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峰
(安徽省交通科学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港区雨污水的处理存在着许多漏洞,而这些漏洞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利于建设绿色港口,很有可能对水资源产生污染。因此,我们不仅仅是要重视港区雨污水的处理,还应重视生活雨污水的处理。本文通过对安徽省各个港口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际探讨,找出港区雨污水存在的问题现状,再结合现有的雨污水处理技术,期望能够对港区雨污水处理提供良策。
根据我国目前港区雨污水处理的实际情况,雨水和污水是两种不同的水资源,其应用的范围也不同,所以要进行雨污水分类,在港区进行雨污水分流。安徽省大部分港口都已经实现了雨污水分离,其生活污水不入河,生活污水和市政管道相连接,严格限制其乱排乱放,同时提高港区雨水收集能力,大力减少因雨水冲刷造成的水污染,对河道产生大量污染,对港区进行优化升级[1]。
通过对雨污水处理,在政策上制定了严格的规定。2019年,安徽省对于雨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大大增加,将全省的雨污水建立其完善的接入服务和管理制度,对雨污水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雨污水处理的现状问题,未达到雨污水处理标准的港区和港口,将接受严厉的处罚。通过对雨污水处理进行控制,有效地保证了水资源不受污染,利用水资源可循环再生技术,实现雨污水的循环可利用。将污水纳入排水管许可管理,严格把控污水的处理系统和污水的流向,不让一滴污水流向河湖,保证河湖不受污染。进行雨污水分流,保证二者不混淆。如安徽港口集团芜湖有限公司裕溪分公司根据安徽省对雨污水排放的要求和保护水资源的要求,成功进行了一批雨污水处理系统设备的更换。让污水进行工业化处理,不进入江河,同时应绿色建设生产的要求,大力治理扬尘,营造出绿色企业、绿色港口,为环保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污水的处理是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如何进行污水的处理使许多港区头疼。其实港区的污水处理量并不大,其污水处理经常要进行SBR和氧化沟处理,港区的污水处理只需要达到二级污水处理标准即可,其处理过的污水不可做生活用水,一般用作工业用水和洒水车作业。目前对于污水的处理,就安徽省大小港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污水处理量并不是很大,污水来源主要有煤污水、化工污水、油污水、集装箱洗箱污水,对其污水的处理往往是和市政污水管道相结合,通过市政污水管排出,然后进行净化,实现污水的再利用。经过一系列的污水处理流程,最后实现了污水可利用。其污水处理流程一般为,通过市政管道污水的流入,对污水进行栅格化处理,实现污水的初步净化,再把污水排入沉淀池,进行沉淀,让杂质通过物理和化学沉淀,从而得到进一步深化的水。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之后,再将水排入泥水分离器中,通过泥水分离器的作业,对水进行分离净化,可以得到较为干净的水,最后再通过调节池,进行调节,此时的污水已经完全得到进行,得到处理化的污水,可以进行工业用水或者市政用水,其用水的需求量还是很大的。对港区污水进行处理,不仅时间了资源的循环可利用,保护了江河水资源,还创造出了经济效益,达到了双全[1]。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不完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港口,其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污水处理设备欠缺,其污水的处理并不合格,不能很好的进行雨污水的分离。
针对港区雨水排放处理的情况来看,港区雨水的排放不及时会造成港区积水以及港区雨污水的混合,严重污染水资源。然而目前,港区雨污水的处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港区的雨水处理系统不够完善,雨水处理设施不够完善,对雨水的监管不到位。港区雨水排放不及时,会严重影响港区工作的正常作业,影响港区工作的工作效率,所以对港区雨水的处理尤为重要,尤其是在雨水多发季,要格外重视港区雨水的排放和处理。
