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蕾
(河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00)
在新型冠状病毒暴发之际,以“抗击疫情”为主题内容的医疗纪录片应运而生,一部部抗疫纪录片用镜头呈现出了全民抗疫的真实状态。从特殊的传播内容到新颖多元的现代化传播手段,达成了很好的传播效果,抗疫纪录片在海内外传播过程中都彰显了不凡的时代价值。
早在2020年2月初日本放送协会(NHK)就推出了一部聚焦新冠病毒的纪录片《紧急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全球首部“新冠肺炎”纪录片,它在短短的55分钟里不仅介绍了新冠病毒及其影响,更通过疫情探讨和反思了生命的意义。片中押谷仁教授就站在全球化视野下,表示这场“战疫”是国际化的问题,是全人类的战役,全球人民必须携手面对,共同战斗。
该类型纪录片以抗疫事件为创作素材,以抗疫过程中的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以记录真实为本质特征,通过艺术化加工处理的方式来展现。囿于题材的特殊性,抗疫纪录片在内容方面要求严谨审慎,在表达形态上更加强调专业性和真实感。从内容表达上看,大致可以将其分为科普类和情感类两大类。《中国抗疫志》就站在国际化视野下看中国战疫的方方面面,从疫情的全球性影响到我们应该如何实现常态化防控。影片以全景化手段呈现了战疫全貌,清晰准确地向受众科普了当下人类所面临的安全危机。《英雄之城》《武汉战疫纪》和《中国战疫录》等纪录片均以科普新冠病毒为主要内容,全面展现疫情暴发以来等抗疫进程及人类所做出的努力。而《在武汉》《人间世》《我和我的战疫》等影片则从人物角度出发,对普通人、医护工作者、志愿者等多个群体展开关注,讲述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体生存抗击疫情的故事,以细微的情感展现危难之际所激发出的人性光芒——关于责任、信念与爱。正是因为特殊的创作题材,不论表达形态还是具体内容都呈现出其特有的价值理念。
除了纪录片本身的制作难度外,跨文化的海外传播最大的鸿沟就体现在传播内容上。人类学家斯图亚特·霍尔曾将全球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强调具有多样性特征的文化传播离不开特有的语境。然而,“公共卫生安全”话题本身兼具共通性,故抗击疫情、安全防护就成为了全球人民赖以关注的话题。纪录片作为传播理念的形象化载体,在国家形象的全球构建中展现出了天然的优势和感召力。抗疫纪录片更是以特有的时代敏锐性和专业性,及时地书写着全球抗疫的历史画面,通过典型形象来塑造国家形象,以个体形象和集体群像为切入口,深入刻画了抗疫道路上的无名英雄,同时全面化地传播“众志成城”的思想价值。抗疫纪录片以点带面树立了中国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形象,更通过跨文化传播更好地引发了观者的共鸣和对生命的敬畏。
面对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纪录片凭借得天独厚的媒介优势成为全民抗疫的重要力量。国家新闻网、新华社、中新社、央视网等一众主流媒体在疫情暴发的关键时期迅速推出了一系列疫情纪录片,新华社制作的《英雄之城》将“武汉封城”“医护救治”“专家解读”“患病心声”等全民抗疫的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新社推出的《中国战疫录》通过“疫病突袭”“全民战疫”“中国速度”“医者大爱”和“四海同心”五集展开叙述;以及国资委与中央新影联合推出的抗疫纪录片《担当:抗击疫情纪录片》等众多纪录片,都以权威话语向公众普及疫情。一众纪录片在传播抗疫内容的同时,展现了大国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该有的状态。
站在宏大的时代建制下审视现实环境,以权威话语讲述抗疫事件,让受众清晰全面地了解国家的付出与行动。《担当》就从多角度呈现了中央企业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前沿的举措,充分地展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精神,从国家视角出发,立足于主流权威的专业性,更好地在民众心中树立了中国形象。官方媒体的迅速出击抚慰了民众慌乱的情绪。随着疫情的变化,中央电视台相继推出一系列纪录报道,全方位地解读疫情现状及新冠带来的影响。国际频道播出的《中华医药抗击疫情》和《战疫》,新闻频道推出的《方舱》《重症》和《守护武汉》以及纪录频道制作的《我的战“疫”日记》,这些主流媒体的迅速回应展示了国家对疫情和人民的重视,传播主体的权威性更增强了内容的公信度。
