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安实战培训的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途径探索*

2021-11-28 10:24:56宋华汤小军贾志卿
科技与创新 2021年8期
关键词:警务公安民警

宋华,汤小军,贾志卿

基于公安实战培训的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途径探索*

宋华1,汤小军2,贾志卿1

(1.重庆警察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市公安局两江新区分局,重庆 401122)

基层民警大数据素养包含数据采集、组织、管理、处理和分析能力以及在运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与职业要求。分析了当前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在公安实战培训中增强民警的大数据意识,创新培训内容,综合运用多种培训形式,构建客观的评价机制,探索满足基层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的最佳途径。

实战培训;大数据素养;智慧警务;评价标准

1 引言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5G通信的社会化应用和各类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大数据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也推动社会管理模式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过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数据工作,提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综合分析风险因素,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1]。2018年前后,各地也相继发布大数据智能发展战略行动规划,作为内陆直辖市的重庆,计划在2020年建设成全国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创新高地和智能化应用示范基地。从国家到地方,大数据已然成为促进社会快速转型升级的核心动力。

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公安机关的警务活动也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2018年公安部成立全国公安大数据工作领导小组,以大数据应用实现公安机关战斗力的跨越式发展。重庆公安也实施以“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为目标的公安大数据战略部署,按照服务全局、服务决策、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实战的要求开展公安大数据建设。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服务国家信息安全战略和警务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也为当前公安实战培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思想。

2 提升公安民警大数据素养的必要性

2.1 大数据应用是警务模式创新的核心

各级公安机关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以“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打击破案、服务社会的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驱动公安业务已成为警务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特别针对当前高发的网络犯罪、高智能化犯罪,面对嫌疑人海量的通信数据、网络信息,如何快速从中梳理出有价值的线索,传统侦察手段显得捉襟见肘;同时公安机关目前的社会管控模式,大多还是被动和事后打击型,要做到主动预警、事前防控,这就要求公安机关综合利用侦查、情报、网络和大数据技术等多学科知识,提高对各类违法犯罪的发现、取证、侦办、防范能力[2],这也是当前公安工作中面临的一个亟待探索解决的课题。

2.2 大数据人才是推进公安大数据战略的关键

人才是推进应用创新和技术转化的关键一环。随着大数据战略在各个行业的落地实施,势必在传统公安信息化基础上,强化大数据应用,这就要求人们有相当数量的公安干警,且这些公安干警具备大数据平台建设与运维、大数据安全体系构建、公安大数据分析与预测的应用能力,以适应传统犯罪与计算机、网络犯罪复杂交织的社会治安防控新形势。反观当前公安民警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知识背景、信息化能力及素养参差不齐,既懂大数据技术又懂公安业务的民警成为稀缺资源,民警整体的大数据素养较为低下。结合当前社会公共安全态势,公安机关急需既熟悉公安业务工作流程,懂得虚拟社会管理,又具有信息采集洞察能力,能够分析研判、预测预警各类风险隐患苗头的创新型警务人才[3],同时还需要提升广大基层民警的大数据素养,也就是达到生产、采集、管理和运用公安大数据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进而提升公安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为最终实现“智慧警务”提供人才储备。

2.3 实战培训是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的最佳途径

当前高等院校开设有数据计算及应用、数据警务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4个大数据本科专业,如果直接从这些专业招收一定数量的大学生入警,可缓解大数据专业人才紧缺问题,但由于其缺乏公安工作历练,并不能在短期内将大数据技术与公安业务整合形成警务战斗力;如果分批派送民警外出进修学习,又会造成单位警力不足。同时公安大数据的建设,要求的是全警参与,只有民警整体的大数据素养得到提升,公安大数据战略的人才软实力才能真正得到加强。现阶段每年民警的实战培训也注重提升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技能战术水平,特别在信息数据获取、挖掘、分析、决策等方面也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和专题讲座,这均与培养大数据警务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养方面高度契合[4]。所以,依托公安实战培训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打造新型执法警务人才,是各地公安机关大数据人才战略的最佳选择。

3 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现状分析

3.1 民警大数据素养培训的课程内容存在不足

现阶段的公安实战培训均开设了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和专题,但在培训内容选择上却很少考虑受训民警的执法经验、工作岗位与知识背景的差异,这导致不少地方的公安实战培训在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的课程设置上存在偏差,个别单位甚至认为仅开展大数据理论的通识教育即可,并未将大数据技术与一线民警的具体工作相结合。培训内容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从高校直接聘请教授专家来讲授大数据理论,由于缺少前导知识铺垫,内容枯燥艰涩,民警接受困难;从大数据科技公司请专业技术人员来讲解大数据技术运用,但由于基层民警少有机会接触技术本身,导致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民警反响不佳;目前基层更多的培训是让科信、网安或情报部门的技术骨干来讲授公安大数据的应用案例,相对于前两种情况,培训效果有所提升,但也受案例的单一性和讲述形式的局限,仅仅介绍应用的结果,缺少大数据技术与侦办案件的内在关联分析,受训民警的大数据素养提升并不太理想。

3.2 民警大数据素养培训存在形式单一问题

中国目前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的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理论灌输为主,讲授者以PPT形式在课堂上与受训民警分享大数据技术的理念、原理和在公安工作的运用,虽然培训内容民警易于接受,也能真正指导实战工作,但由于仅采用的是一种单向知识传输形式,很少能与民警形成良性互动,不利于民警大数据修养的提升,也不利于培训课程建设的完善。同时未将实战培训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比如未引入“公安微课”形式),使得受益面不宽,大数据培训效果大打折扣。