建设港区生态水系,实现港区水资源有益化处理,根据目前我国港区存在的实际情况,港区的雨水排放不及时,污水处理系统不够完善,针对目前港区雨污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雨污水处理,改善原有的雨污水处理系统,建立新的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从而建设起港区生态水系,实现雨污水无害化处理[2]。
对于港口的雨污水处理来说,集装箱堆场的雨污水排放也非常重要,因此需要建立起海绵港区,建立起下沉式集装箱雨污水排放结构。该结构主要是在集装箱中转站和集装箱堆场中间的位置设立一道排水沟,在集装箱中转站或者是集装箱堆场的排水沟的两侧,进行与龙门吊轨道保持垂直,设置一些箱角基础,然而在箱角基础中间设置下沉式漏水装置,以便雨污水可以很好地排出。建立起下沉式集装箱堆场主要是对雨污水进行存放和初步处理,利用下沉式雨污水处理系统和地面之间的高低差,实现雨污水的有效化存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港区雨水管道的压力,为雨水的可再生利用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建下沉式集装箱中转站的成本要远低于建设排水管网的成本,所以建设下沉式集装箱堆场或者是集装箱中转站极为必要,解决了建设排水管网成本高的问题,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经过下沉式集装箱堆场的储存,可以实现雨污水的第一步处理,大大减少了雨污水中大杂质的含量,下沉式集装箱堆场相当于一个物理沉淀池,经过物理沉淀,来减低杂质含量。
采用最新的雨水选择性排放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雨污水的生态化处理,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可再生处理。新的技术对于雨污水的处理,可以达到分离的标准,实现绿色的雨污水处理。对雨污水进行选择性排放的关键是沉淀池,在新的雨污水排放系统中的沉淀池,要按照一定顺序进行排放。首先是调节池,对雨污水进行调节,从而很好地实现雨污水的管理,通过调节池之后,就是厌氧池或者是厌氧塔,在厌氧池中,通过厌氧菌与雨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杀掉水中有机物,目的在于提高雨污水的可再生性,有利于下一个环节好氧池的处理。通过好氧池使得水中的有机物进一步分化为无机物,让雨污水进行深层次的进化,使得雨污水的杂质和泥污得到进一步的清洁,从而达到水净化的目的。有了好氧池,水中的微生物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实现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然后在经过沉淀池,对水中的杂质进行进一步的沉淀及物理净化,从而实现水资源的进一步净化处理。经过所有的沉淀池的沉淀和反应,对其进行掌控,沉淀池上安装传感器,对沉淀池进行特殊装置处理,在每个沉淀池上按上协管,以便净水的进出,这样就可以初步实现雨污水的选择性排放,在净水出口处,设置一系列的控制装备,以便可以有效地对净水出口进行控制。除了在沉淀池上方设置净水出口之外,还应在沉淀池下方设置污水出口,同时在沉淀池上设置污水出口的电开关,以便在沉淀池内进行雨污分离或者是经过净化之后实现污水和净水的分离,有效地保证二者不受混淆,实现二者的精细可利用。而在沉淀池内进行雨污水分离的另一个关键设备就是加速度传感器,该传感器设置在沉淀池上端,一旦雨污水经过加速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其就会产生反应,然后将具体的数值传送到PLC端,经过加速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可以对雨污水进行精细化控制,通过数据对其进行数据化管理,一旦雨污水达到一定流量和一定的标准,沉淀池就会自动打开排水开关,得到净化的污水会从排水口排出,可以进行循环利用[2]。
对港口的雨污水的处理,除了在技术和设备上进行更新和更换之外,还需要提高港区雨污水处理的监督力度。建立起港区雨污水处理的监督体系,保障港区雨污水处理的合规性。就目前港区雨污水处理的监督,可以进入静态奖惩、动态奖惩机制。通过采用奖励和处罚基础机制,使得港区的雨污水处理达到一个健康的运营状态,实现港区的良性运转。对于港区雨污水的监管不仅仅要政府部门进行监督,还需要港区企业进行自我监督,在进行它查和自查的基础上,再通过静态奖惩和动态奖惩机制,才能为港区的良性运转保驾护航。
综上所述,通过对港区雨污水处理的分析,引入新的港区雨污水处理技术,对港区雨污水处理进行监督,可以有效地提高港区雨污水的健康安全。针对目前,港区雨污水存在的现状,提出以上的解决策略,但是港区雨污水处理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还需要一个长期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