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

2021-11-28 11:53常书辉
记者摇篮 2021年9期
关键词:人才文化

□常书辉

2014年,我国将媒体融合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由此,我国全媒体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全媒体时代,新的媒体技术、平台层出不穷,各种媒体介质不断融合。对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发展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研讨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不仅是全媒体时代对复合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需要,更是丰富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储备、提升人才质量的必要举措。

一、全媒体内涵及时代特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和媒体介质、平台日新月异,逐渐融合、全面发展,“全媒体”的概念应运而生,它是对所有媒体技术体系最广义的概括。全媒体时代是媒体高度融合、功能高度集中的媒体技术发展时代。

主要特征为:一是传播主体广泛。媒体传播不再局限于专业媒体人,新闻受众成为新的传播主体,并发挥突出作用,“全民传播”局面初显雏形。二是传播媒介交融互通。新闻媒体传播不单纯依靠一种或几种传播媒介,而是多种媒体相互融合,全方位进行传播。三是传播时空不受限制。媒体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呈现全时段、全球化特点。四是大数据技术作用突出。媒体信息海量涌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提取、处理,能够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实现其信息价值。五是信息要求“真、精、准”。面对纷繁杂乱的各类信息,虚假、片面信息的传播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影响,去伪存真、精准聚焦是全媒体时代对信息的要求。

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的必要性

1.我国国际地位提升的必然性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经济逐渐呈现又快又好发展态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为国家政治实力、军事实力的增强奠定了良好基础。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在国际社会中越来越受瞩目,存在感、曝光率、关注度普遍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下,作为国家对外意愿表达及形象的代表,我国媒体及国际传播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创新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

2.讲好中国故事的必须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让各国人民感受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深化对中华民族的认识、增进对中国人民的了解、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认识和理解,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就要求培养更多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推进中国故事的全球化表达。5G时代,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相互间的沟通协作愈加重要。身处“地球村”,需要一大批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运用国际新闻传播规律,以贴近国外受众的新闻传播风格,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传播中国文化,让中国故事更有生命力、号召力、吸引力。

3.中国文化国际化传播的要求

随着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紧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国人通过各国文化来了解和认知世界,世界各国也在中国文化的融入和传播中,对中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中国作为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文化源远流长,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兴趣,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新闻媒体作为我国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向全世界展现、宣传、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责无旁贷,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是文化传播的直接主体,对其加强培养十分必要。

三、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创新培养标准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标准,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在传统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外语水平和新闻专业技能、国际事务研判的能力培养,以国情世情教育、新闻业务知识、外语能力、媒体运用为主要内容,模式相对固化、标准相对片面、实践相对不足。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需适应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适应快速更新的媒体技术。我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将中国观点、中国声音、中国立场、中国态度、中国形象、中国特色、中国文化等以最客观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和传递,肩负着向世界展示中国、向中国介绍世界、向世界报道中国的重任。

因此,在新形势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是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专业知识、深刻的国情世情认知、高超的外语应用水平、敏锐的国际舆论嗅觉、熟练的媒体技术使用技能的综合型、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需对我国和世界形势有全面的认知、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深入研习、对世界局势有正确的研判、对国际舆论有敏锐的洞察,具备熟练运用媒体技术的综合能力,具体而言,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具有政治性、文化性、国际性、专业性、全局性、科技性等特点。

四、全媒体时代下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创新策略

1.强化政治教育,坚守国家立场

国际新闻传播的核心是代表国家开展宣传,国际新闻传播的声音即是国家的声音。对新闻人来说,坚守国家立场就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遵循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政治理念的教育,强化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维护国家和人民权益为基本原则,以事实为依据,抢占国际话语主动权,表明自身立场和观念,提升国家影响力,维护国家形象,争取国际支持。

2.完善课程体系,拓展国际视野

全媒体时代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要求更高,根据以上分析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标准及能力要求,需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完善上层设计,为人才创新培养打好坚实基础。完善课程体系,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思政教育和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相结合,探求思政价值,提升学生思政意识和水平,强化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将传统文化研习纳入国情学习内容,提升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文化修养,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好准备。三是加强新闻业务技能教学,重视新闻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教育。四是强化外语应用教学,重视英语口语、英语交际、国际新闻英语等课程教学。五是与时俱进,运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对课堂教育进行有力补充,将当前各国发展近况、最新国际热点等引入教育体系,通过分析、讨论、研判,有效拓展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国际视野,活跃其国际思维,增强其应变能力。

3.创新实践方式,提升专业技能

实践是对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巩固和提升的有效手段,在全媒体时代,实践方式也要不断更新和丰富。

一是构建多维度的实践平台,结合互联网技术,搭建校内、校外和线上、线下的实训平台体系,实现教学、实验、训练、实习、交流、反馈有机统一。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机构合作,通过实习、实训,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新闻业务能力,同步提高最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三是强化英语运用实践,利用双语教学、全外语教学形式,增强人才外语口语和沟通能力。也可以采取中外教师共同教学模式,通过外教授课,增强学生的交际语感,确保发音标准化。四是加强和国外高校、企业、媒体的合作,通过师生交换、资源共享、学术研讨等方式,鼓励师生走出去,进一步强化其国际沟通能力、先进媒体技术的实践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坚定国家立场是基础,完善课程体系是保障,强化实践实训是手段,这些措施能够拓宽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国际视野,提高其综合能力,为我国国际新闻传播工作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人才文化
文化与人
人才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谁远谁近?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