3.3 民警大数据素养培训课程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

当前的公安实战培训效果往往仅通过以受训民警的训练考试成绩来判定,很少通过受训民警的反馈来进行衡量,对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的授课培训质量评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将传统的培训评价机制与当前教育部的“金课”建设标准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公安实战培训的大数据素养类课程的评价指标,就不但能提升培训质量,更有利于公安大数据课程的建设。

4 公安实战培训中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的途径探索

4.1 增强智慧警务背景下民警大数据素养的意识环节

要提升公安民警的大数据素养,主要是强化民警公安大数据的理念和需求,使其能真正应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公安实际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民警大数据素养的意识环节。不少民警对大数据技术存在“认识误区”,要么认为有了大数据技术,所有案件仅需要坐在电脑前就可侦办完成,要么认为有了公安大数据,所有工作都可以交给系统来完成,这势必造成实战应用效果与“预期”的差距,最终使民警错误地认为大数据“不过如此”,这就需要提升民警的大数据素养,让他们理解大数据技术能在公安工作中做什么,如何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工作效能;而另一部分民警认为,大数据是科信、网安等警种需要掌握的技术,与一线普通民警无关,这就需要在培训中让其认识到“智慧警务”是发展的大趋势,了解并普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知识对公安工作创新的重要性,主动将大数据技术与公安业务工作相结合,用技术优化公安业务。

4.2 以公安民警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培训内容建设

培训授课内容是培训效果的关键因素,民警大数据素养培训内容的选取要将通识类“技术扫盲”与专业类“应用实践”相结合。要普及民警的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基本知识,通过介绍大数据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在多个行业中的应用,从总体上为民警建立起大数据的概念;要结合不同警种和岗位梳理出公安大数据的应用领域,按照实战需要构建整理培训素材案例,挖掘出一般性应用场景及流程,并扩展公安大数据素养的内涵;要着重将数据采集、分析研判能力以及大数据责任的内容纳入培训范畴[5],可收集整理公安大数据的应用成功案例,创新民警的信息化核心素养。

4.3 应用多种培训形式提升民警的大数据素养

在当前公安实战培训中仅采用理论授课形式,提升民警大数据素养的效果欠佳。应探索从当前民警易于接受的培训形式入手,利用课堂互动交流、经验成果展示、典型案例剖析、难点痛点“头脑风暴”等形式,提升培训民警学习主动性和参与热情,真正让培训内容更好地植入到公安实践中。同时要改变过去一次培训管几年的做法,将培训内容按警种、应用场景等进行细分,结合现有的公安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录制成多个模块化的公安微课,让一线民警能根据具体需要随时随地方便学习,提升学习的时效性。

4.4 设计科学合理的大数据素养评价标准

大数据素养评价包括对培训内容和民警本身素养的评价。对大数据培训内容建设的评价是提升培训效果的重要一环,在评价指标设计方面,可借鉴普通大学课堂教学的准入标准,设置培训理念、培训内容、案例设计和培训创新四个方面,将培训内容与培训对象的契合度,案例设计与公安工作的关联度,培训过程民警的参与度和培训手段的综合创新度相结合。通过受训民警问卷、专家打分、单位大数据应用实效反馈的形式给出综合评价[6]。对民警大数据素养情况的评价,则需分为认知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也就是要采用理论认识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考评方案,结合警种和岗位要求,分级、分阶段完成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形式,让评价结论更客观,更有助于培训内容更新完善,同时对基层民警大数据素养有正向激励作用。

5 结语

大数据技术是公安大数据战略下民警应知应会的基本技能,也是未来智慧警务背景下,民警面临工作方式、警务模式、公安运行机制变化的巨大挑战。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破解意识环节难点,构建更为科学的培训内容,应用多种培训形式,建立客观真实的评价机制,对创新公安实战培训中民警大数据素养的提升,全面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基层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如何建立多层级的公安大数据教学培训体系,打造复合型的大数据教官队伍是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

[1]习主席: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DB/OL].[2017-12-10].https://m.sohu.com/a/210056 753_1000462 95.

[2]张苗苗,王涛红,江彦.大数据背景下公安情报类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4):42-45.

[3]丁欣荣,夏军,孙树峰.智慧公安视域下运用大数据进行犯罪分析与犯罪预测研究[J].上海公安学院学报,2020,30(3):5-12,28.

[4]刘衍,张明旺.公安大数据战略中“智慧警务”的应用优化分析[J].信息通信,2020(5):126-127.

[5]陈蕾,王娟.大数据环境下反恐工作的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10):3-5.

[6]宋书现.大数据时代公民数据素养的提升路径探赜[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10):231-232.

D631

A

10.15913/j.cnki.kjycx.2021.08.045

2095-6835(2021)08-0116-02

重庆市公安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智慧警务背景下基层民警大数据素养提升途径研究”(编号:Z2019-31);重庆警察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竞赛驱动’的网络安全与执法专业教学模式探索与构建”(编号:jyjg201807)

宋华(1977—),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公安大数据应用。汤小军(1978—),男,硕士,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公安实战应用。贾志卿(1962—),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大数据侦查。

〔编辑:严丽琴〕

猜你喜欢
警务公安民警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8期)2020-10-29 07:33:21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9期)2020-10-15 02:35:07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7期)2020-08-04 10:19:01
民警轩哥说案
派出所工作(2020年6期)2020-07-14 16:10:40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新闻传播(2016年20期)2016-07-10 09:33:31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察技术(2015年4期)2015-02-27 15: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