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雪梅 李彩云
(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 广西百色 533099)
林庙会是越南北宁省仙游县的特色传统节日。这是一个著名的庙会,于每年正月十二至十四日在京北地区的林山周围和焦相河畔的古村落举行,体现了北部三角洲平原地区人民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独特的精神信仰。林庙会最具特色之处是演唱官贺民歌——越南民歌宝库中具有最丰富旋律的民歌曲调之一。
“京北”地区是个老地名,主要包括今越南北宁、北江两省及周边的一些地区。京北地区人才辈出,曾有很多人考试中举,这里还有很多著名的传统手工艺村,如:东湖画村、栋高纸村、大拜铜村、浮溪雕刻村等,此外,京北地区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古亭、寺庙等。
京北地区是越南官贺民歌的摇篮,已搜集到有300多首,主要是来自炎舍、氏球、陶舍、牛山、依那、氏钟等官贺民歌起源村的艺人所藏。有不少民族生活在京北地区,但官贺民歌只在京族群体中存在和发展。
官贺是一种抒情类民歌,古人常在生产劳动、婚嫁、节庆、迎春等场合对唱。演唱官贺民歌的是各位连兄、连姐,他们不仅要有一副好歌喉、创作能力,而且还要了解相关的概念,如:官贺组、旧官贺、新官贺、官贺屋、邀约习俗、交友习俗等,具体为:
交友习俗:这是男士官贺组与其他村女士官贺组交友的习俗,互称为“官贺友”。该关系得到两村村民、双方父母的认可,常建立在以下原则之上:
既然是官贺交友那必须是异性、异村,结为官贺友之后大家就是连兄、连姐的关系,连兄、连姐之间一般不通婚。无论交情是几年、一生亦或是世代相传,连兄、连姐都会一生相互善待、相互尊重,一同维持这种关系,对方家里有红白喜事都会互相问候。当官贺组中的某一成员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都会在物质上给予帮助。当去参加节庆或去哪里唱歌时,官贺友们常邀约一同前往。每当村里有节日或有好事要庆祝时,官贺友们都常邀请对方到家里来唱歌。
在交际中,官贺友们常保持礼貌的态度,言行举止、站姿、坐姿、拿水杯、吃槟榔、饭桌上等,都表现出对彼此的尊重、喜爱。
一旦结为官贺友,连兄、连姐们之间的感情总是紧密相连、专一且强烈的。每一场相遇无论感情多深都有告别时,但官贺的告别与其他一些民歌不同,它是带着一种已依附在歌声和生活中的情怀告别。正是如此,连兄、连姐们的告别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官贺组:指的是一群同性别、自由结交成一个组合的群体。官贺组的成员生活平等、互相包容、互相关爱。工作之余、闲暇之时,他们常相约到大哥(男组组长,一般称为“连兄”)、大姐(女组组长、一般称为“连姐”)家过夜,一同学习、练嗓。首先是学唱法、唱词,训练如何把嗓音练成更加的灵活、柔和、清甜、有弹性、宛转悠扬。接着是学谈吐、交际礼仪,之后才能才去参加节庆歌唱、交友、唱更、歌唱比赛等活动。此外,他们还得进行配对练习,以达到声音匹配才能去唱歌。官贺组有3种活动形式:固定组、自由组和既自由又固定组。
自由官贺组利用空闲时间自行安排活动。该活动形式被唱官贺之人称为唱调情曲、男女对唱或群唱。
固定官贺组是官贺民歌演唱的典型活动形式,因为该组组织方式严密、有层次,成员安排时间集中练习,唱的时候有规有矩,且几乎不会有其他的声音掺杂其中。
既自由又固定的官贺组是最为普遍的活动形式。全组在有节庆歌唱、歌唱比赛时集中练习。闲暇之余,小组中的成员可以参加其他小组的活动,与其他小组的成员结为官贺友。这种活动形式造就了不同条件下具有高度适应性的官贺演唱风格,例如在船上唱、在山上唱、在神庙里唱、在亭子里唱、或在婚嫁、祝寿之际唱等。
官贺屋:所谓“官贺屋”就是官贺组所在的场所。这是官贺组成员聚集、训练的地方,是官贺组成员“过夜”及他们的晚辈入行学习的地方。这里也被用来接待官贺友,是当地的官贺组与他们邀请来参加村里庙会的官贺友组织唱更的地方,官贺屋中还分有专门的男屋、女屋。在官贺活动形式中,一场唱更必须要有可以给连兄、连姐们“唱通宵”的官贺屋。相应地,邀请官贺友进入“官贺屋”之后,主人和客人静坐在两张席子或两张长椅上,主人开唱邀请客人喝茶、吃槟榔,客人答唱接过茶水和槟榔。继这之后主人邀请客人用“官贺餐”,酒足饭饱后便开始组织唱更。
官贺的演唱内容和分类:官贺民歌是连兄和连姐在官贺文化空间里的对唱,官贺的演唱内容和分类也非常丰富,包括:
