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1-11-28 10:24郭振威诸葛致吴军科
科技与创新 2021年8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计划

郭振威,诸葛致,吴军科

高校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郭振威,诸葛致,吴军科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是将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有实际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技工程人才。分析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结合目前卓越工程师教育中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及其问题,提出了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措施和策略。

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工程型实践教学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举措,是国家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思路的重要变化,为改善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状况,增强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就业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将高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培养成为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具有实际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科技工程人才[1]。

1 培养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计划”的核心内容

“卓越计划”是国家培养高素质科技工程人才的重大举措,通过教育与行业、高校与企业密切合作,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培养出一大批创新型工程师,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从而增强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与此同时,促进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中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中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2]。

“卓越计划”核心内容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才有可能培养出名副其实的“卓越工程师”。培养和提高高校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关键内容,对“卓越计划”的实施成效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

2 中国高校工科专业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问题

中国高校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注重理论学习,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要重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要紧密联系实际,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是重“知识传授(知识本位)”,轻“能力培养(能力本位)”[3],而且理论教材有些内容与工程实践脱节,有些内容存在过时老化现象,许多实验与工程实践相距甚远,难以达到“卓越计划”的要求。

2.1 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现在的理论教学使用的教材有的内容老化过时,明显跟不上现在的实际发展。中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脱胎于前苏联的学科教育,其学科教育与工业实际脱节明显。从教学现状来看,往往过多强调教师对学科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深度,过分注重课程理论的系统性和知识体系的完备性,教学内容只是知识的简单叠加,往往忽略知识间的有机联系,特别是未重视理论知识的工程实际应用,未重视对学生工程能力、素质的训练与培养[4]。

2.2 工程意识不强

高校教师大多缺少丰富的具体工程实践经验,对实践教学的工程意识普遍不强,中国高校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工程能力培养的现象。

与此同时,很多学生从小养成了在课堂上和书本上接受教育的习惯,到了大学习惯性地认为理论课重要,实验附属于理论,处于从属地位,思想上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的工程意识更是无从谈起。

2.3 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薄弱

目前中国高校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学习到理论讲授,缺少实际工程历练,使得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即工程实践能力薄弱[6],因此,导致培养的工科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实际工程需要,使得工程界对当前工程院校毕业生工作能力的评价是批评多于褒扬[5]。

2.4 实践教学的工程性太弱

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操作性、验证性的实验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偏少;部分设计采用虚拟问题,而非工程实际问题;有些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内容多年不变,知识陈旧,与实际生产、科研相脱节,且不能及时追踪生产、科研的最新动向及成果;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流于形式,变成了参观实习[6];高校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与工厂的实际情况紧密挂钩,实践教学工程性太弱,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2.5 实验设备与工程实践设备不一致

高校实验教学设备与实际工程的设备明显不一致,造成实践教学环境与工程实际环境相差较大。实验设备通常是实验箱、实验台,虽然安全、易于操作,却与实际设备相距甚远,学生无法看到真正的元器件,看到的是印刷在实验箱、实验台面板上的元器件的符号和插孔,做实验时学生按照电气原理图将导线插进插孔,而最需要研究的元器件实物却在试验箱里面。这样的设备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不用说培养创新精神、工程实践能力了。

3 提高“卓越计划”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与策略

“卓越计划”的核心与关键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鉴于中国高校工科专业工程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其问题,需各层面共同努力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提高“卓越计划”工程实践能力的措施与策略主要如下。

3.1 大力加强教师的工程意识

高校教师、学校领导首先要高度认识到“卓越计划”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自身的工程意识,认清原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无法真正切实有效地实施好“卓越计划”,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卓越计划”。

3.2 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型师资队伍

“卓越计划”的目标是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倘若教师本身不是工程师或者没有许多工程实践经验,没有在具体的工厂企业历练过,那么要培养出“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无异于痴人说梦!假如由没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去制定本校的“卓越计划”,那只能是纸上谈兵。“卓越计划”需要积累了丰富的实际工程经验,又在高校任教的高级工程师,这些集工程经验和教学经验于一身的工程型教师,人们称之为“双师型人才”或“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才是有效推行“卓越计划”的关键,否则无从谈起,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要建设一支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型师资队伍,首先要尽力提高现有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卓越计划”要求高校教师熟悉工程领域的实际情况,要有较为丰富的工程阅历和工程经验,才能较好地完成“卓越计划”的教学工作。

尽力提高现有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具体措施有充分利用寒暑假分批选送教师到“卓越计划”合作企业进行跟班锻炼;鼓励和提倡教师以科研协作的形式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通过这两种方式,让高校现有的教师逐步积累实际工程实践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使教师不仅了解了当前社会和业界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还可以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使教学目的带有方向性和实践性[7]。

大力引进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来高校任教,从而与本校原有的经过实践锻炼的教师一起组成一支实践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培养出胜任企业工作的“卓越工程师”的基石和保障。

3.3 开创工程型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普遍没有与工厂的实际情况紧密挂钩,实践教学工程性太弱,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鼓励先在企业工作后又在高校任教的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型教师开创工程型实践教学,尽力按照工厂的实际状态设计工程型实验、工程型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为核心,尽力采用工程项目式教学法、工程问题分析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工程型教学方式,尽量按照工程项目、工程案例、实践问题来组织教学内容,实验室尽量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而且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开展工程型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4 逐步采用工程型设备

目前高校使用的实验设备大多是实验台、实验箱等实验用的设备,大多不是企业实际使用的设备,难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应鼓励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型教师对实验设备进行改进,或采购与工厂一致的设备,尽量让实验设备与实际工作的设备高度一致,这样才能真正开展工程型实践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3.5 增加学生到企业锻炼的机会

从企业到高校任教的工程型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原有的有利条件,多方联系合适的工厂企业给学生进行工程实习,此外大力鼓励大学生寒暑假到这些企业进行真正的跟班锻炼,扎实地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4 结束语

在实施“卓越计划”时,只有想方设法真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工程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这正是“卓越计划”的目标所在。

[1]周岩,郭前岗,谢俊,等.电气类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4):5-6.

[2]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29.

[3]袁夏炜,李娜.高校工科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刍议[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6(7):102-105.

[4]何致远,郑玉珍.卓越“现场电气工程师”培养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3):23-25.

[5]罗福午.关于工程师的素质培养(续)[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2):43-47.

[6]宋佩维.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卓越工程师[J].黑龙江教育,2011(6):4-8.

[7]闫群民.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机械管理开发,2012(6):162-163.

TM1-4;G642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8.061

2095-6835(2021)08-0151-02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实训中心专项培育项目(编号:2020JDSYZXB11)研究成果

郭振威(1974—),男,湖南新宁人,工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控制及负荷预测。诸葛致(1970—),男,广西桂林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基础实验教学中心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吴军科(1986—),男,湖北荆州人,工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计划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从优秀到卓越门店需做好12项修炼(上)
以人为本 追求卓越——福州十中简介之一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