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南五味子发展现状调研

2021-11-28 11:28李教社刘永红李蛮林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药农五味子栽培

张 和,李教社,刘永红,李蛮林

(1.西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7;2.宝鸡陇县蛮林种植专业合作社,陕西 陇县 721200)

0 引言

五味子是木兰科五味子属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果皮和果肉具有甘、酸味,果核有苦、辛味,皮、肉和果核都有咸味,整体具有甘、酸、苦、辛、咸五种味道,故称为五味子,以酸味最强。

五味子以果实入药,在《神农草本经》和《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是我国名贵地道中药材之一。五味子根和种子也可作药,有使人兴奋的作用。五味子具有固精、益脾、生津、安神、益气、滋肾、敛肺等多种功效,主治津伤口渴、自汗盗汗、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心悸失眠、久泻久痢、多梦、遗精遗尿等症。

五味子有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之分,南五味子主产长江以南等地,秦岭是中国中部东西向延伸的巨大山脉,是我国南北分界线,从东到西,也遍布野生南五味子,主要以野生状态存在;北五味子主要分布于我国的东北、朝鲜半岛及俄罗斯的远东地区,野生和栽培并存。

从药效来讲,北五味子是传统的中药材,效果强于南五味子,从口感来讲,南五味子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可以更多的用于果酒、果酱、果汁饮料和保健品等的制作,由于受北五味子药效比南五味子好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为了得到更多的收益,南五味子目前大多都是提前采收,等不到果实成熟,导致南五味子的药效不如北五味子,由于北五味子开发较早,栽培技术成熟配套,果实在成熟后采收,药效会更好。

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我省秦岭山区的西安周至厚畛子镇和宝鸡陇县八渡镇的南五味子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秦岭南五味子在山中遍布,野生的多,产量高,容易采摘,从成熟果实的有效成分的分析,南五味子并不比北五味子差,由于大多数南五味子属于野生,其抗性和适应性也均优于北五味子。但目前来对南五味子的研究较少,引种,规模化栽培更谈不上,所以发展势头较弱,赶不上北五味子的发展。

广大药农在采摘的同时,对于部分品质较好的野生五味子也进行了移栽,播种育苗等相关试验,由于技术限制,成效不够显著,成活率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如果生产中对南五味子加强研究,加强引种栽培试验,整理出成熟配套的栽培技术,为扩大南五味子的栽培面积,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增加药农收入,意义重大。

1 五味子的立地条件调查

地处秦岭深处的陕西周至县厚畛子镇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凉爽,湿润多雨,年均降雨量1 000 mm左右,7-8月为雨季,降雨量约占全年的42%,空气湿度大,年均气温6.4~8.4℃,极端最高气温29.7℃,极端最低气温-19℃,无霜期150 d左右。森林覆盖率在94%以上,以油松、栎类、椴树、白桦等为主,平均树高15m,郁闭度在80%以上,海拔900~2 000 m左右,平均坡度15°~25°,人迹罕至,土壤土层厚度80~100 cm,落叶层厚,腐殖质含量较高,肥沃,质地松散,通透性好,弱酸性至中性,湿度适中。

陇县八渡镇位于陇县八渡镇最西边,与甘肃张家川毗邻,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秦岭北麓中山湿润寒冷林区。年平均气温10.7℃,≥0℃的平均积温4 000℃,≥10℃的平均积温3 400℃;年平均降雨量466.6~589.3 mm;无霜期为200 d;年平均日照2 033.3 h,土壤为典型褐土,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紧邻梨林河,交通发达,四周天然森林植被繁茂,山奇水秀,空气清新,林茂粮丰。

以上两个地区的立地条件都非常适合中药材五味子的栽培。

2 南五味子的形态特征

五味子为木质藤本植物,根棕褐色,富于肉质,每株有根4~7条,粗度在3 mm以上的根着生疏导根,疏导根上着生须根。

茎细长、柔软,要依附其他物体上向右缠绕生长。有主干、主蔓、侧蔓、结果母枝和新梢,新梢又分为结果枝和营养枝。

叶片椭圆形,卵形、宽卵圆形或近圆形,膜质,长3~14 cm,宽2~9 c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上部边缘有疏浅锯齿,近基部全缘,每边有侧脉3~7条,网状脉纤细,不明显。

芽有叶芽与花芽之分,花芽为混合芽,与叶芽在外形上无明显区别。1年生枝的叶腋内的叶芽下着生花芽,上覆鳞片,翌年春萌发、展叶后才能见到,每个花芽可开1~3朵花,在抽出的结果枝基部开花结果。

花为单性,雌雄异株,4~7朵轮生于新梢基部,5-7月开花,花期10~15 d,单花从初展至凋萎6~8 d。多在夜间开花,风媒花,花期鲜见昆虫。花被片白色或粉红色,6~9枚轮生,长圆形,边缘平滑或具波状褶皱,长6~11 mm,宽2~5.5 mm。

浆果,螺旋状着生在穗梗上,果期6~10月。穗长5~15 cm,穗重5~30 g。浆果倒卵圆形,成熟时粉红色至深红色,横径6~12 mm,重0.26~1.35 g。