唱会:主要在节日、庙会中演唱,旨在迎春、庆祝庙会、活跃节日氛围。
唱更:通常在各村庙会、亭会相对比较集中的春天或秋天举行,各官贺组(男组、女组)邀请与自己结交官贺友的官贺组前来参加本村的活动,组织唱更以烘托村里的节日氛围,唱更一般从晚上七、八点开始到凌晨两、三点结束,有时候甚至连唱两三天。
唱祭:当官贺组邀请与自己结交官贺友的官贺组前来参加村里的庙会,这些官贺组一般会购买槟榔、香、蜡烛、水果等供品到村亭里来祭拜并演唱官贺民歌供村民欣赏。
唱祝:村里某户人家有新房竣工、祝寿、孩子考中等喜事时,除邀请亲戚、村民一起吃喜宴庆祝外,家主常邀请几个官贺组来唱更,欢乐的时光有时会延续几天。
祈雨歌:官贺组与民众一起,通过演唱官贺民歌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结义歌:已经结拜为兄弟的各个村,在有节庆之际,兄弟们一般邀请对方来参加活动,通宵唱个痛快,唱完这场结义官贺歌后就邀请对方到庙会中自由唱。
消灾歌:村里某户人家发生不好的事情后,主人家会组织一场消灾祭祀活动,完成消灾祭祀仪式后,主人家通常会邀请4到6组有男有女的官贺组到家里来唱一晚上的官贺民歌,用歌声消除霉运,迎接好运的到来。
官贺民歌是京北人民社会文化生活的独特之美,体现了村落社会群体之间的交际关系。官贺艺人的穿着、言行、走姿体现了端庄、得体、娇美的特征,他们一直都相互尊重。2009年9月30日,北宁官贺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涵盖了49个官贺村:其中44个北宁古官贺村和5个北江古官贺村。
官贺民歌常与庙会联系在一起,庙会是官贺文化活动的重要特征。官贺庙会和文化生活在民众的信仰、精神和文化建筑空间里举行,如:婆王庙、蒲山寺、北宁文庙、北宁古城、依那寺、安敏寺、含龙寺等,这些都是具有历史价值和先进艺术文化价值的古建筑工程,凝聚了京北地区“人杰地灵”的文化价值。其中,北宁省仙游县林镇的林庙会是最大的庙会,吸引了最多的游客,并保留了许多最典型的官贺文化之美。
林庙会的历史以许多不同的版本口头流传下来。其中一个版本为:林庙会起源于庙会、歌会,与焦相河畔留下清晰印记的张之的歌声有关。这个版本起源于越南人民的民间传说“张之——媚娘”。
“林”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汇聚了京北——北宁故土的历史要素和文献传统:这里历史悠久,人民生活富足,勤劳、老练的京族人民主要从事生产劳动、商业活动。几个世纪以来,林庙会以林山为中心点,辐射至内裔乡、连宝乡和林镇3个地方。林山有“洪云山”之名,是一座小山丘。林山上有个洪恩寺,这是一个珍贵的历史遗迹,里面保存着许多珍贵稀有的文物,是每年春天众多国内外游客的汇聚点。相传此山像一条月形鱼,鱼头部朝向月德河(球河),尾部朝南即神话《徐识遇仙女》起源的月行山,洪恩寺则位于鱼头处。
林庙会是官贺村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旨在纪念官贺民歌这种独特的民歌类型。每年到了林庙会举办的时候,代表49个官贺村的连兄、连姐们和来自各地的游客们汇聚于此游玩、进行才艺表演和享受官贺文化。官贺民歌演唱从节日的第一天即正月十二日开始,在林山、洪恩寺空地和各官贺营地里举行。此外,官贺民歌演唱还可以在任何地方举行:民宅、村亭外空地、寺庙门前或湖中的小船上,就如当年张之用动听的歌声打动了美丽的媚娘的传说就发生在焦相河畔。
到了约定的时间,连兄们身着长衫头上戴着同款颜色头巾,连姐们则身着四身衣,头上戴着头巾,手里拿着斗笠,以唱官贺之人的姿态亲切、端庄地相见、互致欢迎歌。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是民歌曲调的最高艺术水平。如果有机会能欣赏由京北地区的艺人们演唱的几段官贺民歌:请吃槟榔、客人莫走请留步、客人来家做客等,必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这是关于青年男女爱情的歌词:
“苦苦寻觅却不知你在何处,
蹚水怕湿,过桥又太远,
你出门了就赶快回来,
不要让我在寒风中等候。”
在家通宵唱歌是官贺人的传统文化。不同于在有乐器辅助的村亭里或营地里演唱官贺民歌,在家唱更完全是质朴的、轻柔的且显得非常亲近,蕴藏着古老官贺民歌的传统价值。