而平民话语则凸显了亲近感。纪录片《我的战“疫”日记》从医护人员、普通市民和外地援助者等武汉疫情亲历者的主观视角出发,立足于不同角度,以日记体的形式传达了“团结一致,抗击疫情”的主题思想。该片运用平民话语的叙事方式,拉近了受众与主体的距离,加强了代入感。宏观视角的权威叙事和微观视角的平民话语表达满足了民众的接受需求,达成了理想化的传播效果。
此外,传播主体的转变彰显着时代的变革。新兴媒体的繁荣发展打破了主流媒体单一传播的固定局面,转向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并行的共融模式。纪录片形式也成为了多元化存在。主流传播主体从国家级媒体、省市级媒体到政府部门,直至非主流化的独立制片、影视制作公司出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格局开始形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流媒体记者进入疫区报道采访成了艰难之举。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媒体人、普通民众、医护人员和病患拿起手中的相机,记录观察着抗击疫情的一点一滴,记录着这场真实的“人类—病毒阻击战”。
新媒体赋予了每个人话语权,“人人即媒体”在此次新冠疫情的国际舆论场上表现的尤为明显。民众纷纷拿起手机自发成为媒体人,报道着身边的疫情变化,并即时分享到YouTube、Twitter、Facebook、Instagram、微信(We chat)朋友圈、微博、抖音(Tik Tok)等国内外社交平台。非主流化传播以辐射性方式更好地达成了信息的扩散,传播主体的转变也让受众更易接受这种思想,从自上而下的普及转变为散点式集中汇聚,信息流向发生变化的同时,也极大地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
然而在海外对抗疫纪录片仍存在“文化偏见”。欧洲媒体对本土抗疫往往给予肯定,而对待其他国家影片多予以负面报道。德国电视二台播出的《德国的脉搏》借德国人抗击疫情来塑造其国家的凝聚力;而纪录片《美国的冠状病毒:失败纪事》则控诉美国政府无能。这类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欧洲国家所存在的“文化偏见”,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亦有失偏颇。然而,即使是本国制作的疫情纪录片,在播出时也要重点考察其是否“政治正确”。德国电视一台就曾取消播出由本国影视公司制作的纪录片《武汉——暴发纪事》。目前在德可播的纪录片主要分两种,其一是电视台派遣驻各地记者参与自制的;其二为电视台根据已有素材补充制作后再播的。故纪录片海内外传播不仅要注重“传出去”,更要注重借鉴吸收“文化合作”,全球化时代信息的封闭自守终会面临自食其果。
传播媒介单一、传播手段固化、传播平台匮乏,一直以来是纪录片海内外传播的几大阻力。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媒体融合的优势愈发鲜明。多元新颖的媒介变革逐渐打破了传统、单一、固化的传播壁垒,加快催生了融媒体时代的来临。正如麦克卢汉所预言的一样:“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式的重要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了一个时代的来临。”
纪录片《中国抗疫志》在美国CNBC电视台亚太频道和欧洲频道周一黄金时段播出,该片立足于国际视野,客观生动地记录了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故事。片中对享誉世界的科学家、医护工作者、经济学家、政治学者以及艺术家的采访,展示了疫情的世界性影响。通过对抗疫过程对全面目击,准确地阐述了对中国和全球经济的乐观前瞻。该片不仅受到国际媒体广泛关注,更被誉为是一部中国抗疫白皮书式纪录片。从播出平台来看,CNBC财经电视台作为全球排名第一的商业和财经新闻媒体,其频道覆盖亚太及欧洲地区3亿多用户,从播出平台和播出时段就不难看出该疫情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