种子肾形,长4~5 mm,宽2.5~3 mm,淡褐色或黄褐色;种仁钩形,淡黄色,含油脂;种胚较小,在种子腹面尖的一端。

3 五味子的生长习性

五味子根系较浅,对水分的依赖较大,喜湿润的环境,不耐积水。在干旱少雨天气下,应注意灌水;在雨量充沛的季节,注意排水防涝。

五味子喜腐殖质丰富且疏松肥沃的微酸性(pH值5.0~7.0)土壤,以土层深厚(耕作层≥25cm)的沙壤土或壤土为宜。五味子适宜在25~28℃,生育期120 d以上,≥10℃活动积温2 300℃以上的条件下生长。

五味子耐阴喜光,幼苗期忌烈日照射,生长需适度荫蔽。不同的光照条件对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花芽分化的质量有明显的影响,光照充足时雌花比例高,开花早,果实提前成熟4~7 d。

五味子耐寒,枝蔓冬季可耐-40℃的低温,春季在平均温度5℃以上时,芽开始萌动;此时抗寒性大大降低,当温度降到0℃以下时,已萌发的枝、叶、花易遭受冻害,要加强晚霜的防治。

4 五味子的生长状况

通过调研发现,两地五味子大多处于野生状态,主要分布于阳坡或阴坡,生长茂盛,五味子附近有高大乔木,五味子攀援其生长,结果部位大多位于树冠外部,似葡萄,丰产性高,株产100 kg左右,树龄大多在20~30 a,抗性强。

5 引种情况

5.1 压条或分株

陇县药农根据采药的经验,选择那些抗寒性好、耐寒耐瘠薄、口味好,丰产性高的品种通过压条或分株的方式移植到自己的房前屋后,周至药农移植到靠近河道的山坡底部,目的都是为了方便管理和采收,带着一种最原始的移植愿望。

五味子有雌雄异株现象,个别植株成龄后存在只开花不结果的现象,比较花朵构造,与结果植株的花朵存在较大差异。证明存在雌雄异株现象,另外,五味子属于风媒花,栽植到房前屋后,由于山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每家每户相距较远,造成栽培的植株相距较远,很难受粉,导致栽植在房前屋后的五味子结果不多,产量很低。

5.2 播种育苗

8月末至9月中旬,果实成熟后,选择生长健壮,成熟均匀,粒大、粒多、粒重、着色早、果穗紧凑、无病害的植株采种,采下的果实经调制后,收集种子,放阴凉通风处阴干保存。五味子种胚的发育要求低温湿润条件,11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下旬,在室外选择背风向阳的高燥地点进行沙藏层积处理,在0~5℃低温条件下,湿沙埋藏80~90 d后,种胚发育成熟,播种后种子才能萌发。

播种通常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或晚秋(土壤结冻前)采用条播法进行,播后覆盖细土2~3 cm,用木碾压实,浇透水,在床面覆盖一层厚1 cm左右的稻草、松针或草帘。20~30 d幼苗出土后,及时揭去覆盖物,同时搭1~1.5 m高的遮阴棚,保持通风和少量阳光,待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撤掉遮荫棚。

实践中,有的药农没有对种子进行层积处理,直接播种,种子没有经过后熟过程,不能发芽;另外,有的苗期管理跟不上,没有及时揭去覆盖物,搭设遮荫棚,导致苗木没有成活。

6 栽培现状

目前两地的五味子栽培处于试验阶段,陇县八渡镇的药农主要采用在房前屋后进行零星栽植,目的在于采摘方便,结果后主要是自己使用,没有形成规模,由于没有配套技术,栽培处于自发摸索阶段,没有注意雌雄异株现象的存在,只栽培了一株雌株,甚至是雄株,不能结果,没有产量,只能作为一种观赏植物存在。

即使幸运的栽了一株雌株,但由于缺少雄株的存在,邻居相距较远,授粉成了大问题,仍然结果很少。虽然每年花量很大,但结果很少,产量很低。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药农栽培南五味子的积极性,有这些功夫,还不如上山去采野生南五味子。

目前家庭栽植五味子由于数量少,大多采用简易棚架栽培。因地制宜,选用木棍搭设简易棚架,待将五味子植株引上架后,让枝蔓在架上均匀分布,下垂生长,类似葡萄。

周至厚畛子药农就近选择在山坡上,沟道旁因地形栽植五味子,靠近山坡,用木棍斜靠山坡作为支架,采用压条方法进行扩繁,栽植很简便,产量也很可观。在山地特殊地形,值得推广。

7 结语

五味子是我国的一种名贵地道中药材,药用价值极高。近年来由于经济效益可观,得到广大药农的青睐。通过调研发现,南五味子仍然以野生为主,投身五味子研究的力量薄弱,群众的栽植也属于自发原始的萌芽阶段,缺少技术的支撑,没有后劲。建议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对南五味子加强研究,通过科学引种栽培试验,整理出成熟配套的栽培技术,扩大南五味子的栽培面积,提高质量,增加产量,增加药农收入。

猜你喜欢
药农五味子栽培
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素类化合物含量的HPLC法测定及差异比较分析
五味子果实和叶中7种成分的比较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我家秘方
我欲为人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