官贺民歌演唱是一种需要精心排练、具有集体性质的演唱形式,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形成团队风格,从组织到表演形式都要严格执行。官贺民歌的风格通常是节奏慢、有条不紊地演唱,有许多伴奏音、副歌。演唱传统官贺民歌的人要掌握灵活、柔和、清甜、有弹性、宛转悠扬的演唱技巧。因此,传统官贺不需要伴奏,不需要调高音和麦克风但仍然能够保持声音洪亮,即使是在人员嘈杂的庙会中,听众也能容易地辨识到官贺民歌的韵律。
如今,虽然还有能够演唱原版传统官贺民歌的艺人,但官贺民歌正朝着现代的方向发展。实际上,越南人民了解到的现代官贺民歌比传统官贺民歌多很多。
庙会中演唱官贺民歌是一种独特的音乐文化活动形式,不仅具有京北乡村的鲜明特征,而且烙上了红河三角洲平原浓厚的文化印记。林庙会充分融合了越南传统民间信仰文化的精髓,同时又具有自己官贺家园的特色。官贺地区的林庙会确实成为了越南人民特别是北宁人民的骄傲。
官贺民歌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诗歌的语言艺术上。与官贺民歌的旋律相伴的是富有诗意、抒情和生动的歌词。歌词的创作来源于越南人民熟悉的民族诗歌体裁——六八诗体,饱含深情而又通俗易懂。歌词源于内涵丰富的歌谣、俗语、喃字故事,尤其是《金云翘传》故事,饱含诗意。例如,当想夸赞朋友时,连姐们可以说:“大哥、二哥,真是树香、根香,种树人也香啊!”我们可以追溯到与这个内容相似的歌谣:
“人像香气四溢的桂花一样,
树香、根香,种树人也香!”
官贺民歌的歌词是一种时而质朴、简单,时而精炼的语言,蕴藏着民歌语言的精华,被赋予独特的价值。官贺民歌歌词中要体现爱情,但很少看到“yeu”(爱)字的出现,取而代之的是“thuong”(疼)字。同样,在男女之间微妙的交流中,官贺人不用“ chang(夫君、小伙子)、“nang”(娘子、小姑娘)这些词,而是用“nguoi”(你)字(请你留下来,别回去了)。在同村人之间或与到访的其他村的客人之间的交流中,官贺人在用“nguoi”这个字时,也是包含着真诚、深厚的情谊。
一场唱更的开始永远都是热烈的欢迎,是相聚的喜悦,欢乐的曲调让歌者和听众结下了友情、爱情,情义深重:
“放黄金到称上,黄金重九两,恩情重十两。”
或:
“手捧一碟盐和一碟姜,姜辣、盐咸,请不要忘了彼此。”
唱更的结束是离别时的不舍:“请你留下来,别回去了”,或许是因为他们在唱更过程中找到了知己,满怀感恩,约好下次见面的日子,而有了感情的牵绊。
官贺民歌的歌词不仅歌颂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还表达了对祖国、家乡、山河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熟悉的村亭、榕树、水井、渡船的喜爱。官贺民歌歌词的思想内容也是人们对爱与被爱、对和平生活、对自由和精神理念的渴望与向往。
“今日竹梅相聚,情在一时,义于一世。”
官贺人不仅会唱官贺歌,而且还以官贺民歌演唱的方式生活着。官贺民歌高雅而精致,官贺人和睦相处,简单而真诚。官贺民歌成为串联友情和爱情的情感纽带。尤其是在官贺民歌的曲调中,我们没有看到地位和身份的区别对待,而是一种互相尊重、男女平等、身份平等的关系。
其次,官贺民歌有团结民众的价值。如上文所述,同个官贺组成员之间以及他们与已缔结官贺友的其他官贺组成员之间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尊重,互相帮助。连兄、连姐们团结一致,一起分享演唱技巧,以实现歌声达到“灵活、柔和、清甜、有弹性、宛转悠扬”的水准,或在演唱时互相协助创作,建立起坚固的群体生活纽带。每到庙会的时候,连兄、连姐们常互相邀约前来参加本村的节日庆祝活动,一起在活动上歌唱或在家里通宵唱更。从此不仅是某个村的村民而且各个村的村民们都联系在一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也是形成、传承和推广民间知识的有效时机,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官贺民歌是京北文化空间里广大民众的一种特色民间文化类型。在林庙会中演唱官贺民歌不仅是京北地区的民间文化类型,而是形成了被广泛传播并用来联系民众感情的文化价值。林庙会中演唱的官贺民歌具有高水平的表演、歌词和曲调,融合了风俗习惯、信仰、节日习俗等内容,饱含抒情、气派、高雅的民歌韵味。在越南民间艺术文学中,官贺民歌有着特殊的地位,是音乐和文学高度融合的特色民歌。京北地区的官贺人尤其是林庙会中的官贺人是保护、实践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