运河文化资源,讲好运河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要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7]。运河文化博大精深,运河故事千千万万,以运河故事为蓝本进行文艺创作,讲述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开凿大运河水利工程的精神与大运河贯通南北的历史贡献;以文化周活动为载体,以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为平台,以思想峰会带动大运河文化带协同发展,加强运河流域文化交流,促进商贸文旅沟通;以多样手法展示运河精神,激活运河记忆,展示中国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力,彰显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可以利用淮剧等文艺形式编演运河大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传播运河文化。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一系列文化活动,鼓励民众参与运河文艺作品大赛、摄影或绘画大赛等,讲好运河故事,聚焦打造淮安“运河之都”城市名片。

六、结语

“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大运河遗产价值是大运河沿岸所有城市的共同责任与义务。要有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把淮安段放在整体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统筹考虑,对接国家和本市已有的相关规划,改革体制机制,为周围城市共同发展搭建文化桥梁,为自身发展注入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淮安枢纽大运河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精彩故事
大运河,行走山东
大运河,流淌2500年的中华智慧
“六度之城”: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广佛全新湾区能级枢纽蓝图绽放!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枢纽的力量
大运河:最后的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