新冠疫情暴发后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推出了首部全景展现武汉“抗疫”历程的英文纪录片《武汉战疫纪》。秉承着真实、全面的报道理念,该片讲述了前线医护人员和普通武汉市民众志成城、英勇抗击疫情的故事,用海外受众熟悉的语态讲述着真实感人的抗疫故事。由于选用西方受众习惯的表达方式来制作纪录片,跨域了语言文化的鸿沟,其海外传播的优势尤为明显。在CGTN英语频道播出的同时,在CGTN官网、APP、CGTN各海外社交平台账号也进行了全网推送,其观看量、互动量均达到数百万。不但引起海外媒体高度关注,更是相继被美国广播公司(ABC)、加拿大广播公司、英国Channel4、法国TV5 MONDE、意大利TGCOM24、日本朝日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65家境外电视频道和新媒体平台报道,尤见其反响之热烈。
SMG纪录片中心出品了海外首播的《人间世·抗击疫情特别节目》、国内首部全民合拍的《温暖的一餐》、大小屏媒体融合的“云征集”作品《心声》和《2020请回答》、尝试通过国际平台宣发展映的《中国战“疫”》,更有海外侨胞纷纷举手义务来做多国语言翻译。
不仅是长纪录片,微纪录片更是充分发挥了灵活多元的优势,其制作和传播手段方面的多元化呈现,彰显了纪实影像的人文关怀,更成为了疫情危机中传播正能量的“纪实先锋”。传统的纪录方式以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为主要传播渠道,受众在观看内容上往往是被动的选择,其主观传播性不强。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图像化特征愈发鲜明,加快催生了短视频时代的到来。微纪录成为了人人追捧的新兴表达方式,而人们在创造时代的同时,也无意间被媒介所改变着。
早在2012年微型纪录片就崭露头角。央视纪录频道制作播出的《故宫100》以每集6分钟的时长,改变了人们对纪录片的固有印象。抗疫期间,中央广播电视台纪录频道推出的融媒体系列短视频《武汉:我的战“疫”日记》和《我和我的战疫》《我的白大褂·抗疫日记》等多部微纪录片,每集时长5分钟,以个人化视角展现叙述,运用日记体表达和Vlog等多种形式呈现,从抗疫一线到普通民众,都积极响应着纪录时代的变革。由陈晓卿担任编剧及监制的《正月里的坚持》以每集10分钟的体量完成了抗疫内容的叙述。类似Vlog这种浸入式且偏向于短视频的微纪录片,在此阶段输出了较多抗击疫情的真实故事。微纪录片对制作水平和规模没有严苛的限制,故创作者日益增多。简短精悍的纪录片既满足了受众在特定时代的观看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其表达欲和时代参与感。
除却国内制作的近百部抗疫纪录片外,全球其他国家也相继上映播出过一系列抗疫纪录片。由英国BBC制片的《武汉:封城人生2020》(又名被封锁的生活)和中美联合制片的抗疫纪录片《76天》都在国内进行传播且广受热议。建立在两国或多国合拍基础上的纪录片,极大的缩小了文化差异性,基于多种文化的疫情纪录片更易传播。
抗疫纪录片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资料。当人们回想到这段特殊时期,依旧能感受到这份责任与感动。如今,这场公共危机已然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历史和记忆。特殊时代纪录片以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创造了特有的时代价值。碎片化时代下的微纪录,在符合时代气质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注释
[1]李逸.纪录片的国际传播探索_以SMG纪录片中心抗疫纪录片为例.上海广播电视研究,2020(04)
[2]青木.驻徳特约记者.别让疫情纪录片凸显“文化偏见”[N].环球时报.2020.6.19(013)
[3]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0.
[4]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是美国NBC环球集团持有的全球性财经有线电视卫星新闻台,是全球财经媒体中的佼佼者,其深入的分析和实时报导赢得了全球企业界的信任。
[5]中国国际电视台(英文简称CGTN,别称中国环球电视网)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下属的新闻国际传播机构,成立于2016年12月31日。该机构包括6个电视频道、3个海外分台、1个视频通讯社和新媒体集群。
[6]https://baike.baidu.com/item/武汉战疫纪/24497326?fr=aladdin
[7]SMG 原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发起出资成立,是台属、台控、台管的控股企业集团公司。